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
  • 曹延美主编;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统编教材,政治理论教材编写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阶段4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6

一、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6

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7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8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9

一、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10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1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1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2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16

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6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18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3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3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26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9

第一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29

一、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2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长期性32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6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36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8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43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46

第一节 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46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46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49

第二节 抓重点带全局的发展战略50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50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8

第三节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60

一、优化地区经济结构60

二、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62

第四节 坚持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64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64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6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75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75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75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81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实现形式81

二、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国有经济84

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95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5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9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9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99

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99

二、实行市场经济是必然选择10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07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10

一、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110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13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18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涵118

二、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生产要素市场121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24

一、实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124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127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132

四、宏观调控方式137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40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40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14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145

第二节 先富和共富原则148

一、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48

二、大原则是共同富裕150

第三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55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155

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目标158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66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66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66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70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77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77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和原则178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79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79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182

第九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8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8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187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1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19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19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195

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201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203

第一节 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203

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203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204

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206

四、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07

第二节 我国的外交战略207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7

二、我国的外交策略211

第三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13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13

二、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217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18

第十一章 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225

第一节“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25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22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26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意义229

第二节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32

一、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232

二、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23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2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41

一、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241

二、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244

三、坚持爱国统一战线2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249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249

二、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252

参考书目260

后记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