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负 农赋 农富 农民负担稳定合理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负 农赋 农富 农民负担稳定合理机制研究
  • 李武武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0470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负 农赋 农富 农民负担稳定合理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历史的考察:农民不堪重负,斗争风起云涌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民负担史1

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农民负担2

二、三国、晋、隋、唐时期的农民负担4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农民负担6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农民斗争史9

一、朴素自发的农民斗争史9

二、有政治纲领的农民起义兴起14

第三节 中国古代农民负担剖析16

一、国之兴衰在于顺逆民心17

二、古代减负明君的突出特点20

第二章 艰辛的历程:为了将来农富,农民勇担重负26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农民负担的基本方针27

一、军民兼顾原则27

二、合理负担原则31

三、发展生产原则32

四、厉行节约原则34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农民负担的基本内容35

一、根据地农民的财粮负担36

二、根据地农民的战勤负担39

三、根据地农民的社会负担41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农民负担的突出特点43

一、根据地农民负担的经验总结43

二、根据地农民负担工作的不足47

第三章 现实的状况:为了加快农富,时而加重农负52

第一节 建国后农民负担工作的特点52

一、增收减负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本原则52

二、农负状况是政治经济形势的具体反映55

三、农民为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8

第二节 当前农民负担状况不容乐观61

一、来自大别山区的调查报告61

二、目前加重农负的种种表现66

第三节 农民负担反弹造成的后果73

一、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73

二、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76

三、影响农村社会长治久安78

第四章 深层的思考:素质体制滞后,影响减负快富81

第一节 当前农民负担工作中的困惑81

一、农富和农负的矛盾82

二、城市和农村的矛盾84

三、纵比和横比的矛盾84

四、整体和个体的矛盾85

五、本质和现象的矛盾87

六、党纪和政绩的矛盾88

七、干部和群众的矛盾89

八、法律和权力的矛盾90

第二节 干部素质低是加重农负的直接原因91

一、目无群众是干部素质低的突出表现92

二、加重农负是干部素质低的必然结果95

第三节 体制不合理是加重农负的深层原因99

一、二元社会结构不合理99

二、农业经济体制不合理103

三、民主政治体制不合理106

第一节 科学界定农民负担内涵——名正111

第五章 当前的抉择:努力实现“四正”,稳定合理“农付”111

一、端正认识112

二、科学界定115

三、把握量度118

第二节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制正121

一、转变政府宏观调控职能121

二、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26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31

第三节 严格规范农村公务行为——行正136

一、树立为民富民的工作宗旨136

二、构建廉价高效的行政机构137

三、造就廉政勤政明政的干部队伍138

四、健全公平公开公正的办事制度140

五、采用合法合理合情的征收方法141

第四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扬正146

一、深入学习,提高理论水平146

二、广泛宣传,增强公民意识147

三、加强教育,提高思想觉悟148

四、处理好精神文明和农民负担的辩证关系149

第一节 实施费改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51

一、费改税是解决现实矛盾的必然选择151

第六章 理想的模式:严格规范农赋,实现社会共富151

二、以费代税的历史原因及其理论探讨154

三、费改税的历史渊源及其可行性研究159

第二节 实施费改税建立农民负担新模式162

一、奠定三个基础162

二、构造三维框架165

三、做好三项工作170

第三节 实施费改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80

一、要进一步理顺收费和征税的关系180

二、要进一步理顺乡财政和村干部的关系182

三、要进一步理清市场和计划的关系183

后记1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