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府与政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叶富春主编;王映雪,曹丽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9775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政府与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中国政府与政治概念述评1
一、政府概念的厘清和困惑2
二、政治概念的含义和不足2
第二节 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历史演进5
一、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历史演进5
二、港澳地区政府与政治的演进历程16
第三节 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研究体系和方法22
一、研究体系和方向22
二、研究方法23
第四节 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的意义25
思考题27
第一章 宪法2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演进28
一、“五四宪法”29
二、“七五宪法”32
三、“七八宪法”33
四、“八二宪法”3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结构、功能和作用41
一、宪法结构41
二、宪法功能43
三、宪法作用4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国家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4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国家制度的规定4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51
第四节 港澳地区基本法56
一、港澳地区基本法的起草和颁布56
二、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主要内容57
三、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订59
思考题61
第二章 立法62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2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地位62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与任期63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65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7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71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2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地位73
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3
三、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5
四、乡级人民代表大会76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78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78
一、人大代表的身份与地位78
二、人大代表的产生与任期79
三、人大代表的资格与代表资格的终止80
四、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81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形式与议事程序、立法程序84
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会议程序与会议形式84
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议事程序87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88
第五节 港澳地区的立法会93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93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96
思考题97
第三章 国家元首9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的历史演变98
一、1949—1954年99
二、1954—1975年100
三、1975—1982年101
四、1982年至今10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的地位与职权10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的性质及地位103
二、国家主席的职权10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的产生和任期106
一、国家主席的任职资格106
二、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产生程序107
三、国家主席的任期107
四、国家主席的继位补缺108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制度的发展108
第五节 港澳地区行政首长110
一、行政长官的性质与地位110
二、行政长官的任职资格及任期111
三、行政长官的产生方式112
四、行政长官的职权114
五、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关系115
六、香港地区实行司法独立原则115
七、行政会议116
思考题116
第四章 行政11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行政117
一、国务院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与领导体制117
二、国务院的职权119
三、国务院的机构设置120
四、国务院的行政立法12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126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26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130
第三节 港澳地区行政132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132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13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港澳地区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13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136
二、香港地区的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144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148
思考题151
第五章 司法15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沿革152
一、司法的含义152
二、我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渊源(1921—1949)154
三、我国司法制度的确立、发展和挫折(1949—1976)155
四、我国司法制度的恢复、健全与改革(1976年至今)156
第二节 人民法院161
一、人民法院的建立和特点161
二、人民法院的组织结构和职权161
三、人民法院的工作制度163
四、法官制度164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166
一、人民检察院的建立和特点166
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结构168
三、人民检察院的职权168
四、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制度169
五、检察官制度17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程序与司法原则171
一、诉讼程序171
二、非诉讼程序176
三、司法原则176
第五节 港澳地区的司法机关179
一、香港地区的司法机关179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181
思考题183
第六章 政党184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制度概述184
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185
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18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制度遭遇的曲折与坎坷18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制度在新时期的发展19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点19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功能194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4
二、党的领导及其基本途径196
三、中国共产党的功能198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201
一、完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机制201
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与建设203
三、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加强205
四、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间关系的规范207
五、加快关于政党制度的立法工作207
六、健全、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208
第五节 港澳地区的政党政治210
一、香港地区的政党政治210
二、作为社团社会的澳门地区213
思考题213
第七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5
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形成与发展215
一、人民政协的形成215
二、人民政协的发展217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组织原则与政治职能222
一、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222
二、人民政协的组织原则225
三、人民政协的性质226
四、人民政协的政治职能227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完善与发展231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政治坚定性231
二、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232
三、积极搭建协商平台233
四、提升提案建言质量和可行性233
五、加强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34
思考题234
第八章 选举制度235
第一节 中国选举制度的演变235
一、近代中国的选举制度235
二、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与完善238
第二节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39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获得条件240
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实现241
三、选举人权利的法律保障途径244
第三节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244
一、直接选举244
二、间接选举249
第四节 选举机构、选举经费与名额分配251
一、选举机构251
二、选举经费253
三、名额分配255
第五节 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258
第六节 港澳地区的选举制度261
一、香港地区的选举制度261
二、澳门地区的选举制度263
思考题265
第九章 廉政监督制度26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廉政监督制度概述266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廉政监督制度267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廉政监督制度268
三、专门监察机关监督制度277
四、行政监督制度278
五、司法监督制度278
六、民主党派监督制度279
七、公众监督制度281
八、新闻舆论监督制度28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廉政监督制度的特征与分类284
一、廉政监督制度的基本特征284
二、廉政监督制度的分类285
第三节 建构中国特色的廉政监督制度286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廉政监督制度286
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的自律约束机制287
三、大力倡导党风廉政建设的法制化289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廉政监督制度的意义和功能290
一、推行廉政监督制度的现实意义290
二、推进廉政监督制度的功能292
第五节 港澳地区的反腐机构及其职能294
一、香港地区的廉政监督机构及其职能294
二、澳门地区的反贪污高级专员公署296
思考题297
第十章 社会组织298
第一节 中国社会组织的建立、发展与作用298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建立及其发展历程298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特点303
三、中国社会组织的作用304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组织的特点与基本类型307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特点307
二、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309
第三节 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311
一、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内容311
二、中国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政策312
三、人民团体313
第四节 港澳地区的社会组织315
一、香港地区的社会组织315
二、澳门地区的社会组织316
思考题316
第十一章 政治参与317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基本概念317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317
二、政治参与的途径319
三、影响政治参与的因素320
四、政治参与的功能323
五、政治参与的分类32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参与327
一、政治参与的方式327
二、政治参与的特点330
第三节 港澳地区的政治参与332
一、香港地区的选举与游行集会参政332
二、澳门地区的社团参政333
思考题335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336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基本概念336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336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338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340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342
五、政治文化的结构34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文化的确立与发展345
一、历史演进345
二、发展原则348
三、政治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5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流政治文化与政治亚文化351
一、主流政治文化351
二、政治亚文化353
第四节 港澳地区的政治文化354
一、从非参与型向参与型转化的香港地区政治文化354
二、澳门地区的社团政治文化357
思考题358
第十三章 军事359
第一节 军事的基本要素359
一、军事制度359
二、军事战略359
三、军事准备36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的历史与现状362
一、新中国成立前人民武装力量的生成362
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和组成36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统帅权、指挥权的归属370
一、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370
二、中央军事领导机构371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力量的组织体制373
一、中央军委机关373
二、国防部376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376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区域指挥机构378
五、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织层级380
六、最高军事学术研究机构和学府381
第五节 驻港澳特别行政区部队381
一、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部队381
二、驻澳门特别行政区部队382
思考题383
写作参考文献384
后记385
热门推荐
- 627563.html
- 15887.html
- 923908.html
- 251399.html
- 2823268.html
- 2953372.html
- 1973916.html
- 2366716.html
- 3292966.html
- 997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2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5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6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2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3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3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1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