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汇编 皇城内外 东城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石振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978754021914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简介-怀柔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汇编 皇城内外 东城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民族民间语言11
一、民众常用的民间熟语11
1.语音、词汇12
2.歇后语、俗语和流行语14
3.称谓语16
二、特用型民间熟语17
1.行话17
2.黑话、暗语17
3.吉祥语18
4.忌讳语18
5.咒语18
第二章 民族民间文学20
一、传说20
1.人物传说20
2.史事传说22
3.地方风物传说22
4.民间文学讲述人及整理者23
二、民间故事25
三、歌谣25
1.时政歌谣26
2.北京大学搜集民间歌谣与创立《歌谣》周刊27
3.隆福寺庙会叫卖歌28
4.民间诗钟和诗社活动29
5.独具特色的民间歌谣:竹枝词31
6.与东城有关的生活歌、儿歌32
7.楹联、门联33
四、谚语35
五、谜语37
第三章 民族民间美术40
一、工艺绘画40
1.冯桂唐的玻璃画40
2.田子秀的烙画42
3.北京内画鼻烟壶42
4.卵石画44
二、雕塑44
1.宗教造像45
2.祠堂中的塑像47
3.仪卫性雕刻48
4.建筑装饰雕刻49
5.工艺雕刻与小品雕刻55
三、手工艺61
1.绒布唐的老北京耍货61
2.宝刀衡67
3.小灯张69
4.花灯黄72
5.石克信的花纸球74
6.杨静的豆塑工艺75
7.绢人75
8.风筝77
9.剪纸84
10.刺绣86
11.编织结艺87
12.布艺87
13.毛猴88
14.鬃人90
15.皮影92
16.工艺画93
17.金漆镶嵌95
18.明清皇城内的手工技艺97
四、建筑98
1.天安门城楼及周边建筑艺术98
2.天安门广场的建筑艺术101
3.元代宫城的建筑艺术102
4.明清紫禁城的建筑艺术104
5.城垣建筑艺术109
6.钟楼、鼓楼建筑艺术110
7.皇城及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建筑艺术111
8.皇史宬的建筑艺术115
9.顺天府学的建筑艺术116
10.国子监的建筑艺术117
11.翰林院的建筑艺术117
12.贡院的建筑艺术118
13.太医院的建筑艺术118
14、吉安所的建筑艺术119
155.府第建筑艺术119
16.四合院建筑艺术124
17、牌楼石坊建筑艺术137
18.教堂建筑艺术140
19、西式或中西合壁式建筑艺术142
20、寺观庙堂建筑艺术150
21.桥梁碑、塔166
22、仓廒的建筑艺术171
23.当铺的建筑艺术172
24.顺天府署大堂的建筑艺术173
25.戏台、园林艺术174
第四章 民族民间音乐187
1.吹打乐《祭孔乐舞》187
2.吹打乐《祭地乐舞》187
3.明清宫中音乐188
4.智化寺的京音乐189
5.雍和宫内的藏传佛教音乐190
6.钟鼓楼的钟鼓之声192
7.风俗歌、叫卖歌、叫卖调195
8.胡同里的响器195
9.瞽人艺术“细活”中的“弹套”196
10.东直门普天同乐开路圣会的文场和清音197
第五章 民族民间舞蹈201
1.元明清宫廷乐舞201
2.祭孔乐舞205
3.祭地乐舞206
4.宗教舞蹈“打鬼”206
5.安定门外小黄庄的“开路”212
6.东猪市街的“太狮”213
7.方砖厂的“少狮”214
8.北新桥的“五虎棍”214
9.东直门外的开路圣会和舞龙圣会的飞叉、舞狮、舞龙215
第六章 民族民间戏曲218
1.东城派皮影戏218
2.紫禁城内的戏曲活动222
3.府邸戏台、堂会戏和民间戏曲活动225
4.戏剧作家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翁偶虹229
5.“大妖怪”在隆福寺庙会的撂地表演229
第七章 曲艺231
1.东城境内的俗曲231
2.“东韵”子弟书232
3.瞽人艺术和单弦岔曲234
4.梅花大鼓北板梅花调236
5.相声等曲艺形式在东城的发展236
6.相声艺术家侯宝林在东城的曲艺生涯237
7.关学曾早年在东城的曲艺生涯238
8.评书大王双厚坪在东城的说书艺术239
9.老舍和新曲艺239
第八章 民间杂技241
1.明清宫廷百戏241
2.庙会及游艺场里的杂耍241
3.东四街道的马山“车技世家”242
4.中幡圣会的“博旗”、“中幡”、“二达子摔跤”243
第九章 传统手工技艺244
1.东四牌楼旁弓箭大院的弓箭制作技艺244
2.钢刀王的小钢刀制作技艺244
3.双顺成衣铺、新记西服庄的制衣技艺244
4.小帽作坊的盛锡福帽子制作245
5.大豆腐巷屠猪作坊的作业245
6.明代御前作坊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匠役245
7.明清皇宫作坊246
8.哲匠世家246
9.张长顺的泥瓦匠手艺247
10.棚匠搭棚技术247
11.钟楼永乐大铜钟的铸造工艺248
12.铁匠250
13.豆腐房和发豆芽菜250
14.制作扁担250
15.制瓦250
16.制酱250
17.糊纸马的裱糊匠250
18.制砖251
19.制作车辇251
20、加工绦条252
21.制作烧酒252
22.北京地毯252
23.制作墨盒252
24.制作锡灯、蜡台252
25.制作金银首饰252
26.造船253
27.制造盔甲253
28.九龙壁的琉璃烧制和安装技术253
29.窖冰与冰窖建造技艺253
30、聚茂斋靴鞋铺靴、鞋制作技艺255
31.“大葫芦”宝瑞兴的酱菜制作技艺256
32.古观象台天文仪器制作技艺257
33.雍和宫的面供制作技艺257
第十章 生产商贸习俗259
一、著名商业街259
1.鼓楼、钟楼地区259
2.东四地区259
3.隆福寺街260
4.北新桥地区261
5.王府井大街地区261
6.东单地区262
二、著名老字号的技艺及经营特色262
1.饭庄262
2.糕点糖果铺266
3.酱菜园268
4.食品店铺268
5.药店271
6.文化体育272
7.工艺美术272
8.百货272
9.服装鞋帽274
10.绸布店275
11.钟表眼镜276
12.戏园276
13.茶馆茶楼277
14.其他277
三、商俗及商业文化279
1.祭祀和供奉的“保护神”和祖师279
2.商贾禁忌280
3.明代的朝前市、北京三大市与清代紫禁城的“宫市”281
4.商市中的“分号”经营方式282
5.叫卖吆喝282
6.幌子招牌283
7.众多的广告形式284
8.牌匾、字号、楹联、商标284
第十一章 消费习俗286
一、民族民间服饰286
1.男子服饰286
2.女子服饰290
二、民族民间饮食291
1.宫廷饮食291
2.满汉全席293
3.谭家菜294
4.堂庄摊铺294
5.传统小吃295
6.饮料297
三、居住299
1.街坊胡同299
2.府第、四合院营造观念与居住习俗300
3.杂院与洋楼305
4.会馆、旅馆、公寓305
5.室内装修与家具摆设306
四、交通出行309
1.城门309
2.道路311
3.车312
五、娱乐文化312
1.京剧313
2.曲艺313
3.收藏鉴赏、棋艺书画314
4.花鸟鱼虫314
5.皇宫役使大象318
第十二章 人生礼俗和皇家礼仪1.皇帝大婚319
2.皇帝丧礼323
3.皇帝寿典和寿宴324
4.太和殿的各种朝会324
5.皇帝登基之礼324
6.大朝会325
7.皇帝升殿仪式326
8.祭祀前阅视祝版326
9.交泰殿皇后受贺327
10.皇后亲蚕礼327
11.慈宁宫的贺仪和宴庆327
12.民间婚俗328
13.民间丧礼328
14.地坛祭地328
15.太庙祭祖330
16.堂子祭天330
17.社稷坛祭祀社稷331
18.孔庙祭孔331
19.国子监的“临雍”大典332
第十三章 岁时节令334
1.嘉平书“福”334
2.九九消寒图和九九歌334
3.冬至祭祖336
4.雍和宫熬腊八粥336
5.春节习俗337
6.节日的紫禁城338
7.上元节“灯市”341
8.正阳门“摸钉”341
9.春场迎春341
10.烧法船341
11.御河放河灯341
12.庙会节令342
13.游满井343
第十四章 民族民间信仰344
一、原始信仰、俗神信仰与宗教信仰344
1.天地、社稷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344
2.日神、月神、星辰崇拜346
3.风雨雷电、山神、海神、河神346
4.萨满教——满族的原始信仰347
5.四灵之说347
6.灵石镇宅349
7.鬼魂崇拜、祖先崇拜349
8.婚姻、生育神350
9.门神、灶神、火神、财神、城隍、药王、关羽350
10.玛哈噶喇354
11.道教信仰354
12.佛教信仰355
13.基督教信仰356
14.伊斯兰教信仰356
二、庙会356
1.喇嘛寺“打鬼”357
2.大兴县城隍庙“城隍出巡”活动357
3.隆福寺庙会的宗教活动357
第十五章 民族民间知识358
一、医药卫生358
二、物候天象358
1.钟楼、鼓楼计时:晨钟暮鼓358
2.计时仪器359
3.古观象台天文观测362
三、营造364
1.紫禁城的营造364
2.紫禁城的建筑风水学及宫殿镇物366
3.鼓楼、钟楼屋脊的镇物367
四、其他367
1.国子监的教与学367
2.顺天府学的教与学368
3.皇史宬的“金匮石室”369
4.明清顺天府院试与贡院的乡试和会试370
5.殿试与“乾清宫小传胪”和“金殿传胪”373
6.嘉量376
7.金凤颁诏376
8.活佛转世制度与雍和宫金瓶掣签377
9.雍和宫四学殿内的教与学378
10.搭会380
第十六章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一、传统健身娱乐381
1.溜冰381
2.骑马射箭381
3.放风筝381
4.抖空竹382
二、新式文化、健身娱乐形式382
1.影戏院382
2.北京第一个公众体育场383
3.会贤球社383
第十七章 文化空间384
1.钟、鼓楼间的游艺场384
2.灯市386
3.庙会389
4.茶馆文化398
5.戏园和剧场402
6.东安市场的文化娱乐空间406
7.著名文化街隆福寺街409
8、京兆通俗教育馆409
9.中山公园游园活动410
10、明清两代东城域内的书市410
11、东城的游艺社411
12.紫禁城的皇家民俗文化活动411
13.教坊及民俗文化胡同412
14.安定门联社“葡萄常”工艺厂414
主要引征参考文献417
后记423
热门推荐
- 3187888.html
- 199458.html
- 3051270.html
- 1081447.html
- 2820273.html
- 2457237.html
- 1520513.html
- 3633006.html
- 323338.html
- 3798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1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1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2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0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8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1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3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