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明富主编;肖国光副主编;沧源佤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71498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02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1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地理39
第一章 建置39
第一节 县境区划39
一 位置面积39
二 建置沿革39
三 行政区划40
第二节 城镇40
一 县城40
二 乡镇41
第二章 人口43
第一节 人口分布43
第二节 人口结构44
一 民族构成44
二 文化结构44
三 人口变化45
四 行业45
五 百岁老人45
第三节 人口普查46
第四节 计划生育50
一 机构50
二 宣传50
三 政策50
四 超生惩处51
五 节育绝育鼓励52
第三章 自然地理53
第一节 自然环境53
一 地质地貌53
二 山脉54
三 水系56
四 土壤56
五 气候58
六 植被61
七 自然景观62
八 自然灾害63
第二节 自然资源65
一 土地65
二 水65
三 动植物67
四 矿藏68
第三节 地名管理68
一 分类68
二 管理69
第二编 民族73
第一章 佤族73
第一节 源流73
第二节 语言文字73
一 语言73
二 文字75
三 历法77
第三节 生产劳作77
一 民国及其以前7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78
第四节 生活习俗79
一 饮食79
二 居住79
三 服饰80
第五节 婚姻家庭81
一 婚恋81
二 生育82
三 取名83
四 姓氏84
第六节 信仰 节日84
一 宗教信仰84
二 节日85
第七节 丧葬祭祀86
一 丧葬86
二 祭祀87
第八节 礼俗禁忌89
一 礼俗89
二 禁忌90
第二章 汉族93
第一节 源流93
第二节 生产生活94
一 生产94
二 居住94
三 饮食95
第三节 习俗95
一 服饰95
二 婚俗95
三 节日96
四 丧葬96
五 祭祀96
六 禁忌97
第三章 傣族98
第一节 源流98
第二节 文化98
一 语言98
二 文字99
三 历法与民间文学艺术99
第三节 生产劳作100
第四节 生活习俗102
一 饮食102
二 居住102
三 服饰103
第五节 婚姻家庭103
第六节 信仰节庆104
一 宗教信仰104
二 节日105
第七节 丧葬祭祀105
第八节 礼节禁忌106
一 礼节106
二 禁忌107
第四章 拉祜族108
第一节 源流108
第二节 语言文字108
第三节 生产劳作109
第四节 生活习惯110
一 饮食居住110
二 服饰111
三 婚丧习俗111
第五节 信仰113
一 节庆113
二 礼节113
三 禁忌114
第五章 彝族115
第一节 源流115
第二节 文化115
一 语言文字115
二 文学116
三 歌舞 器乐116
四 体育竞技116
五 工艺116
第三节 生产生活116
一 社会形态116
二 经济结构117
三 生产状况117
四 生活方式117
第四节 习俗118
一 恋爱婚姻118
二 生辰119
三 家庭119
四 丧葬119
第五节 信仰节庆120
一 祭祀120
二 节日喜庆121
三 禁忌121
第三编 经济综述125
第一章 经济制度125
第一节 封建领主制经济125
一 份田制125
二 村社头人制126
三 部落王制1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127
一 农业127
二 工业130
三 商业131
第二章 经济管理132
第一节 计划132
一 机构132
二 计划编制132
第二节 统计审计134
一 机构134
二 业务134
第三节 物价136
一 机构136
二 价格区划136
三 定价137
四 价格调整138
第四节 标准计量138
一 机构138
二 度量衡138
三 监督管理139
第五节 工商管理140
一 机构140
二 市场管理140
三 工商企业登记141
四 个体工商户142
五 经济合同管理142
六 商标广告管理143
第六节 经济协作143
第三章 经济成果146
第一节 经济建设简述146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149
一 农业149
二 工业151
第三节 社会总产值153
第四节 国民收入153
第四章 人民生活155
第一节 农村生活155
第二节 职工生活158
第三节 城镇居民生活160
第四节 社会消费 居住161
一 消费水平161
二 住房161
第四编 农牧业165
第一章 种植业165
第一节 土地利用165
一 耕地165
二 农业区划167
第二节 粮食生产168
一 熟制168
二 病虫草害169
第三节 粮食作物170
一 水稻170
二 旱稻171
三 玉米171
四 小麦171
五 大豆174
六 杂粮174
第四节 经济作物174
一 棉花174
二 花生175
三 油菜175
四 甘蔗175
五 茶叶175
六 橡胶176
第二章 畜牧业179
第一节 饲草饲料179
一 自然资源179
二 种植饲料179
三 饲草储备及饲料生产加工179
第二节 畜禽资源180
一 黄牛180
二 水牛180
三 猪180
四 骡马181
五 鸡181
第三节 良种181
一 良种引进181
二 改良182
第四节 畜禽饲养183
第五节 畜禽疫病185
一 疫病调查185
二 主要流行疫病186
三 疫病防治189
第三章 农机具192
第一节 传统农具192
第二节 农机发展193
一 沿革193
二 农机区划196
第四章 管理197
第一节 农牧局机关197
第二节 农业服务机构197
一 农业技术推广站197
二 种子站198
三 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198
四 良种场198
五 乡镇农科组织198
第三节 农业经营198
一 机构198
二 计划199
三 劳力199
四 财务199
五 收益分配200
第四节 畜牧201
一 机构沿革201
二 科技培训201
第五节 农机202
一 机构202
二 安全202
三 财务 油料203
第五章 国营勐省农场204
第一节 场建沿革204
一 沿革204
二 机构设置205
第二节 农业生产206
一 粮食206
二 茶叶206
三 橡胶208
四 甘蔗209
五 水果209
六 蔬菜209
第三节 其他经营209
一 畜牧渔业209
二 电站210
三 水泥厂210
四 红砖厂210
五 农机站210
六 商业供销210
第五编 林业213
第一章 森林资源213
第一节 林地面积213
第二节 林木215
一 林木种类215
二 优势树种216
第三节 植树造林217
一 营造用材林218
二 植造经济林218
三 果木林219
四 四旁绿化造林222
第四节 病虫防治222
第二章 林政224
第一节 山林权属224
一 权属224
二 山林权属纠纷225
第二节 林木采伐226
第三节 封山育林227
第三章 管理机构229
第一节 林业机构229
第二节 护林防火230
一 护林防火指挥230
二 重大山林火灾纪实231
第三节 林业公安232
第四节 木材站234
第五节 县虫胶厂234
第六编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237
第一章 自然环境237
第一节 位置面积237
一 方位237
二 幅员238
第二节 地形地貌238
一 山脉238
二 河流238
第三节 气候土壤239
一 气候特点239
二 土壤分布239
第四节 植物239
一 种类239
二 重点保护植物240
第五节 动物241
一 动物种类241
二 重点保护动物244
第二章 保护管理246
第一节 机构246
一 管理所246
二 森林派出所246
三 管理站247
第二节 资金设施247
一 经费247
二 设施247
第三节 保护实施251
一 宣传教育251
二 移民退耕251
三 防火252
四 兽害赔偿252
五 案件查处253
六 其他255
第五节 保护效果256
一 森林植被面积256
二 野生动物数量256
三 社会效益256
第七编 水利259
第一章 水资源259
第一节 河流259
一 澜沧江水系259
二 怒江水系260
第二节 地表水260
第三节 地下水261
第四节 泉水262
第二章 水利工程264
第一节 蓄水工程265
第二节 引水工程265
第三节 提水工程268
一 机械提水268
二 水轮泵提水270
第四节 饮水工程270
第五节 防洪排涝工程272
一 排洪工程272
二 河道治理273
第三章 水面养鱼274
第一节 鱼种274
第二节 养殖274
一 库塘养殖274
二 池塘养殖274
第四章 管理276
第一节 机构276
第二节 工程管理276
第三节 用水管理277
第八编 工业281
第一章 工业体制281
第一节 私营工业281
第二节 集体工业281
第三节 国营工业282
第四节 管理机构282
一 工交局282
二 城乡集体企业管理局283
第二章 轻工业生产284
第一节 制茶284
一 初制284
二 精制286
第二节 制糖288
一 红糖生产288
二 白糖生产289
第三节 制革制鞋289
一 制革289
二 制鞋291
第四节 酿酒291
一 水酒291
二 白酒292
第五节 粮油加工293
一 碾米293
二 面粉加工294
三 面条加工294
四 饲料加工294
五 油脂加工295
第六节 副食品加工295
第七节 印刷296
第八节 其他轻工生产297
一 制陶297
二 五金298
三 木器家具298
四 竹器编织299
五 缝纫299
六 造纸300
第三章 重工业生产301
第一节 电力301
一 火力发电301
二 水电301
三 电站建设管理303
第二节 采矿冶炼304
一 银矿开采304
二 金矿开采305
三 铅锌矿开采305
四 铁矿开采306
五 煤炭开采306
第三节 建材工业309
一 水泥309
二 砖瓦310
三 石灰311
第四节 农具农机修造312
一 制造312
二 修理313
第五节 林产 化工313
一 木材采伐313
二 紫胶加工314
三 橡胶加工314
第九编 交通邮电317
第一章 交通运输317
第一节 驿道317
第二节 公路318
一 省管公路318
二 县乡公路319
三 乡村公路321
第三节 渡口桥梁322
一 渡口322
二 驿道人畜过桥323
三 公路桥梁323
第四节 运输326
一 工具326
二 货运327
三 客运331
第五节 管理332
一 公路养护332
二 运输管理335
三 养路费征收336
四 交通监理336
第六节 管理机构337
一 工交局337
二 交通安全委员会337
三 运政管理所337
四 沧源公路养护段337
五 沧源县公路养路费征收稽查站338
六 交通警察大队338
第二章 邮电339
第一节 邮电机构339
一 邮政代办所339
二 县邮电局339
第二节 邮政340
一 邮路邮运340
二 邮政营业345
三 邮件分拣封发345
四 报刊发行345
五 机要通信346
六 集邮346
第三节 电信347
一 电话347
二 电报349
第四节 管理350
一 管理机构350
二 业务质量管理350
三 业务量管理351
四 财务管理351
五 物资管理352
第十编 商业355
第一章 体制与网点355
第一节 体制355
一 私营商业355
二 集体商业355
三 国营商业356
第二节 网点358
一 城镇358
二 农村358
第二章 采购360
第一节 农副产品360
一 收购360
二 统购(含派购、换购)361
三 扶持与奖售361
四 经营分工361
第二节 工业品363
一 进货渠道363
二 进货方式363
第三节 储运364
一 仓储364
二 运输365
第三章 销售366
第一节 销售方式366
一 调拨批发366
二 零售366
第二节 计划供应369
一 物资369
二 石油370
三 棉布370
四 肉食370
五 化肥371
六 日用品371
七 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供应371
第四章 边境贸易372
第一节 边民互市372
第二节 边境小额贸易372
第三节 地方贸易373
第四节 民族贸易三项照顾374
一 自有流动资金374
二 利润留成374
三 价格照顾374
第五章 服务与管理375
第一节 饮食服务业375
一 饮食业375
二 服务业375
第二节 管理376
一 财务376
二 经营责任制380
第十一编 粮油383
第一章 粮油购销383
第一节 购进383
一 征购383
二 定购385
三 议购386
第二节 供应390
一 定量供应390
二 特殊供应392
三 议价销售394
第二章 储运395
第一节 调运395
第二节 仓储396
一 粮仓建设396
二 粮食库存396
三 仓储管理396
第三章 管理398
第一节 机构398
第二节 措施398
一 商品管理398
二 财务管理399
三 票证管理399
四 计划统计399
第十二编 财税(含海关)403
第一章 财政403
第一节 机构403
第二节 收入 支出403
一 收入403
二 支出407
第三节 管理与监督409
一 管理体制409
二 预算管理410
三 财政监督410
第二章 税务412
第一节 管理412
一 税务机构412
二 税务检查413
第二节 税源413
一 商业零售413
二 酒414
三 茶414
第三节 税制415
一 民国及其以前的税制415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税制416
第四节 税种418
一 工商统一税418
二 工商所得税418
三 屠宰税419
四 工商税419
五 产品税420
六 营业税420
七 国营企业所得税420
八 奖金税421
九 建筑税421
十 城市维护建设税421
第三章 海关424
第一节 征收关税424
一 机构424
二 关税424
第二节 查缉走私425
第三节 进出境货物监管427
第十三编 金融431
第一章 金融机构431
第一节 银行431
一 人民银行431
二 农业银行432
三 工商银行432
四 建设银行432
第二节 信用 保险433
一 信用合作社433
二 保险公司433
第二章 货币434
第一节 种类434
一 金属币434
二 纸币435
第二节 流通435
第三节 现金管理436
第三章 金融业务437
第一节 存款437
一 财政存款437
二 企业存款437
三 储蓄存款437
第二节 贷款440
一 农业贷款440
二 信用社贷款441
三 工商信贷442
四 专项贴息贷款443
第三节 拨款444
一 基本建设投资拨款444
二 农业拨款445
第四节 结算446
第五节 出纳446
第六节 金银管理446
第四章 保险业务448
第一节 保险种类448
一 财产保险448
二 人身保险448
三 农业保险448
四 保险费额448
第二节 理赔449
第十四编 城建环保453
第一章 规划453
第一节 县城规划453
一 布局453
二 供水排水454
三 电力电讯454
第二节 乡镇规划454
一 勐省镇454
二 岩帅镇455
三 糯良乡455
四 单甲乡456
五 团结乡456
第二章 城乡建设458
第一节 县城建设458
一 房屋修建458
二 市镇设施459
第二节 乡镇建设461
一 岩帅镇462
二 团结乡463
三 勐省镇463
四 勐角乡464
五 班洪乡464
六 南腊乡465
第三节 村寨建设465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466
第一节 房产管理466
第二节 土地管理467
第四章 环境保护469
第一节 污染治理469
第二节 环境保护471
第十五编 党政群团475
第一章 政党47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沧源县党部47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沧源县地方组织476
一 中国共产党沧源县委员会476
二 历次党代会477
三 组织建设478
四 宣传教育479
五 干部工作481
六 纪律检查483
七 统一战线485
八 党史资料征集489
九 信访489
第二章 政治运动纪略496
第一节 1950~1966年496
第二节 1966~1976年498
第三节 1976~1990年501
第三章 权力机关504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504
一 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4
二 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4
三 第三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4
四 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4
五 第五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5
六 第六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5
七 第七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505
八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505
九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506
十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506
十一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506
十二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506
十三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507
十四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507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507
一 机构507
二 选举510
三 例会512
四 提案办理512
五 视察检查调查513
六 干部任免514
七 立法514
第四章 执权机关515
第一节 土司头人政权515
一 班洪部落王515
二 勐角董土司516
三 岩帅头人516
第二节 沧源设治局517
一 建置517
二 内部机构518
三 辖区及乡镇保甲制519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520
一 机构沿革520
二 部门设置520
三 乡、镇人民政府525
四 政绩526
第五章 议政机关528
第一节 机构528
一 沿革528
二 设置528
第二节 主要活动530
一 历届协商会议530
二 专项工作531
第六章 人民团体534
第一节 职工组织534
一 县总工会534
二 基层工会534
第二节 农民组织535
一 贫下中农协会535
二 农民协会536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536
一 机构沿革536
二 历届团代会536
三 组织建设538
四 思想建设538
五 少先队工作540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542
第十六编 劳动人事547
第一章 人事管理547
第一节 编制547
一 机构547
二 编制547
第二节 干部来源552
一 吸收录用552
二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553
三 退伍转业军人安置553
四 以工代干553
第三节 干部调配554
一 调动554
二 任免554
第四节 考核奖惩555
一 考核555
二 奖惩555
第五节 培训555
第六节 职称评聘557
第二章 劳动管理559
第一节 就业559
一 招工用工559
二 民族工人队伍560
第二节 工人培训560
第三节 劳保安全560
第三章 离退休(含退职)561
第一节 离休561
第二节 退休561
第三节 退职(含离职)562
第四章 工资福利564
第一节 工资制度564
第二节 工资调整565
第三节 福利待遇567
一 福利费提取567
二 生活困难补助567
三 公费医疗568
四 休假制度568
第十七编 民政571
第一章 民政管理571
第一节 机构571
第二节 经费571
第三节 婚姻登记572
第四节 侨务572
第二章 优抚安置574
第一节 优抚拥军574
一 群众优待574
二 优抚对象先进代表会575
三 节日慰问575
四 支前575
第二节 抚恤576
一 牺牲及病故抚恤576
二 伤残抚恤577
第三节 安置577
一 复退军人577
二 伤残军人577
三 军地两用人才578
四 离退休干部578
第四节 烈士褒扬579
一 烈士579
二 烈士陵园579
第三章 社会福利580
第一节 残疾人工作580
第二节 残疾人联合会及有奖募捐580
第三节 福利生产单位581
第四章 救济582
第一节 社会救济582
一 精简退职人员救济582
二 扶贫582
三 五保户供养583
第二节 灾害救济583
一 自然灾害救济583
二 火灾救济585
三 其他救济586
第十八编 政法591
第一章 公安591
第一节 机构591
一 公安局机关591
二 公安派出所591
第二节 治安管理592
一 户籍592
二 消防593
三 交通管理594
第三节 惩治犯罪594
一 剿匪594
二 镇反和取缔反动组织595
三 侦察破案596
四 预审597
五 监所管理598
第四节 禁毒598
一 禁种598
二 禁吸599
三 禁贩600
第二章 检察602
第一节 机构602
第二节 刑事检察604
一 审查批捕604
二 审查起诉604
第三节 经济检察606
第四节 法纪检察607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608
第六节 监所检察609
第三章 审判611
第一节 机构611
一 人民法院611
二 基层人民法庭611
第二节 刑事审判612
第三节 民事审判614
第四节 经济审判616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617
第六节 案件复查617
第四章 司法行政619
第一节 行政事务619
一 机构619
二 法制宣传619
第二节 律师与公证620
一 律师事务620
二 公证621
第三节 民事调解622
第十九编 军事625
第一章 兵役625
第一节 沿革625
一 兵役制度625
二 管理机关626
第二节 兵员征集626
第二章 地方武装628
第一节 土司头人武装628
一 班洪部落武装628
二 岩帅头人武装628
三 勐角董土司武装629
第二节 民间武装629
一 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629
二 阿佤山抗日武装630
三 阿佤山第十大队、守备大队631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631
一 县人民武装部631
二 乡(镇)人武部634
第三章 民兵635
第一节 组织建设635
第二节 军事训练637
第三节 政工后勤639
一 政治工作639
二 武器装备639
三 站岗执勤639
第四节 军事活动640
第四章 驻军641
第一节 清末641
第二节 民国时期641
一 设治局保卫队641
二 驻沧抗日军队64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642
一 边防部队642
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642
第五章 兵事644
第一节 清末及民国时期644
一 清末农民起义644
二 巴腊之战644
三 宗教之战645
四 大队之战645
五 班洪抗英斗争646
六 沧源保卫战65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653
一 沧源剿匪战653
二 蛮海战斗654
三 羊柏垭口战斗654
四 安也小分队战斗655
五 班老新寨战斗656
第二十编 外事659
第一章 边界勘划659
第一节 沧源段边界线述略659
第二节 中英勘界660
一 中英议定中缅边界660
二 中英第一次勘界661
三 中英第二次勘界662
第三节 中缅勘界663
一 中缅两国议定南段未定界663
二 中缅勘界664
三 界线走向665
四 界桩668
第二章 界务管理675
第一节 界线界桩维护675
第二节 联检677
第三节 出入境管理679
第四节 过耕管理680
第五节 其他管理681
一 放牧681
二 砍伐682
三 引水682
四 定居问题682
五 嫁娶683
第六节 友好往来683
第二十一编 科技687
第一章 机构人员687
第一节 科技组织687
一 行政机构687
二 科技单位687
三 科技团体688
第二节 科技队伍689
一 结构689
二 待遇689
第二章 科技应用691
第一节 农业科技应用691
一 良种引进推广691
二 技术引进推广692
三 肥料农药推广693
四 农业机械推广693
五 疫病防治693
第二节 工业及其他科技应用693
一 食品业693
二 用品业694
三 矿业694
四 医疗技术694
五 其他事业694
第三节 科普与服务695
一 城乡科普695
二 青少年科普活动695
三 科技培训695
四 科技往来696
第三章 科技成果697
第一节 基础成果697
一 县情资源调查697
二 区划697
第二节 获奖成果698
第二十二编 教育703
第一章 幼儿教育703
第一节 沿革703
第二节 教养工作706
一 教养方针和任务706
二 学制课程706
第二章 小学教育707
第一节 沿革707
第二节 招生710
第三节 教学711
一 方针711
二 教法711
第三章 中等教育713
第一节 普通中学713
一 沿革713
二 教学713
三 招生714
四 管理718
第二节 职业教育718
一 沿革718
二 学校718
三 职业班719
第四章 成人教育721
第一节 职工教育721
第二节 农民教育722
第五章 民族教育 特殊措施724
第一节 特殊待遇724
第二节 双语文教学725
第六章 教师726
第一节 教师队伍726
一 教师来源726
二 教师进修726
第二节 待遇727
一 政治待遇727
二 经济待遇727
第七章 教育管理730
第一节 机构730
一 县教育局730
二 乡(镇)教育机构730
第二节 经费731
一 经费收支731
二 群众集资办学731
第三节 学校734
一 校舍734
二 设施735
第二十三编 文化艺术741
第一章 机构741
第一节 文化馆(站)741
一 文化馆741
二 文化站741
第二节 图书馆(室)742
第三节 民族文化宫742
第四节 新华书店742
第五节 文化工作队743
第六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743
一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743
二 基层电影放映队744
第二章 文艺745
第一节 民间文艺745
一 民间音乐745
二 民族民间舞蹈749
三 民间文学751
第二节 美术752
第三节 书法755
第四节 摄影755
第五节 图书757
一 发行757
二 藏书759
三 图书借阅760
第六节 电影760
一 放映760
二 发行761
三 管理762
四 宣传763
五 影评763
第三章 创作研究764
第一节 民族民间文艺收集整理764
第二节 文艺创作764
一 文学创作764
二 艺术创作768
第三节 理论研究777
第四节 文献刊物779
一 刊物779
二 地方文献780
第二十四编 医药卫生785
第一章 机构785
第一节 卫生行政785
一 卫生局785
二 爱卫会785
第二节 医疗卫生单位786
一 县人民医院786
二 县卫生防疫站787
三 县妇幼保健站787
四 药品检验所788
五 县卫生培训学校788
六 乡(镇)卫生院789
七 村级卫生组织789
八 部门卫生室(所)790
第三节 人员经费790
一 人员结构790
二 培训790
三 经费791
第二章 药物792
第一节 采购792
第二节 配制792
第三节 佤药793
第四节 药政管理794
第三章 医疗795
第一节 中医795
第二节 西医79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796
第四节 佤医797
第五节 护理797
一 人员797
二 管理798
第六节 医疗事故798
第四章 防疫799
第一节 疫情799
一 甲类传染病799
二 乙类流行病799
第二节 主要地方病查治801
一 麻风801
二 结核病802
三 性病802
四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803
五 钩虫病803
六 水肿病804
七 不明原因的怕良病804
第三节 免疫805
一 预防接种805
二 计划免疫805
第五章 卫生812
第一节 爱国卫生812
一 环境卫生812
二 除“四害”813
三 县城卫生813
四 卫生宣传813
第二节 饮水卫生814
一 水源814
二 水质815
三 改水815
第三节 食品卫生815
第四节 卫生监测816
第六章 妇幼保健819
第一节 接生819
第二节 妇女保健820
一 保健宣传820
二 “两病”查治820
第三节 儿童保健821
一 健康指导821
二 死因调查824
第四节 计划生育指导825
第二十五编 体育829
第一章 民族传统体育829
第一节 佤族传统体育829
第二节 拉祜族传统体育834
一 射弩834
二 斗牛835
三 打藤秋835
第三节 傣族传统体育835
一 武术835
二 划筏836
三 秋千837
四 丢包837
第四节 彝族传统体育837
一 武术837
二 顶竹竿(彝语称“敌得嗨”)838
三 滑竿取钱838
四 转“铁锅”(彝语称“摸考饿”)838
第二章 群众体育839
第一节 职工体育839
一 篮球赛839
二 足球赛841
三 排球赛841
四 乒乓球赛841
五 象棋赛841
六 围棋赛841
七 穿城赛跑842
八 体育交往843
九 系统(部门)职工体育843
十 老年人及伤残人体育843
第二节 农村体育844
第三章 学校体育845
第一节 课时锻炼845
一 幼儿体育845
二 小学体育845
三 中学体育846
第二节 达标活动与重点训练847
一 普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847
二 学校体育重点项目和业余训练847
第四章 机构队伍849
第一节 机构849
一 沿革849
二 体育协会849
第二节 经费与设施850
一 体育经费850
二 体育设施850
第三节 体育队伍851
一 师资队伍851
二 裁判员队伍851
三 师资培训852
第二十六编 广播电视855
第一章 广播设施855
第一节 广播站855
一 收音站855
二 广播站855
第二节 广播网856
第三节 设备857
第四节 技术培训857
第二章 播音859
第一节 转播859
第二节 自办节目859
第三节 新闻队伍860
一 队伍860
二 新闻稿件860
第三章 电视转播864
第一节 差转台864
一 勘测建站864
二 小差转台的建立865
第二节 卫星地面接收站865
第二十七编 档案869
第一章 机构设施869
第一节 机构869
一 档案室869
二 档案馆869
三 档案局(科)870
第二节 馆舍870
第二章 档案建设872
第一节 文书档案872
第二节 科技档案874
第三节 专业档案875
一 会计档案875
二 人事档案875
三 人口普查档案876
四 农业区划档案876
五 林业“三定”、“两山”档案876
六 公安档案876
七 公证档案877
八 诉讼档案877
九 纪检档案877
十 审计档案878
十一 统计档案878
十二 地名档案878
十三 病历档案879
十四 中学生档案879
十五 文化艺术档案879
十六 商标档案880
十七 声像档案880
第三章 管理881
第一节 收藏881
第二节 利用881
第二十八编 宗教信仰885
第一章 原始宗教885
第一节 信仰特征885
一 佤族885
二 傣族885
三 拉祜族886
四 彝族886
第二节 祭祀活动887
一 佤族887
二 傣族888
三 拉祜族889
四 彝族889
第二章 佛教890
第一节 巴利语系佛教890
一 源流890
二 经典891
三 建筑891
四 信仰活动892
五 教业人员893
第二节 汉语系佛教893
一 源流893
二 信仰特征894
三 宗教节日活动895
第三节 其他流派896
一 赛玛教896
二 羊桥寨信仰899
第三章 基督教900
第一节 源流900
第二节 经文901
第三节 信仰活动901
第四节 教业人员902
第二十九编 文物905
第一章 遗迹905
第一节 遗址905
一 农克硝洞旧石器遗址905
二 牧场洞穴遗址905
三 芒卡坝新石器遗址906
四 丁来岩厦新石器遗址906
五 古驿道907
六 茂隆银矿遗址907
第二节 碑碣墓葬908
一 长安桥碑908
二 芒阳古墓908
第三节 古代建筑908
一 广允缅寺908
二 班莫缅寺909
三 班老缅寺910
第四节 遗物910
一 建设铜鼓910
二 那底铜斧910
三 民良青铜钺911
四 银钵头911
五 沧源木鼓911
六 勐省铜佛912
七 永让民族文物912
八 沧源画布912
九 班洪古印912
十 班老古印913
十一 银盒宝刀913
十二 佤族背刀913
十三 土炮913
十四 火枪913
十五 佤族长矛913
第二章 崖画914
第一节 分布914
第二节 内容916
一 可释图形916
二 画面内容917
第三章 管理918
第一节 机构918
第二节 经费措施918
人物923
一 传923
二 表947
三 录954
附载957
一 文献957
二 碑刻963
三 法律 法规965
四 电文979
五 公约981
六 上级文件983
七 1991~1995年沧源县党政主要领导名录985
八 1991~1995年大事记987
九 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总结1004
十 县志编纂委员会及编纂人员名录1012
十一 《沧源佤族自治县志》审查验收人员及验收意见1019
十二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出版发行《沧源佤族自治县志》的决定1020
八年修志话甘苦——《沧源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始末1021
热门推荐
- 1802226.html
- 2356221.html
- 3701321.html
- 2315352.html
- 3700982.html
- 950124.html
- 2492201.html
- 369019.html
- 2605783.html
- 2710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7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3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5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1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5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9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