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桂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639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程序安定:价值假想及其论证1
1.1 程序安定的内涵1
1.2 程序安定的理论基础8
1.3 程序安定的保障与限制18
1.4 程序安定与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27
2. 司法观念改革感悟35
2.1 公开审判并不是越公开越好35
2.2 错案追究中之“错案”观36
2.3 司法腐败中的“四少一多”38
2.4 市场经济与司法改进41
3. 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44
3.1 若干基本问题44
3.2 民事诉讼法对市场经济的保护作用51
3.3 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的实施及其完善54
4. 民事诉讼法修改及其主要精神63
4.1 民事诉讼法典内容方面的实质性修改64
4.2 诉讼制度和程序上的增补69
4.3 体例结构方面的调整与完善75
5. 民事诉讼中法院职权的弱化及其效应79
5.1 法院职权弱化的主要表现80
5.2 法院职权弱化的正效应86
5.3 法院职权弱化引发的问题及其解决88
6. 诉讼契约92
6.1 存在依据92
6.2 概念与形态95
6.3 性质与效果98
6.4 要件104
6.5 几点启示107
7. 诉讼欺诈113
7.1 问题的提出113
7.2 涵义、构成要件和类型114
7.3 成因分析121
7.4 法律控制130
8. 推定136
8.1 概念136
8.2 分类138
8.3 适用143
8.4 推定的意义146
9.1 同步进行还是仅限事后149
9.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149
9.2 抗诉是惟一的监督手段151
9.3 再审以何种方式结案152
9.4 调查取证如何适度进行154
9.5 庭审应有怎样的程序155
10. 新闻与诉讼159
10.1 媒体如何报道诉讼案件159
10.2 新闻侵权案件如何确定诉讼被告人160
11. 缺席审判163
11.1 立法比较与评析164
11.2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特点和缺陷169
11.3 制度改造175
12. 第二审程序中的司法审查范围180
13. 督促程序184
13.1 制度依据及其法律特征184
13.2 提起之要件187
13.3 程序运行190
14. 公示催告程序195
14.1 概念和特点195
14.2 提起之条件197
14.3 程序规范199
15. 两种不同的纠纷处理机制203
15.1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203
15.2 仲裁与诉讼的联系205
16.1 仲裁与诉讼207
16. 仲裁与其他司法或准司法手段之关系207
16.2 仲裁与调解212
16.3 仲裁与行政裁决215
17. 中外仲裁立法评析218
17.1 西方各国仲裁制度的法律渊源218
17.2 两种立法体例及其得失225
17.3 中国仲裁立法之特色226
18. 仲裁协议228
18.1 外国仲裁协议评介228
18.2 对各国仲裁协议的总结248
18.3 中国仲裁协议的立法与实践254
19. 仲裁程序之运作255
19.1 各国仲裁庭审程序255
19.2 比较与分析265
19.3 中国仲裁程序之特色272
20. 仲裁裁决276
20.1 他山之石276
20.2 比较研究298
20.3 中国仲裁裁决制度述评302
21. 公证活动基本原则之功能与内容设定305
21.1 概念和功能305
21.2 真实308
21.3 合法310
21.4 法定公证与自愿申请相结合312
21.5 保密原则313
21.6 回避316
21.7 直接318
21.8 本人申请办证与代理人申请办证相结合的原则319
21.9 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321
22. 公证效力:证明活动的出发点及其归属324
22.1 公证效力概述324
22.2 公证作为一般证据和诉讼证据的效力326
22.3 公证作为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效力330
22.4 公证作为强制执行根据的效力332
23. 外国保障公证人正确履职的制度336
23.1 公证人回避制度336
23.2 禁止公证人兼职的制度339
23.3 对公证人员的监督与惩戒制度340
后记343
热门推荐
- 276829.html
- 3862499.html
- 388982.html
- 2110925.html
- 345964.html
- 3605998.html
- 574998.html
- 1801469.html
- 1761231.html
- 759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7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2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3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8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8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