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聂在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931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语言文字知识的指导1
一、语文教师眼里应当处处看到“语文”1
二、语文能力训练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4
三、运用语文知识是形成教学闪光点的重要条件6
四、运用语文知识指导教学有利于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8
第一部分 语音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9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音知识运用概述9
二、运用语音知识理解小学汉语拼音教材的特点10
1.yw当作声母教10
2.三拼连读法11
3.整体认读音节11
三、运用语音知识指导学生正确发音13
1.声母发音指导13
2.韵母发音指导14
3.声调发音指导15
四、运用语音知识指导朗读16
五、运用语音知识理解教学中涉及的语音问题18
1.正确理解和使用“音节”这一概念18
2.一般音节和特殊音节19
3.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语音现象21
六、教学中的语音知识答疑22
1.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22
2.汉语拼音字母表的用途和发音23
3.汉语拼音音节上是否一定要标声调符号23
4.关于音节和声调的几个问题24
5.关于“介音”25
6.“小鱼儿”的“儿”怎么读26
7.“血”字的读音27
8.“结”字的读音28
9.“结结实实”的“实”29
10.“爪”字的读音29
11.“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劲”的读音30
12.“兴”字的声调30
13.“相差”的“差”的声调31
14.“曲阜”的“曲”字的声调31
15.“一”和“不”变调的标示方法31
16.“好主意”连读怎样变调32
17.韵母是否包括介音32
第二部分 汉字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34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知识运用概述34
2.识字数量和识字顺序36
1.教材安排应体现汉字本身的规律36
二、对小学识字教材应有的认识36
3.小学语文教材中容易误读的字37
三、利用汉字特点指导学生识字40
1.充分利用汉字的表义性指导学生识字40
2.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指导学生识字46
四、独体字、合体字划分的标准和合体字部件的称说53
1.独体字、合体字划分的标准54
2.特殊合体字部件分析的原则54
3.特殊合体字部件的称说55
五、教学中的汉字知识答疑57
1.什么是规范汉字57
2.什么是不规范的汉字58
3.“目”字的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59
4.宋体字和楷体字在笔画组合关系上的差异60
5.“党”字的部首究竟是什么61
6.“裳、常、棠、堂”四个字的结构和部首61
7.“容”字的部首62
8.带“隹”字旁的字分析62
9.汉字笔顺能否按个人习惯进行教学62
10.“丑”字、“艘”字的笔顺64
11.关于“忄”(竖心旁)的笔顺、笔形64
12.怎样防止学生写错别字64
13.怎样区别“州”和“洲”65
14.“谢”“意”这类字是什么结构66
15.“似”“苍”“仰”“勇”四字的字形分析67
16.一个字为什么能归入两种部首67
17.“采”和“采”有何不同68
18.“包”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69
19.识字教学中分析字形,解释字义应该注意的问题69
20.“喜”字是什么结构的字69
21.“相”字字形与字义的联系70
22.“了”的第一笔是横撇还是横钩70
第三部分 语汇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7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汇知识运用概述71
二、运用语素知识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72
三、运用构词知识指导学生了解构词规律,积累语汇73
四、运用词义知识指导学生辨析词义和感情色彩74
五、运用词义变迁知识指导学生了解词的本义和转义76
六、教学中的语汇知识答疑77
1.“作”和“做”77
3.“情不自禁”的“禁”的读音78
2.“不可计数”的“数”怎么读78
4.“滥竽充数”的“滥”什么意思80
5.“带”与“戴”怎样区别80
6.关于寻找同义词81
7.处暑的“处”的声调81
8.“欢度”还是“欢渡”82
9.量词“支”和“枝”82
10.“蒸汽”与“蒸气”83
11.“播种”(bōzhòng)和“播种”(bōzhǒng)83
12.“旋转”的“转”读第几声84
13.“稀少”和“稀有”84
14.“肥胖”与“心宽体胖”85
15.“留恋忘返”·“流连忘返”·“留连忘返”85
16.是“烁石流金”还是“铄石流金”86
第四部分 语法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88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运用概述88
二、运用语法知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句子89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结构复杂的单句89
2.通过标划关联词语引导学生领悟复句内部的关系91
3.通过修饰成分去留和句式变换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句式特点91
4.通过纠正学生的语病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句子93
三、运用语法知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句群(自然段)94
1.运用句群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然段结构方式94
2.运用句群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然段的结构关系95
3.运用句群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自然段的结构层次96
四、运用语法知识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标点符号97
1.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97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98
3.通过纠正使用中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99
五、教学中的语法知识答疑101
1.童话中的称代——她,它,他101
4.在运用的实践中学习标点符号的运用101
2.课文《伏尔加纤夫》中的“着”字102
3.课文《穷人》中的问号、叹号和省略号103
4.感叹句和反问句104
5.缩句实例分析104
6.《桂林山水》中两处标点符号的用法107
7.感叹句与“啊”108
8.用“的”和用“地”108
9.用引号和不用引号109
10.破折号的双用109
12.这里为什么不用问号110
11.引文前为什么不用冒号110
13.汉语词的兼类现象111
14.怎样让学生学会运用“的、地、得”112
第五部分 修辞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13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修辞知识运用概述113
二、运用语音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音韵美114
三、运用语汇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用词精当115
四、运用句子修辞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特点119
五、运用篇章修辞知识理解文章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120
六、运用修辞格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修辞技巧122
七、教学中的修辞知识答疑124
1.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124
2.是夸张还是比喻(一)125
4.是拟人还是比喻(一)127
3.是夸张还是比喻(二)127
5.是拟人还是比喻(二)128
6.修辞格的兼用128
7.肯定句改为被动句129
8.关于“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两类事物”130
9.这句话是否前后矛盾131
10.联想·想象·比喻131
11.“真像活的一样”是不是比喻132
12.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32
13.比喻与双关133
14.比喻和通感134
15.“皮毛是擦了油一般的滑”的本体和喻体135
17.“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是比喻吗136
16.“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对吗136
18.“太阳是个大火球”是不是比喻句137
19.《林海》中一个句子的修辞方法137
20.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38
第六部分 逻辑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39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知识运用概述139
二、运用概念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并进行概念思维训练141
三、运用命题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句子并进行命题思维训练143
四、运用推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复句、句群并进行推理思维训练146
1.挖掘教材中的逻辑训练因素,进行推理模式训练146
2.在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中训练推导能力148
3.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找到思考方向148
4.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现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148
5.运用推理知识理解教材并进行推理思维训练的案例149
1.古诗的分类155
一、教学中遇到的古代诗文知识155
附录一 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其他语文知识155
2.律诗和绝句的区别156
3.出塞·入塞·塞上曲·塞下曲157
4.古诗的行数与句数157
5.“鹳鹊”还是“鹳雀”158
6.“两个黄鹂”和“两只黄鹂”159
7.“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怎么读159
8.“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挑”的词义和声调160
9.“更著风和雨”中的“著”的读音160
10.“白日依山尽”解160
11.“欲穷千里目”释疑162
12.“万里船”解163
13.“天色晚”还是“秋色晚”163
14.“杨花”与“柳絮”164
15.“燕山”和“燕然山”165
16.王安石是“还乡”还是“还京”166
17.怎样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166
18.“一日还”的“还”字167
19.“烧不尽”和“吹又生”168
20.《示儿》中的“元”和“原”168
21.“九州”与“中国”169
22.无·毋·勿170
23.古代“邺”城在今何处170
24.“曰”后面是否一定用引号171
25.关于“三、百、千”171
二、教学中遇到的其他相关知识172
1.“凡卡”的名字172
2.“凡卡”为什么会写信173
3.关于“名”和“字”174
4.老舍的姓名、表字和笔名175
5.关于“龙的传人”175
6.书塾和三味书屋176
7.古老而神奇的水上城市——威尼斯176
8.“桂林山水甲天下”溯源177
9.《表》和《小约翰》177
10.趵突泉的泉水是怎样冒出来的178
11.趵突泉为什么称为“天下第一泉”179
12.《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179
附录二 汉字文化知识漫谈181
一、汉字文化与汉字文化学181
二、汉字的特点182
三、漫谈甲骨文184
四、金文189
五、谈龙说凤190
六、“羊大则美”194
七、说“家”197
八、“逐鹿”漫话199
九、“鼎”字纵横谈202
十、“走”和“跑”205
十一、“鲁”——嘉美之意206
十二、从“园艺”到“艺术”——说“艺”210
十三、“法”——平之如水,去除邪恶211
十四、“人”字的大家族213
十五、从“乌”字说起215
十六、“厚德载物”之“载”217
十七、书法、书圣与“天下第一行书”218
热门推荐
- 1349945.html
- 2271797.html
- 204015.html
- 798995.html
- 3179103.html
- 352403.html
- 3088342.html
- 1177824.html
- 2262225.html
- 1137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9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9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6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7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3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