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戴钢书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424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2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5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7
四、本课题研究内涵与外延9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0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15
第一节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6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首要环节16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依据18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丰富内涵19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作用22
五、创新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动力25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的梳理28
一、1949年至“文革”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探索中发展29
二、“文革”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走上健康发展道路30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置的历史轨迹34
第三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体系、特点37
一、《基础》课的性质38
二、《基础》课的内容和体系39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41
第四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规律性特点44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促进《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关键44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促进《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基础46
三、教学内容的“三贴进”是促进《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中心环节47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促进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48
第五节 用研究性教学帮助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50
一、研究性教学内涵50
二、研究性教学的萌芽与缘起51
三、本课题对研究性教学的探索54
第三章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的类型、特点、相互关系实证分析57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界定58
一、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58
二、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分析60
三、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的量表制作与基本状况67
第二节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高组特点及相互关系分析69
一、六大特点:坚韧毅力、做事做人、仁庸霸谐、追求幸福等70
二、三大关系:“坚韧毅力”信念对“追求财富”理想支持作用最强等77
第三节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低组特点及相互关系分析82
一、九大特点:自信自强、坚韧不拔、力争最优、报国报家等83
二、四大关系:坚韧不拔、力争最优、快乐激情对报国报家支持最大等90
第四节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高组与低组特点异同及其引导98
一、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高组与低组特点异同98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确有引导的必要99
三、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100
第四章 大学新生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的往事追忆、各种不适、思想矛盾104
第一节 大学生提交的127份文稿内容概貌105
一、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思想进步的四种类型105
二、大学生思想进步四种类型涉及的主要内容107
第二节 波浪式进步组对高中的回忆、对大学的看法、对大学生活的感受109
一、对高中生活的回忆:苦读与理想,学习动力,填报志愿110
二、入学前对大学的看法:大学是人间天堂112
三、对大学生活的感受:轻松、紧张、不适、憧憬114
第三节 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的生活不适、学习不适、思想不适119
一、入学后的生活不适:迷惘、无助、低落120
二、入学后的学习不适:郁闷、挫折、着急122
三、入学后的思想不适:动力缺乏、理想缺位125
第四节 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的产生的思想矛盾与思想活动131
一、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产生的思想矛盾131
二、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产生的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活动134
第五章 大学新生波浪式进步组在思想行为方面的进步147
第一节 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进步147
一、立志确定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147
二、坚定科学崇高的精神境界148
三、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149
四、我的人生我的梦:理想信念对我的作用150
第二节 在有关人生观方面的思想进步152
一、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152
二、志当存高远152
三、没有目标又怎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呢?154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54
第三节 解决生活与学习难题155
一、解决生活难题:克服精神孤独、学会生活自理、战胜多重困难156
二、解决学习难题:克服毛病、掌握方法、激发学习157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人际关系问题等的解决160
一、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尽一切办法抓住时间学习160
二、智商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还要有道德、操守、友情、善良160
三、用思想道德课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友间的问题164
四、网络道德是网络生活的必需166
第六章 大学新生迂回进步组对逆境、爱情、道德等的认识168
第一节 大学新生对逆境、素质、知识、能力的认识168
一、拨开云雾重见光明——直面逆境中的挫折169
二、修身,平天下——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日后腾飞171
三、知识与能力孰轻孰重——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思考175
四、上大学的选择并没有错——关键是提高自身能力177
第二节 大学新生对爱情的认识180
一、含苞待放的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180
二、我的爱情观——爱情在理智中呵护183
三、春风里的交响——追求卓越,珍爱心灵185
四、爱情难题——在学业与爱情的混战中189
五、恋情为什么大多无果而终——对大学生恋情失败问题的思考192
第三节 大学新生对公交礼节、网络使用、道德两难问题的认识194
一、公交礼节195
二、网络:用之善则善,用之恶则恶197
三、道德两难问题与道德的挣扎199
第四节 大学新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202
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抵御西方文化侵略202
二、由短信引发的圣诞之感204
第七章 127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点与转化208
第一节 总体层次:理想缺乏方向性、坚定性、远大性209
一、理想缺乏方向性209
二、理想缺乏坚定性218
三、理想缺乏远大性220
第二节 具体层次:个人理想物质化,社会理想模糊化等222
一、个人理想:生活理想物质化、职业理想实用化、道德理想欠缺化222
二、社会理想:表现为模糊、片面、矛盾224
第三节 理想转变:树立理想,实现理想226
一、树立理想:个人理想全面高尚,社会理想践行肯定整合226
二、实现理想:打下思想基础、认识长期艰巨性、化理想为现实236
第四节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241
一、动力作用:远大的志向如太阳,惟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242
二、指引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生历程的定向器243
三、提升作用: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244
四、充实作用:它能绿化心灵的荒漠244
五、激励作用: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245
六、预防作用:防止在精神空虚的状态下沉溺于网络245
七、凝聚作用:我们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能力屹立于世界之首246
八、调整作用:调整我们看待客观事物的方式246
第八章 127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进步与确立249
第一节 树立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249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性249
二、科学的世界观有助于认识人的本质、人的角色定位等252
三、把握理想信念与人生观的关系254
四、明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254
五、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人生观256
第二节 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到树立科学的人生观259
一、通过对人生态度、人生责任、人生审美体悟确立人生目的259
二、通过人生认知、人生情感、人生意向确立人生态度263
第三节 谱写科学高尚人生价值的三部曲271
一、对科学高尚人生价值的把握与理解271
二、对模糊错误人生价值认识的回答与抵制275
三、对实现人生价值思考与准备276
第九章 127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281
第一节 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取得三大进步,处好三大关系282
一、取得三大进步:爱国思想更加全面、爱国情感更加理智、爱国行为更加务实283
二、处好三大关系:祖国与家庭、爱国与杰出人物、爱国与对待外来文化289
第二节 民族精神培育:弘扬三大精神、完成伟大历史使命292
一、弘扬三大精神: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93
二、完成伟大历史使命:加强信心、全面发展、树立正确三观295
第三节 时代精神培育:把握创新本质,树立正确就业观念299
一、把握创新本质:理解创新内涵、认识创新重要性、实施创新步骤299
二、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就业心态、曾经标准、课程引导、实际操作302
第十章 转变途径:课程主打、教学主导、其他因素辅助、自我反思根本308
第一节 首开必修课程地位、优质权威教材提供起到主打作用309
一、对理想信念的帮助:提供知识、加深认识、传授方法、确立目标310
二、三观的根本转变:拨开思想迷雾、找到人生方向、提升政治思考能力319
三、解决生活学习问题: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协调人际关系323
第二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起到主导作用326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起到关键作用327
二、案例教学、电影观摩起到强化作用328
三、课堂讨论起到明晰作用331
第三节 其他课程教师敦促、伟人榜样、格言警示等起到辅助作用333
一、其他课程教师、辅导员、长辈等的敦促作用333
二、伟人、名人、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335
三、格言、广告词的警示作用337
四、生活学习挫折的唤醒作用338
五、现实生活重大事件的启迪作用339
第四节 持续反思的自我教育醒悟起到根本作用339
一、反思时间:两周、两月、乃至更长340
二、醒悟诱因:缺乏理想、陷入痛苦,用“三个负责”克服“混”342
第五节 仍有存疑组学生的思想困惑343
一、成长成才中的“?”344
二、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346
三、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347
四、爱国主义与成才348
结论349
参考文献354
后记356
热门推荐
- 3295734.html
- 908072.html
- 1844169.html
- 3391919.html
- 814202.html
- 2533073.html
- 2791339.html
- 825585.html
- 501353.html
- 3039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5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6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2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0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2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3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