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教文化刍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诗教文化刍论
  • 孔汝煌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3066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诗词-创作方法-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诗教文化刍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诗教文化古今编3

第一部分 诗教文化的历史渊源3

中华诗教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3

“兴、观、群、怨”诸说与智性审美8

遇合千秋崇“二圣”14

第二部分 诗教文化的当代发展18

关于大诗教观的当代思考18

诗”、“教”和谐观略论24

第三部分 诗教文化当代理论个案研讨33

铸魂健翼兴诗教——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体系学习体会33

江声·停云·脚步——梁东先生当代诗教认知观略说45

第二编 诗教文化本体编49

第四部分 诗教文化通论49

诗教,为何是诗教文化49

当代诗教的文化学基石刍议54

诗教文化诸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略说59

第五部分 诗教文化本质是审美文化68

诗教文化本质是审美文化刍论68

沉重的崇高——喜读伏家芬先生《米菩萨歌》感言73

汶川凝聚大爱 诗教呼唤崇高78

第六部分 诗教文化是德育文化、创新文化、人格文化81

散宜生诗的人文精神略论81

雪兰操并序(删节稿)89

培育创新——当代诗教创新说95

“诗教创作应该从儿童期抓起”命题的创新学与脑科学解读104

诗教文化的人格指向略说108

让中华艺术、诗词、诗教的和谐文化之魂伴随和谐人生之旅113

第三编 诗教文化功能编129

第七部分 诗教文化与人文通识129

诗教——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多元化途径的明智选择129

人文通识话诗词138

诗话复兴铭抗日 国殇甲午思人文144

第八部分 诗教文化与立德启智152

内化与自律——略论校园诗教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152

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八荣八耻的中华文化之根》序161

诗词创作与创造性思维品质164

第九部分 诗教文化与育美砺人170

诗教的广义美育视野170

诗教文化与人生境界178

咏物诗创作与人格观照183

第四编 诗教文化生态编189

第十部分 诗教文化与政治文化生态189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培育与诗教文化的辩证关系189

诗教文化应先从相关领导干部化起193

第十一部分 诗教文化与校园文化生态196

诗教育人的“三个统一”论196

高校诗教要抓住机遇200

诗教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以贵州大学校园诗教为个案203

校园诗教与教育教学科研(摘要)——在浙江省首届校园诗教(浦江现场)经验交流观摩研讨会上的发言207

中华诗教委员会、中华诗教促进中心赴广东三校调研考察报告209

第十二部分 诗教文化的社会文化生态212

总理故乡兴诗教——“淮安现象”调研考察报告212

创新培育科学精神与诗教文化216

第五编 诗教文化资源编223

第十三部分 诗词艺术论丛223

缘情绮靡,为情造文——学习古典诗论中的抒情经验之一223

率真 自然 含蓄——学习古典诗论的抒情经验之二226

诗词“传意”和“立意”略说228

意象-意境论及其应用浅说233

当代诗词尚智论247

说赋261

讽喻诗与忧患意识272

怀古诗与时代精神275

“半似香山半放翁”——杨赓笙先辈《只凭天地鉴孤忠》诗集读后280

第十四部分 当代诗人作品评论选286

深爱 真情 美韵 教铎——《杨叔子槛外诗文选》读后感286

志于新 据于智 依于颂 游于赋——杨叔子院士科技诗词启思录295

宗唐承宋,融情入理,自成新格——梁东诗词的心路吟痕小议30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梁东先生寿州组诗及山水诗论的意象思维启示306

美颂得法——林峰时政诗词数首小议308

移情参活法,新奇并清远——沈利斌诗词简评310

当代诗词六首荐评312

第十五部分 诗集序选315

灵襟慧口 珠圆玉润——读傅明夫先生《鲲鹏集·(续)》为序315

“立身卓尔是精神”——周少洪先生《心远集·诗词卷》序321

动态、智性、境界之美的追求——朱龙祥《云山吟草》序326

新添彩笔写诗乡——《月泉诗丛》总序331

潮头鹰架向阳歌——浙建集团职工诗选《营造美丽》序336

第六编 诗教文化传习编343

第十六部分 诗词教学论丛343

《中华诗词曲联简明教程》前言(删节稿)343

“愿君多采撷”,“此中有真意”——《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前言(摘要)347

诗的曲与直351

含蓄法门浅说353

既要观察精微,更须想落天外355

核心价值观诗词表达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例说358

一副难得的早期白话对联杰作361

关于“平顶平,仄顶仄”——对《楹联通则》第五条内容之一的理解、运用和商榷363

校园诗词写作指导琐谈368

诗词创作入门三说374

第十七部分 当代诗人代表作评读选378

语似寻常 意存高远——刘征《八十述怀》(其一)评读378

万象驱使 格高气扬——梁东《明堂天子礼赞》评读380

意重透彻 语贵洒脱——霍松林《古阳关》评读382

活用语典 诗化理性——王俨思《谒汨罗屈子祠》评读384

言近意远 含蓄天成——朱帆《登南昌新筑滕王阁》评读386

自然平易 深蓄凝练——星汉《丙戌秋谒黄帝陵》评读388

情景妙合 唯意所适——梁鉴江《龙虎山诗会》评读390

首尾一意 变换转折——邓世广《访伊犁林则徐纪念馆》评读392

下视九州 尘集毫端——王巨农《壬申春日观北海九龙壁有作》评读394

目接神驰 襟抱远大——刘人寿《君山》评读396

虚实相生 疏密有致——林峰《雨中游绿葱湖》评读398

茂密沉博 象征婉曲——王斯琴《遣怀》评读400

刚柔相济 情中见志——杨叔子《浪淘沙》评读402

旧题新咏 精炼“诗眼”——杨逸明《春游沈园》评读404

互体对仗 结有远韵——王翼奇《象山花岙岛张苍水兵营遗址感赋》评读406

神韵姿质 寄托比兴——张学理《摊破浣溪沙·桂花》评读407

老格简古 不枝不蔓——徐弘道《拜瞻刘基庙二首》其一评读409

白描赋笔 人景双写——刘妙顺《南乡子·春满楠溪》评读411

刚健婀娜 浏亮弘润——王步高《临江仙·东南大学校歌(歌词)》评读413

比喻奇特 灵动直观——钟振振《即景》评读415

第十八部分 诗词习作评改选417

近体遵律 句斟字酌417

写景勿赘 意象不隔420

胸中日月 笔底波澜422

转结迎榫 牵丝连脉424

游情览景 默契神会426

题旨宜明 意象不悖428

语势语感 变化起伏430

象须择裁 语应贴切432

词贵婉转 诗重温厚435

动静互映 语脉相贯438

经典为师 赋中有比440

即事抒情 虚实映衬442

物我互动 双向移情444

法从古出 意与时新447

律依词谱 法取范作450

“诗眼”炼话 象意炼切452

情真理达 意畅韵生454

人事风景 一气熔铸456

景宜关情 诗忌平直458

景重生气 境求和谐461

跋463

整理旧稿书怀四首并记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