图书介绍
20世纪的世界 百年历史回溯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重远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364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世纪的世界 百年历史回溯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卷3
第一编 世纪初的世界3
第一章 西方世界的演变3
第一节 垄断与发展并存3
一、垄断与帝国主义3
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0
三、世界经济体系的初现14
一、资本统治的加强16
第二节 专制与民主交替16
二、民主政治的发展20
三、社会民主党的出现26
第三节 人口变化与社会保障28
一、人口的增长与流动28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30
第四节 社会思潮与社会心态33
一、社会思潮33
二、社会心态36
一、列强对非洲的瓜分40
第二章 矛盾的交织40
第一节 世界的再瓜分40
二、列强在拉美的角逐43
三、帝国主义对亚洲的侵略44
第二节 集团的新对抗47
一、三皇同盟47
二、三国同盟49
三、三国协约50
一、亚州的觉醒54
第三节 殖民地的反抗54
二、非洲的反帝斗争56
三、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59
第三章 战争与革命62
第一节 从局部到全面冲突62
一、局部战争62
二、国际危机64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68
一、大战的爆发68
二、大战的进程69
三、大战的影响73
一、二月革命74
第三节 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74
二、十月革命77
三、苏维埃政权的诞生82
第四节 席卷全球的革命浪潮84
一、西方国家的革命运动84
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87
附 主要参考资料90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95
一、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95
第一章 政治模式的探索95
第二编 探索中的世界95
二、斯大林和联共(布)97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地位100
第二节 德国模式的法西斯主义101
一、“元首国家”的形成101
二、恐怖统治的建立104
三、“一统天下”的出现105
四、种族主义的狂热107
一、左翼力量和“左翼联盟”109
第三节 法国模式的“中左主义”109
二、从“左翼联盟”到人民阵线110
三、人民阵线政府112
第二章 经济模式的探索115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计划型经济115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115
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17
三、五年计划和计划经济119
一、新政的出台121
第二节 美国模式的改良型经济121
二、新政的实施(1933—1935年)123
三、新政的实施(1935—1938年)125
四、新政和改良型经济127
第三节 德国模式的军事型经济129
一、纳粹德国的经济体制129
二、军事型经济的形成131
三、军事型经济下的社会各阶层133
第四节 墨西哥模式的民族型经济135
一、民族型经济的历史前提135
三、卡德纳斯和民族型经济136
二、国民革命党和六年计划136
第三章 国际关系模式的探索140
第一节 欧洲模式的凡尔赛体系140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140
二、巴黎和会上的争斗141
三、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43
第二节 亚太模式的华盛顿体系144
一、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44
二、华盛顿会议上的争斗145
三、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46
第三节 国联和两个体系的瓦解148
一、国联的成立和活动148
二、两个体系的瓦解149
第四节 英联邦模式的新殖民体系151
一、英帝国走向解体151
二、英联邦模式155
第四章 文化模式的探索158
第一节 欧美模式的现代主义文化158
一、现代主义文化的社会思想背景158
二、欧美现代主义文学160
三、欧美现代主义艺术167
四、新艺术、新形式171
第二节 法西斯模式的专制主义文化177
一、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文化渊源177
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178
三、法西斯文化众生相1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模式的无产阶级文化186
一、无产阶级文化的崛起186
二、苏维埃文化模式的形成188
三、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起伏193
附 主要参考资料196
第三编 炮火中的世界203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3
第一节 德日意的扩张203
一、日本侵略中国203
二、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206
三、德国的对外扩张208
四、德日意同盟的建立209
第二节 中立政策的失误212
一、美国的第一个中立法212
二、中立法的演变214
三、第四个中立法215
第三节 绥靖政策的破产216
一、绥靖政策的出台216
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218
三、绥靖政策的破产221
第四节 集体安全的失灵224
一、集体安全构想的提出224
二、东方公约——集体安全的尝试225
三、英法苏谈判——集体安全的新尝试228
四、苏德签约——集体安全的终结231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234
第一节 轴心国的进攻234
一、从波兰到北欧的闪电战234
二、击溃法国和狂炸英国237
三、德意联手占领巴尔干241
四、德国进攻苏联242
五、日本进攻美国248
第二节 同盟国的反攻250
一、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250
二、从中途岛到瓜岛252
三、从阿拉曼到突尼斯254
四、从诺曼底到阿登256
第三节 意德日的溃败259
一、意大利的退出战争259
二、第三帝国的瓦解261
三、日本无条件投降262
第四节 战后世界的安排264
一、波兰问题的解决264
二、处置战败的德国267
三、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268
四、安排战后的远东269
五、联合国的成立272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74
第一节 规模空前的浩劫274
一、物质的损失274
二、人员的伤亡276
第二节 精神深处的创伤277
一、痛苦的思考277
二、永恒的纪念279
一、欧洲人民的奋起280
第三节 前所未有的觉醒280
二、亚洲人民的抗争281
三、非洲人民的觉醒282
四、拉美人民的贡献284
第四节 力量对比的变化285
一、老牌帝国的衰落285
二、美国的崛起286
三、苏联的强大286
附 主要参考资料288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加固295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95
第四编 分裂的世界295
第一章 东方世界的崛起295
二、思想界的整肃297
三、新的大肃反298
第二节 东欧的苏联模式300
一、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300
二、土改和农业集体化303
三、国有化和计划经济305
四、东欧的苏式肃反306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308
一、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30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09
第二章 西方世界的复兴311
第一节 称霸世界的美国311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311
二、“公平施政”与“中间道路”314
三、麦卡锡主义与民权运动318
一、经济力量的下降322
第二节 急剧衰败的英国322
二、艾德礼的工党政府323
三、保守党的连续执政327
第三节 发展起伏的法国330
一、第四共和国的建立330
二、外交上的滑铁卢332
三、第五共和国的诞生335
第四节 重整旗鼓的联邦德国337
一、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337
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343
一、美国占领下的改革348
第五节 东山再起的日本348
二、从旧金山体制到新安保条约352
三、自民党统治的确立和经济的恢复355
第三章 第三世界的觉醒359
第一节 亚洲的解放运动359
一、印尼八月革命359
二、菲律宾的独立361
三、马来亚的独立362
四、缅甸联邦的成立364
五、印巴分治与分立365
六、伊拉克革命369
第二节 非洲的独立高潮370
一、反殖斗争的浪潮370
二、北非人民的胜利372
三、黑非洲的独立374
第三节 拉美的反美斗争378
一、美国对拉美的控制378
二、危地马拉革命381
三、委内瑞拉的反独裁斗争382
四、古巴革命383
一、第一次亚非会议385
第四节 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385
二、不结盟运动387
第四章 东西方的对抗390
第一节 冷战的开始390
一、冷战的根源390
二、冲突的产生392
三、在伊朗的角逐393
四、在土耳其的较量395
一、杜鲁门主义396
第二节 冷战的延伸396
二、马歇尔计划397
三、“第四点计划”399
四、北约的建立400
第三节 冷战的激化402
一、柏林危机和德国分裂402
二、朝鲜战争的爆发405
三、北约和华约的对峙407
附 主要参考资料409
一、斯大林的去世417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危机417
第五编 多极的世界417
第一章 东方世界的改革417
二、苏共二十大和批判“个人崇拜”420
三、赫鲁晓夫体制的建立421
第二节 东欧、苏联模式的裂痕423
一、苏南冲突423
二、波兹南事件426
三、匈牙利事变427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和失败429
第三节 苏联改革的尝试429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及停滞432
第四节 东欧改革的起伏435
一、南斯拉夫的自治体制435
二、匈牙利改革的初见成效436
三、波兰改革的中途受挫438
四、捷克改革的横遭摧残439
第二章 西方世界的演变443
第一节 美国霸主地位的变迁443
一、经济霸主地位的失落443
二、从“新边疆”到“伟大社会”444
三、从“新联邦主义”到“新共和主义”447
第二节 两党治理下的英国451
一、两届威尔逊政府451
二、希思政府的改革尝试451
三、“铁女人”的改革与治理452
四、马岛战争与现实外交455
五、北爱尔兰问题457
六、英国与英联邦458
一、戴高乐执政时的法国459
第三节 “从右到左”的法国459
二、没有戴高乐的“戴高乐主义”462
三、左翼力量的联合464
四、法国式社会主义和首次“共治”466
第四节 联邦德国的崛起468
一、迈入经济大国的行列468
二、大联合政府471
三、社会民主党的执政473
四、科尔的执政475
一、经济的发展和问题477
第五节 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477
二、“金权政治”和改革480
三、“第三次远航”的开始484
第三章 第三世界的变革488
第一节 发展中的亚洲488
一、印尼的演变488
二、尼赫鲁家族执政时的印度491
三、巴基斯坦的演化494
四、斯里兰卡的民族矛盾497
五、韩国的发展500
六、新加坡的进展502
第二节 伊朗革命和伊斯兰世界505
一、巴列维和“白色革命”505
二、霍梅尼和伊朗革命506
三、伊斯兰教的扩展508
第三节 摸索中的非洲510
一、葡属殖民地的解放510
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摸索512
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513
四、社会主义试验的受挫515
一、多米尼加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517
第四节 变革中的拉美517
二、巴拿马人民维护主权的斗争519
三、阿连德在智利的改革520
四、尼加拉瓜人民的革命斗争522
第四章 多极世界的形成525
第一节 东方世界的破裂525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525
二、中苏关系的恶化527
四、欧洲共产主义的崛起529
三、“两个大分裂”529
第二节 西方世界的冲突534
一、戴高乐冲击美国霸权534
二、勃兰特倡导东西欧缓和539
第三节 走向多极世界542
一、中美关系的演变542
二、“小球”推动“大球”544
三、尼克松访问中国547
附 主要参考资料549
热门推荐
- 3098628.html
- 3749806.html
- 3876936.html
- 524155.html
- 341480.html
- 721246.html
- 2805287.html
- 2573354.html
- 1330412.html
- 129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5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7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5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5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6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6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4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1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