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经济空间结构的河流污染跨地区协同治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志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5896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河流污染-污染防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经济空间结构的河流污染跨地区协同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提出1
第二节 文献综述5
一、污染治理的行为博弈:非合作博弈还是合作博弈5
二、污染治理的模式选择:契约协同还是行政协同10
三、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效果显著还是效果缺失14
四、文献评述17
第三节 概念界定18
一、河流污染18
二、协同治理19
三、经济空间结构20
第四节 研究框架21
第二章 河流污染协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23
第一节 排污权属性的经济学分析23
一、河流排污权的产品属性23
二、河流排污权的产品属性与排污强度24
三、河流排污权的产品属性与排他成本26
第二节 技术利用效率的经济学分析30
一、研究的基本假定30
二、不考虑排他成本条件下的分析30
三、考虑排他成本条件下的分析32
四、结果的比较及其结论33
第三节 外部性影响的经济学分析34
一、河流污染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外部性34
二、外部性强度与经济补偿规模37
第四节 福利影响的经济学分析39
一、两种福利状态39
二、资源配置手段与福利状态40
三、河流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福利状态比较41
第三章 基本态势与空间相关性分析45
第一节 中国河流污染的基本态势45
一、中国七大水系45
二、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状况47
三、中国河流跨界污染典型事件49
四、中国河流污染的基本特征52
第二节 中国废水排放的基本态势53
一、指标的选取53
二、废水排放的总体变化趋势54
三、废水排放的省际变化56
四、废水排放的分区比较58
五、中国废水排放的基本特征61
第三节 废水排放的空间关系62
一、空间相关性62
二、空间相关性的测度63
三、废水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分析64
四、废水排放的空间相关性特征67
第四章 经济空间结构与河流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推演69
第一节 经济空间结构的设定69
第二节 经济发达程度、互补性与河流污染协同治理70
一、河流污染协同治理行为70
二、支付矩阵的构建71
三、博弈方法的选择72
四、演化博弈过程74
五、行为的仿真模拟85
第三节 区位中心性、经济联系紧密性与河流污染协同治理89
一、理论解释89
二、经济联系紧密性与河流污染协同治理行为之间的关系90
三、区位中心性与河流污染协同治理行为之间的关系93
第五章 海河流域河流污染情况评价96
第一节 海河流域及其水系的基本概况96
一、海河流域的基本概况96
二、海河水系的基本概况96
三、滦河水系的基本概况98
四、徒骇马颊河水系的基本概况99
五、海河流域水系的基本特点99
第二节 海河流域河流水体质量情况评价101
一、水功能区的划分101
二、海河流域水系水功能区的划分概况102
三、海河流域水系水质状况的评价结果103
第三节 海河流域水系污染物排放情况评价112
一、水污染物的统计分类112
二、海河流域水系总体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源评价114
三、海河流域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源评价119
第六章 海河流域经济空间结构情况评价125
第一节 海河流域主要城市基本概况125
一、北京市126
二、天津市126
三、石家庄市126
四、唐山市127
五、保定市127
第二节 经济发达程度评价128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128
二、评价结果的分析129
第三节 区位中心性评价136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136
二、评价结果的分析136
第四节 经济联系紧密性评价141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141
二、评价结果的分析141
第五节 产业互补性评价144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144
二、评价结果的分析145
第七章 海河流域经济空间结构与污染减排协同性150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150
第二节 指标的选取151
一、污染减排协同性的界定151
二、污染物排放指标的选取152
三、具体指标的构建153
第三节 模型的设定154
第四节 核心变量的描述性分析156
一、经济联系紧密性指标的描述性分析156
二、产业同构程度指标的描述性分析158
三、工业废水排放“标杆协同”度指标的描述性分析160
第五节 模型的估计161
一、经济联系紧密性、互补性与“标杆协同”减排效应的估计161
二、加入经济发达程度和区位中心性变量的再估计164
三、加入控制变量的再估计165
四、“标杆协同”减排效应的滞后影响167
第六节 实证研究的现实意义170
第八章 海河流域经济空间结构与环境规制政策有效性172
第一节 环境规制政策172
一、法律追责172
二、环境标准与市场准入173
三、排污税(费)173
四、押金—退款制度174
五、排污权许可证与排污权交易174
第二节 中国水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175
一、单一指令控制型规制时期176
二、市场激励型规制准备时期177
三、市场激励型规制引入时期178
四、指令控制与市场激励并重时期179
第三节 经济发达程度与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性180
一、模型的构建180
二、准自然实验对象的选取183
三、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分析184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187
第四节 区位中心性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191
一、模型的构建、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191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194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措施196
第一节 研究结论196
第二节 政策措施197
一、激励机制:跨界补偿的模式与手段197
二、惩罚机制:处罚力度、诉讼制度与执法体系203
三、合作机制:经济联系与产业衔接206
第三节 研究拓展方向209
参考文献211
后记220
热门推荐
- 615021.html
- 2818949.html
- 3723573.html
- 2406326.html
- 3022216.html
- 1630950.html
- 818630.html
- 242919.html
- 3828109.html
- 2242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4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9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9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2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9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