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语言学 方音比较与层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侍建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537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语言学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语言学 方音比较与层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比较法与历史价值判断1
第二节 推衍法与释证法3
第三节 比较法与汉语方音8
第四节 各章简介11
第二章 音系的三个性质14
第一节 音系反映14
1.1 音系的定义14
1.2 经典生成理论的底层形式16
1.3 生成规则的先后次序18
1.4 优选论的输入与输出20
第二节 历时音变22
2.1 音变的相对年代举例22
2.2 北京话历史音变举例23
第三节 共时变异26
3.1 社会语言学的性质26
3.2 玛莎葡萄园岛的元音变异27
3.3 芝加哥的“元音移位”29
3.4 社会语言学对历史语言学的贡献31
第四节 从粤方言比较看历时音变32
4.1 具有历史价值的方音现象——粤语台山/开平的精组、知照组声母32
4.2 历史价值待定的方音现象——粤语台山/开平的端、透、定声母34
4.3 从粤语疑、日母字的今音推测历时音变36
4.3.1 疑母的今音分布与历时音变36
4.3.2 日母的今音分布与历时音变39
4.3.3 疑、日母[h]音的历史来源待考41
第三章 比较法的分析与批判(上)43
第一节 西方19世纪的历史比较法43
1.1 比较法的兴起43
1.2 比较步骤解析一45
1.3 参照在比较中的作用47
1.4 比较步骤解析二49
1.5 比较法的假设与局限51
第二节 比较与类比52
2.1 同源词的比较52
2.2 词形变化比较56
2.3 类比59
2.3.1 非对应性类比——拉平60
2.3.2 对应性类比——类比公式61
2.3.3 类比公式在汉语史研究中的运用62
2.4 类比和音变的双重影响66
2.5 寻找对应规律68
第三节 印欧语的一般音变规律69
3.1 格里姆定律69
3.2 从格里姆定律到维尔纳定律77
3.3 维尔纳定律79
3.4 “语音规律无例外”81
3.5 音变形式82
3.5.1 同化、弱化、元音变移82
3.5.2 增音、插音85
3.5.3 链移86
第四章 比较法的分析与批判(下)91
第一节 格里姆定律的三组例外及其解释91
1.1 对第一组例外的分析91
1.2 对第二组例外的分析92
1.3 对第三组例外的分析93
第二节 比较法和构拟法的一般原则95
2.1 比较法和构拟法的历史价值判断95
2.2 内部构拟法97
2.2.1 元音变等99
2.2.2 喉音理论103
2.3 重建的基本步骤106
2.3.1 建立对应关系107
2.3.2 设立早期音位112
2.3.3 为早期音位寻求语音形式113
第三节 不应该无必要地扩大假设116
3.1 “奥坎剃刀”116
3.2 “腭音律”118
第四节 合肥话-i韵舌尖化的历时演变121
4.1 方音比较原则一:求近与广泛122
4.2 方音比较原则二:区分共时变异与历时音变125
4.3 方音比较原则三:简明与繁复126
4.4 合肥话与其他江淮官话的对应129
4.5 汉语[η]的语音性质及其相关问题131
第五章 汉语上古音的构拟原则133
第一节 构拟与音值拟定133
第二节 音位理论与古音构拟135
第三节 高本汉的构拟原则——以字母反映对立关系143
第四节 王力的构拟原则——严格界定音韵学术语的内涵149
第五节 李方桂的构拟原则——以内部构拟法增加卷舌介音*-r-152
第六章 历史音变类型与语言演变模式156
第一节 音位的合并、分化、转移156
1.1 对语音演变的认识156
1.2 合并157
1.3 分化160
1.3.1 “分化紧随合并”公理161
1.3.2 初起性分化与继发性分化164
1.4 重建中的合并与分化模式166
1.5 转移171
第二节 语言演变模式:树型与波浪型172
2.1 语音变化与语言演变172
2.2 谱系树模式173
2.3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的直线性模式176
2.4 波浪型模式181
第三节 语言演变模式:词汇扩散型186
3.1 “词汇扩散”的起源186
3.2 “词汇扩散”的证据189
3.3 “词汇扩散”的发展191
3.4 “词汇扩散”能否作为一个新理论192
第四节 语言演变模式:区域分化型197
4.1 层次的叠置197
4.2 中原官话的区域分化型演变198
4.3 索绪尔关于语言分化的区域因素207
第五节 论中古知、庄、章的分合过程210
5.1 中古知组的音值210
5.2 中古知组的分合模式212
5.3 现代北方官话声母分类的证据216
第七章 历史层次的划分220
第一节 印欧语的历史层次220
1.1 历史比较法的层次概念220
1.2 语言演变的时间性220
1.3 语言接触的空间性222
1.4 方言地理学226
1.5 “语言变换”中的层次问题227
第二节 汉语的历史层次229
2.1 关于层次分析229
2.1.1 析层拟测法231
2.1.2 “同源论”和“异源论”232
2.1.3 “演变模型”与“层次又音”234
2.2 文、白:两个沿用的名目235
2.2.1 “文、白”反映语言的社会结构235
2.2.2 “文、白”体现不同阶层的语音特征236
2.2.3 不能将层次对应于“文、白”238
2.2.4 由北京话的“文、白”引起的主宾纠纷241
2.3 层次与叠置243
2.3.1 “竞争”不是一种独特的音变方式244
2.3.2 青少年的读音不代表语音演变趋势245
2.3.3 “竞争”与类比248
第三节 汉语层次的历时先后250
3.1 对于层次的早期认识250
3.1.1 他方言的遗迹反映语音的对应关系250
3.1.2 从方音史看“早期层次”和“晚期层次”251
3.1.3 从音变的历时先后看方言的历史层次254
3.2 从对应关系看历史层次259
3.2.1 来自邻近方言的整体对应260
3.2.2 来自邻近方言的部分对应262
3.2.3 来自“雅言”影响的渐次对应264
3.3 从调类归并看通泰方言与客赣方言的语言接触266
3.3.1 语音分化还是类型变化267
3.3.2 同源关系还是语言接触269
3.3.3 通泰方言的“全浊上归阴平”来自跟客赣方言的语言接触271
3.3.4 其他相关声调的归并情况273
第四节 粤语牙喉音声母今读[j]音考——兼论同一性275
4.1 粤语见、溪、群、疑、日五母的[j]277
4.2 粤语影、云、以三母的[j]279
4.3 粤语晓、匣母的[j]283
第八章 余论:困惑与展望287
参考文献(中文)293
参考文献(英文)303
后记307
热门推荐
- 175642.html
- 1247386.html
- 119749.html
- 3357873.html
- 1708537.html
- 2580548.html
- 1859176.html
- 3435274.html
- 805251.html
- 1001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8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3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6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9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1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6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