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十位缪斯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论 1917-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第十位缪斯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论 1917-1949
  • 万书元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378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讽刺小说-文学研究(地点: 中国 年代: 1917~1949) 文学研究-讽刺小说(地点: 中国 年代: 1917~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十位缪斯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论 1917-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导论23

第一节 讽刺及其与诸亲缘概念的联系与区别25

第二节 中国讽刺文学的历史回顾及中国现代讽刺小说勃兴的原因32

第三节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演进的轮廓36

第四节 关于本书结构的说明40

第二章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思想蕴涵42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现代讽刺小说的思想继承与超越42

一、清末谴责小说对现代讽刺小说发展的意义44

二、鲁迅创作讽刺小说的动因及其对现代讽刺小说的影响49

三、现代讽刺小说对晚清讽刺小说的超越54

第二节 文明梦寻:现代讽刺小说的意义概览63

一、呼唤国魂——为阿Q们造像65

二、龌龊、恶俗、堕落——现代中国风情录75

三、魑魅魍魉逞凶狂——现代政治丑史记86

第三节 现代启示录:《阿Q正传》与《围城》的意义103

一、整体透视:民族病与人生病的叩诊103

二、意义合成:题旨的复调性114

三、阿Q主义与围城意识121

第三章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风格阐释137

第一节 悲剧性讽刺小说139

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讽刺情感模式141

二、讽刺情感与视境变化148

三、悲剧性讽刺的风格基质:自恋自怜149

四、讽刺小说的戏剧性结构152

第二节 喜剧性讽刺小说153

一、以笑传憎的讽刺情感模式155

二、喜剧讽刺小说的缺失161

三、超脱性讽刺家与介入性讽刺家162

四、喜剧讽刺的风格基质166

第三节 纯讽刺小说167

一、情节的散文化与怪异性168

二、隐嘲情绪172

第四章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结构阐释176

第一节 旅游故事型讽刺小说176

一、旅游讽刺小说的西方渊源177

二、《阿丽丝中国游记》与《阿丽丝奇境漫游记》179

三、《鬼土日记》与《格列弗游记》181

四、《猫城记》与《埃瑞璜》183

五、《八十一梦》与《西游补》187

六、中外旅游讽刺小说之异同189

第二节 歹徒故事型讽刺小说193

一、歹徒故事型讽刺小说的西方渊源193

二、《老张的哲学》与《尼古拉斯·尼古贝》195

三、《文博士》199

四、《证章》与《钦差大臣》201

五、《淘金记》、《清明时节》与《哥略戈里奥夫家族》203

六、《在白森镇》与《列那狐故事》205

七、《围城》与《汤姆·琼斯的历史》207

八、中外歹徒故事型讽刺小说之异同215

第三节 人物传记体讽刺小说217

一、《阿Q正传》与《阿贵流浪记》、《超然先生列传》和《姜尚公老爷列传》218

二、《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229

第五章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技巧阐释238

第一节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讽刺构图方式239

第二节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修辞技巧243

一、戏拟(parody)244

二、琐碎(trivial)245

三、映衬(contrast)247

四、学嘴学舌与滑稽模仿(mimicy and travesty)251

五、语癖描写(pet phrase)254

六、隐嘲(irony)254

七、夸张(hyperbole)256

八、比喻(comparison)258

九、交配错置(chiasmus)259

十、曲解与窜改(violence)261

十一、比拟(personification)262

十二、借代(synonym)264

十三、谐译(joking translation)266

十四、引证(quotation)267

十五、佯谬(paradox)269

结论272

附录277

一、师陀与契诃夫、莱蒙托夫277

二、《堂·吉诃德》与《莫须有先生传》288

后记299

主要参考书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