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学史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得道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1946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医学史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春秋时代以前的医学——实践知识的积累1
第一节 我国医学的起源4
第二节 医学知识的初步积累7
第三节 医学理论的萌芽12
第二章 战国时代的医学——中医理论思想基础的奠定15
第一节 实践医学的进步16
第二节 思想基础的奠定20
一、关于气的学说20
二、关于阴阳学说23
三、关于五行学说25
四、关于天人相应思想30
第三节 中医理论的形成32
一、生理学说的形成33
二、病理学说的形成37
三、诊断和治疗38
四、预防思想39
第四节 医家和医学著作40
第三章 《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45
第一节 《内经》的基本理论47
一、生理学说47
二、病理学说59
第二节 《内经》对疾病的认识63
一、按系统认识疾病63
二、按病因认识疾病64
三、按疾病特点命名疾病65
第三节 《内经》的诊法67
一、问诊、闻诊和望诊67
二、脉珍68
第四节 《内经》的治疗70
一、治法、治则和药理70
二、针灸72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医学——中医辨证论治基础的奠定75
第一节 医学发展的一般情况77
一、药物和方剂的进步78
二、对疾病认识的进步80
三、针灸的进步81
四、基本理论及其他82
五、医事制度83
第二节 张机及其著作84
一、生平事迹85
二、医学著作及其影响90
三、张机的学术贡献97
第三节 其他医家和医著101
一、淳于意及其《诊籍》101
二、《治百病方》102
三、《难经》104
四、《神农本草经》105
五、华佗及其著作106
第五章 两晋至隋唐五代的医学——实践医学的大发展111
第一节 医学发展概况113
一、疾病认识的进步115
二、诊疗方法116
三、药物方面的进步119
四、服石和炼丹121
五、基本理论和医学教育121
第二节 医家和医著125
一、王叔和及其《脉经》125
二、皇甫谧及其《针灸甲乙经》127
三、葛洪及其《肘后方》129
四、陶弘景及其著作131
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133
六、孙思邈及其《备急千金要方》137
七、王焘《外台秘要》141
八、《中藏经》及《褚氏遗书》143
九、其他医家和医著145
第六章 宋金元时代的医学——中医理论的深化与发展156
第一节 医学发展的基本情况158
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由博返约的趋势159
二、实践医学的成就161
三、本草与针灸的发展164
四、解剖、法医和医学教育、医疗设施168
第二节 医学理论的发展172
一、《伤寒论》的研究172
二、运气学说的盛行175
三、医学流派的出现178
四、医学理论发展的结果和影响180
第三节 医家和医著184
一、《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政和圣济总录》184
二、庞安时、朱肱、许叔微及其著作187
三、成无已及其著作192
四、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及其他有关儿科著作193
五、陈言、王硕、严用和及其著作196
六、陈自明及其著作199
七、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及其著作201
八、刘完素、张从政及其著作208
九、朱震亨、戴思恭、王履及其著作210
十、滑寿、危亦林、齐德之、葛乾孙 倪维德及其著作213
第七章 明清时代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辨证论治的的普及217
第一节 医学发展概述218
第二节 实践医学的进步222
第三节 医学理论的发展225
一、命门与相火学说的形成225
二、关于三焦问题的争论229
三、流派论争的继续231
四、解剖学方面的成就237
第四节 传染病学的进步239
一、新的病原学说240
二、天花接种的发明与推广243
三、温病学说的形成245
第五节 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247
第六节 医家和医著252
一、李时珍《本草纲目》及其他有关本草方剂的著作252
二、楼英、虞抟、徐春甫、龚廷贤及其著作258
三、汪机、孙一奎、李中梓及其著作261
四、薛已、赵献可、张介宾及其著作263
五、王肯堂《证治准绳》及其他综合性著作266
六、张璐、吴谦、沈金鳌及其著作269
七、吴有性、周扬俊、余师愚及其著作271
八、叶桂、薛雪、吴鞠通、章楠、王士雄及其著作273
九、徐大椿、程钟龄、陈念祖及其著作276
十、陈实功《外科正宗》及其他有关外科的医家和医著281
十一、《傅青主女科》及其他妇科著作284
十二、陈复正《幼幼集成》及其他儿科著述285
十三、《内经》及《伤寒论》注家286
十四、其他医家和医著290
第八章 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医学——西医的传入和中西医的论争294
第一节 西医的传入295
一、西医发展史概述295
二、西医传入的经过307
第二节 中医的继续发展309
一、中医事业方面的发展309
二、中医学术的发展315
第三节 中西医的论争318
一、废止中医派的主张320
二、反废止派的理由322
三、中西医汇通派的不同主张326
四、总结和展望330
第四节 医家和医著336
一、陆懋修、曹颖甫、包识生337
二、王泰林、费伯雄、陆定圃、朱沛文339
三、唐宗海、何廉臣、张锡纯、曹炳章340
四、丁甘仁、丁福保、谢观、裘吉生343
五、恽铁樵、杨则民、祝味菊、陆渊雷345
六、张山雷、时逸人、秦伯未、余无言347
七、施今墨、肖龙友、孔伯华、黄竹斋349
八、伍连德、王吉民、陈邦贤、李涛350
九、黄宽、金韵梅、颜福庆、刘瑞恒、余云岫352
十、医学丛书的大量出版354
人名索引356
书名索引360
热门推荐
- 187254.html
- 3853307.html
- 1785819.html
- 36223.html
- 2278982.html
- 3385189.html
- 3050039.html
- 2048262.html
- 3796465.html
- 55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2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3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9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6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6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6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7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