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像通信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图像通信基础
  • 吴乐华,杜鹢主编;朱桂斌,张洪英,李元伟,单东晶,杨琬,张杰良参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1519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图象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像通信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图像与图像通信概论1

1.1 人眼的视觉特性1

1.1.1 可见光1

1.1.2 人眼的视敏特性2

1.1.3 人眼的亮度视觉3

1.1.4 人眼的彩色视觉4

1.1.5 人眼的立体视觉5

1.1.6 人眼的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5

1.1.7 人眼的分辨力6

1.2 图像的基本概念8

1.2.1 图像信息的特点8

1.2.2 图像的分类9

1.2.3 图像的顺序传送9

1.2.4 彩色混合的三基色原理13

1.3 图像通信概述19

1.3.1 图像通信的分类20

1.3.2 图像通信系统的组成20

习题与思考题22

第2章 视频图像数字化及质量评价方法23

2.1 视频信号23

2.1.1 视频信号的类型23

2.1.2 模拟视频信号24

2.2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26

2.2.1 彩色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方式26

2.2.2 彩色视频信号的分量编码27

2.2.3 彩色空间转换30

2.3 数字视频格式30

2.3.1 ITU—T BT.601建议的数字视频格式31

2.3.2 CIF格式32

2.3.3 高清格式34

2.4 图像质量的评价35

2.4.1 图像质量与失真效应35

2.4.2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37

2.4.3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40

2.4.4 数字视频客观质量评价47

习题与思考题53

第3章 图像压缩编码方法55

3.1 图像压缩编码的理论与方法55

3.1.1 信源模型及其信息熵55

3.1.2 无失真编码理论59

3.1.3 限失真编码理论60

3.1.4 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方法63

3.2 熵编码65

3.2.1 Huffman编码65

3.2.2 算术编码69

3.3 预测编码76

3.3.1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76

3.3.2 图像的预测编码81

3.4 变换编码93

3.4.1 离散K-L变换93

3.4.2 DCT变换95

3.4.3 小波变换100

习题与思考题117

第4章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119

4.1 概述119

4.1.1 图像压缩编码的标准化组织119

4.1.2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化发展史120

4.2 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124

4.2.1 JPEG图像编码标准124

4.2.2 JPEG2000图像编码标准130

4.3 H.26x系列视频压缩编码标准137

4.3.1 H.261视频编码标准137

4.3.2 H.263、H.263+和H.263++视频编码标准142

4.3.3 H.264视频编码标准147

4.3.4 H.265视频编码标准158

4.4 MPEG—x系列视频压缩编码标准173

4.4.1 MPEG—1标准173

4.4.2 MPEG—2标准178

4.4.3 MPEG—4标准184

4.5 AVS系列视频压缩编码标准192

4.5.1 AVS视频编码标准192

4.5.2 AVS2视频编码标准199

4.5.3 AVS+视频编码标准206

习题与思考题209

第5章 图像通信协议211

5.1 图像通信协议体系211

5.2 图像通信的相关标准212

5.2.1 G系列标准212

5.2.2 T.120系列标准218

5.2.3 H.200系列标准219

5.3 H.3 20协议223

5.3.1 H.320协议框架223

5.3.2 H.320视频系统结构224

5.3.3 H.320会议电视终端结构225

5.4 H.323协议225

5.4.1 H.323协议框架226

5.4.2 H.323视频系统结构227

5.5 H.324协议230

5.5.1 H.324协议框架230

5.5.2 H.324M移动视频通信标准框架230

5.6 SIP协议231

5.6.1 SIP协议组成231

5.6.2 SIP的信令协议232

5.6.3 基于SIP的视频系统233

5.6.4 SIP与H.323的区别234

5.7 基于网络的数字视频传输协议236

5.7.1 实时传输协议(RTP)236

5.7.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238

5.7.3 实时流协议(RTSP)240

5.7.4 资源预留协议(RSVP)242

5.7.5 RTP/RTCP、RTSP和RSVP的关系244

习题与思考题245

第6章 图像通信中的质量控制技术247

6.1 图像传输对网络的要求247

6.2 图像传输手段248

6.2.1 普通导线传输248

6.2.2 光纤通信249

6.2.3 无线通信249

6.2.4 微波通信250

6.2.5 卫星通信251

6.3 图像通信中的码率控制252

6.3.1 码率控制的必要性252

6.3.2 码率控制的基本原理252

6.3.3 码率控制的模式253

6.3.4 码率控制的典型方法255

6.4 图像通信中的差错控制256

6.4.1 编码端差错控制技术257

6.4.2 解码端差错隐藏技术260

6.4.3 编码端和解码端交互式抗差错技术262

习题与思考题263

附录A JPEG标准编码数据264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