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战中的中国经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时事问题研究会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57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抗战中的中国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下的中国农村2
(一) 耕地的面积2
(二) 农产物的大概数目2
第一编 抗战中的农村2
(三) 土地的关系6
(四) 低级的技术9
(五) 不断的天灾人祸10
二 “九一八”后中国耕地的损失及东北农民悲惨的命运11
(一) 东北的耕地11
(二) “九一八”后日寇对东北土地的掠夺11
(三) “九一八”后日寇对东北农村的剥削18
(四) 在农民的破产中土地大步集中起来28
三 一九三五年五月华北事变后冀东农地的被掠夺29
(二) 耕种人畜的损失30
四 国难中农村经济损失的一个统计30
(一) 耕地面积的缩小30
(三) 产品的减少31
(四) 国难中大后方与敌后方农产品年产量的比较33
(五) 敌寇蹂躏搜括农村的一些缩写35
(六) 关于农村损失的一个典型的统计38
(七) 敌寇决水淹没河北平原的农村39
五 抗战中旧制度遗留的农村黑暗面39
(一) 暗无天日的传统农奴生活39
(二) 在国难中大地主们乘机加紧剥削48
(三) 吃人的高利贷制度51
(四) 商业资本对农民的直接剥削56
(五) 日寇隔绝下和大资产阶级操纵下的农业市场59
(六) 政府统制压低农产品价格妨害农业生产67
(七) 政治上无尽的赋税派款与颠倒的负担70
(八) 重重压榨下农村的新变动74
(九) 重重压榨下的农村生活一瞥78
(十) 后方农业生产力在一些地区的衰退状况81
六 抗战中农村的光明面83
(一) 在广大敌后,农民在抗战的烽火中站起来,封建势力削弱了83
(二) 帝国主义在我后方农村直接活动的某些削弱84
(三) 农业生产力的某些发展86
七 关于农业建设事实上的形形色色89
(一) 官方与银行界农业活动的实质89
(二) 关于农业建设的一个官方报告90
(三) 政府系银行投资农贷的数目92
(四) 二十八年农村合作在四川的一个统计93
(五) 农民银行的贷款主要是落入富户之手,再转到贫民手里,就变成高利贷94
(六) 合作社与合作金库主要地是被富豪和土劣所把持96
(七) 农业金融组织在系统上,地方上,人数上的偏向及其舞弊97
(八) 垦荒工作不能解决农村根本问题100
八 关于粮棉自给的问题103
(一) 关于粮食自给的问题103
(二) 关于棉产自给的问题110
第二编 抗战中的工业114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工业114
二 “九一八”后中国工业的灾难117
三 国难中工业资源及厂家的损失119
(一) 全国矿源的损失119
(二) 沿海商埠的工业,占全国百分之七十,大部遇到毁灭的浩劫120
(三) 资金损失的概数123
(四) 抗战初期在被摧残中的另一面124
(二) 迁移运动中的缺憾125
(一) 沿海工厂的迁移运动125
四 中国工业的大迁移125
(三) 内迁工厂及机件的数量126
(四) 内迁技术工人的概数126
(五) 内迁工厂的类别与地区分布126
五 抗战中内地工业发展的动态128
(一) 西南工业的某种活跃128
(二) 西北工业的不平衡143
(三) 后方各省工厂分布的百分比159
(四) 后方工业的特点160
(五) 经济的新流--工业合作社167
(六) 从事投机的资本多于从事内地工业的资本173
(七) 工业发展的政治桎梏175
(八) 外资在西南的活动180
(一) 上海的畸形景气181
六 工业畸形发展的特别一隅--上海181
(二) 上海畸形景气的原因182
(三) 畸形景气绝非整个国民经济之利183
(四) 景气逆转的象征184
(五) 上海工业在日寇协迫下和汪逆上台后的新危机185
七 各地工人生活悲惨的写照186
(一) 工人现实生活与工厂法的大矛盾187
(二) 重庆的工人生活190
(三) 成都的工人生活199
(四) 陕西的工人生活201
(五) 大后方的铁路工人生活203
(六) 大后方的筑路工人生活205
(七) 茶工是怎样生活的207
(八) 家庭手工业者生活的一瞥209
(九) 上海的工人生活210
(十一) 抗战初期关于失业工人的概况213
(十) 残酷剥削防碍生产力的发展213
八 在工人饥饿状态和工农业品剪刀价格下的惊人利润216
附录:西南实业界活动人物的一个名单217
第三编 抗战中的交通事业220
一 抗战前的交通事业220
(一) 帝国主义垄断下的航运220
(二)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铁路221
(三) 由内战而兴起的公路建设223
(四) 帝国主义角逐下的航空事业224
二 抗战后的交通事业225
(一) 抗战后交通事业的面面观225
(二) 旧政治机构下交通事业的病态226
(三) 在不完善的公路情况下,汽油的大量消耗230
(一) 关于开发西北交通的意见231
三 关于交通事业的若干意见231
(二) 大公报关于改革交通机构的意见233
第四编 抗战中的对外贸易236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的国内外贸易236
(一) 半殖民地的国际贸易236
(二)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支配下的国内贸易239
二 “九一八”后中国国内贸易的灾难及各帝国主义对华贸易的新争夺241
(一) 国内贸易被日寇武力的侵袭所破坏241
(二) 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贸易的新争夺241
(三) 所为入超减少的秘密242
三 七七事变后国际贸易的状况243
(一) 贸易中心的转变243
(二) 贸易总额的变动246
(三) 一九三九年沦陷区各关入超,保存各关出超253
(四) 二十七年土货输出的若干统计255
(五) 输出贸易主要依靠农产品256
四 日寇对我贸易的状况257
(一) 日寇对我贸易竟占首席257
(二) 大量出口品从我国输运到敌方,大量进口品由敌方输送到我国257
(三) 若决江河的继续走私260
五 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267
(一) 设立对外贸易调整机关267
(二)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统制267
(三) 现行的编制出口贸易办法对于农产品生产的损害273
六 关于对外贸易的一个总结274
第五编 抗战中的金融与币制278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金融278
(一) 银行资本之买办性和高利贷性及其与政治的联带性278
(二) 中国的两大银行系统284
(一) 中国币制的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287
二 中国币制的性质及法币制度的建立287
(二) 中国法币制度的建立290
三 抗战来的中国金融事业294
(一) 银行业的向内迁移294
(二) 资金的初步内流及其活动种种296
(三) 大部资金的逃亡308
(四) 欧战后资金内流的倾向314
(五) 银行的惊人纯益316
四 抗战来的货币金融政策316
(一) 由无限制的出售外汇到实际放弃维持黑市外汇的几个阶段316
(二) 由统制外汇到统制进口贸易,以及英美对统制进口贸易的牵制322
(三) 外汇营私舞弊的一例323
(四) 欧战扩大后,法币未变对英美的依赖,投机之风益烈323
(一) 金融的集权组织--四行联合办事总处326
附录326
(二) 战时的中国银行业概览328
(三) 全国银行资本及主要负责人一览表334
(四) 国民政府系银行与商办银行在人事上的交流一览352
第六编 抗战中的财政356
一 抗战前的中国财政356
(一)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356
(二) 中央支出主要是军务费和债务费361
(三) 地方收入主要是田赋营业税367
(四) 地方支出也是债务费占大部份371
二 抗战后的财政371
(一)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371
(二) 在这收少支多的情况下的弥补方法381
(二) 征收高度的直接累进税及富户捐395
(一) 没收汉奸及敌人财产,吸收富有者的国内外银行存款395
三 克服财政困难的可能道路395
(三) 用战时租税或公债政策,吸收国内存银和生金396
(四) 厉行裁汰冗员及骈枝机关减缩高级官员薪俸396
(五) 将政费移作战费延付债款本息398
(六) 对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解决抗战财政的良好办法,先要从发国难财的大官始399
第七编 抗战中的物价问题与人民生活405
一 物价的飞涨及其不平衡405
(一) 各地各种物价变动的几个特点405
(二) 在英美东方慕尼黑阴谋最猖獗的时候,各地物价迅速飞涨起来407
(三) 一九四○年物价继续飞涨在重庆,特别是食粮的惊人涨价411
(四) 各地物价高涨举例414
二 物价飞涨的原因416
(一) 关于物价高涨各种原因的检讨416
(二) 物价飞涨主要的原因是奸商与达官贵人的居奇纵操422
(三) 在上海除了日寇和汉奸之外,那批吸吮平民膏血的人,同样的是投机家427
(一) 高级人物并无影响428
三 物价高涨的重大影响428
(二) 对于人民生活和国家民族的影响429
(三) 畸形的物价高涨影响生产的停滞433
四 必须严厉制裁吸吮平民膏血的投机家434
(一) 需要积极推行暴利课税434
(二) 需要实行没收奸商的居奇囤积435
(三) 需要禁止官商争利436
第八编 抗战中新经济生活之模范440
甲 陕甘宁边区的新经济生活440
一 抗战前已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剥削制度之下解放出来440
(一) 独立自由的经济建设440
(二) 边区经济发展概观441
(一) 生产运动的基本原则444
二 二十八年轰动全国的生产运动444
(二) 生产运动的成绩445
三 边区的工业及合作社事业448
(一) 边区的工业448
(二) 边区工业合作社的新发展450
(一) 走上小康之家的农民生活454
四 边区人民的生活大大的改善了455
(二) 没有失业工人,工资很大的增加了457
(三) 团结互助,共赴国难457
五 抗战四年头为克服经济难关而斗争459
乙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461
一 晋察冀边区的新经济生活461
(一) 边区的存在使敌人无法开掘华北的富源461
(二) 民主政治下保卫民生的经济贸易政策462
(三) 二十八年扩大生产战线的新计划466
(四) 对付敌伪货币斗争的边区银行471
(五) 二十八年边区经济战一个片段的总结473
(六) 民生改善的一个优良模范473
二 关于冀南、冀西、平西新经济生活的鳞片474
(一) 在冀南474
(二) 在冀中477
(三) 在冀西480
(四) 在平西481
三 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482
(一) 民主政治下封建桎梏的逐步削弱482
(二) 各种经济建设的勃兴489
(三) 人民生活在进步中495
(四) 为着更广大的抗日动员,普遍的减租减息问题的提出497
(一) 抗战后农民减租减息执行合理负担的运动506
四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新经济生活506
(二) 二十九年四月行政公署颁布的减租减息条例507
(三) 在经济困难面前的节约运动508
五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在二十九年春天事变前的新经济生活510
(一) 二十九年的春耕运动510
(二) 创办小型手工业510
(三) 建立各种合作社515
(四) 查禁敌货的输入516
(五) 纺织工业在汾城517
六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范筑先殉难前的新经济生活519
(一) 废除苛捐杂税519
(二) 救济灾荒519
(三) 提倡副业520
(四) 抵制日货520
七 胶东抗日根据地经济生活的鳞片610
热门推荐
- 1144616.html
- 577427.html
- 379672.html
- 2343647.html
- 1770926.html
- 543630.html
- 137571.html
- 1671626.html
- 2246329.html
- 2400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7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4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6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4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1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7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1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