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洛阳市志 第15卷 白马寺 龙门石窟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洛阳市志 第15卷 白马寺 龙门石窟志
  •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1341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洛阳市志 第15卷 白马寺 龙门石窟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41篇 白马寺志3

概述3

第一章 创建7

第一节 永平求法7

第二节 寺院创建8

第二章 沿革10

第一节 汉魏晋时期10

第二节 北魏时期11

第三节 隋唐时期13

第四节 宋元时期15

第五节 明清民国时期16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

第三章 高僧 佛籍21

第一节 高僧21

一、汉魏晋高僧22

二、南北朝高僧24

三、唐代高僧25

四、宋元高僧27

五、明清高僧30

六、近现代高僧32

第二节 佛籍34

一、《四十二章经》34

二、《佛本行经》35

三、《安般守意经》35

四、《道行般若经》35

五、《僧祗戒心》36

六、《无量寿经》36

七、《正法华经》37

八、《十地经论》37

九、《金刚上味陀罗尼经》38

十、《善导行西方化导文》38

十一、《大方广圆觉了义经》38

一、山门40

第一节 寺院建筑40

第四章 建筑40

二、天王殿41

三、大佛殿41

四、大雄殿42

五、接引殿43

六、清凉台、毗卢阁43

第二节 齐云塔院45

第三节 焚经台47

第五章 佛像48

第一节 夹纻千漆造像48

一、元代造像48

二、明代造像51

第二节 泥塑像52

一、明代造像52

二、清代造像53

三、建国后造像57

第三节 玉雕像58

第六章 法物供器59

第一节 铜器59

第二节 铁器60

第七章 碑碣 塔志(铭)石刻62

第一节 碑碣62

一、摩腾入汉灵异记62

二、崇宁二年刻石63

三、重修西京白马寺记64

四、重修释迦舍利塔记66

五、扶宗弘教大师奉诏修白马寺纪实67

六、龙川和尚遗嘱记68

七、大元重修释源大白马寺赐田功德之碑69

八、洛京白马寺祖庭记70

九、修白马寺塔记73

十、重修祖庭释源大白马禅寺佛殿记74

十一、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77

十三、西京祖源太白马寺重刊79

十二、王诤诗刻石79

十四、白马寺六景80

十五、和颍公马寺六景80

十六、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记81

十七、重修毗卢阁碑记83

十八、重修释源大白马寺殿宇碑记85

十九、释源大白马寺舍利塔灵异记86

二十、白马寺六景及勾瞿山房即事88

二十一、重修白马寺布施碑记89

二十二、金妆白马寺毗卢殿佛像碑记89

二十三、佛说四十二章经90

二十四、重修白马寺田碑记94

二十五、重修金妆神像并油饰序96

二十六、重修金汝立佛神像募化碑记96

二十七、重修古刹白马寺碑记96

二十八、白马寺回地纪念碑97

三十、狄仁杰墓前碑石98

二十九、清凉台春日有感98

第二节 塔志(铭)99

一、龙川和尚塔志99

二、宗密圆融大师塔铭100

三、颍石琇公和尚寿塔铭102

第三节 石刻103

第一节 高僧墓105

一、摄摩腾 竺法兰墓105

第八章 墓地105

二、龙川墓106

三、如琇墓106

四、德浩墓107

五、寺西墓地107

第二节 其他墓地108

一、狄仁杰墓108

二、魏咸信墓108

第一节 日常礼佛109

第九章 佛事活动109

第二节 重要节日110

第三节 重大佛事111

一、传戒111

二、1925周年纪念法会112

三、古佛归宗112

第四节 佛事交往113

第十章 管理 接待117

第一节 僧伽组织117

第二节 沈阳市佛教协会119

第三节 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120

第四节 接待121

附录123

一、文件选录123

二、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文物迁洛记127

三、古诗选萃133

概述141

第42篇 龙门石窟志141

第一章 石窟营造149

第一节 北朝石窟营造149

第二节 隋唐石窟营造152

第二章 洞窟造像155

第一节 北朝洞窟造像159

一、古阳洞(1443号)160

二、宾阳中洞(140号)163

三、火烧洞(1519号)167

四、魏字洞(1181号)169

五、皇甫公窟(1609)号171

六、普泰洞(1034号)174

七、莲花洞(712号)176

八、慈香窑(660号)179

九、地花洞(1776号)180

十、路洞(1787号)181

第二节 隋唐洞窟造像183

一、梁佩仁造像龛184

二、药方洞(1381号)184

三、宾阳南洞(159号)186

四、宾阳北洞(104号)188

五、赵客师洞(1038)号190

六、唐字洞(1192号)192

七、潜溪寺(20号)194

八、敬善寺(403号)195

九、摩崖三佛像龛(435号)197

十、双窑(521、522号)198

十一、清明寺(557号)200

十二、万佛洞(543号)201

十三、老龙洞(669号)205

十四、破窑(1069号)207

十五、惠简洞(565号)210

十六、奉先寺大像龛(1280号)211

十七、北市丝竹像龛(1504号)214

十八、北市香行社像龛(1410号)215

十九、北市彩帛行净土堂(1896号)216

二十、龙华寺(1931号)217

二十一、极南洞(1955号)219

二十二、八作司洞(1628号)220

二十三、看经寺(2194号)222

二十四、高平郡王洞(2144号)223

二十五、擂鼓台南洞(2050号)225

二十六、擂鼓台中洞(2055号)225

二十七、擂鼓台北洞(2062号)228

二十八、西方净土变龛(2139号)228

二十九、宋代双龛(1220号)230

第三章 碑刻题记231

第一节 北魏造像题记232

一、邑师慧敢等二十三人造弥勒像记232

三、华州刺史安定王元燮造石窟石像记233

二、阙口关功曹郭光造像记233

四、李要光造像记234

五、像主苏明仁人合邑十九人等造释迦像记234

第二节 东、西魏及北齐造像题记237

一、始平县开国伯韩道人造像记237

二、比丘昙静造释迦像记237

三、驸马都尉洪连义造像记238

四、都邑师道兴造释迦二菩萨记238

二、豫章公主造像记239

第三节 隋唐造像题记239

一、蜀郡成都县募人李子斌等造观音像记239

三、蕹州牧魏王泰造石窟记240

四、洛州河南县思顺坊老幼等造弥勒像记243

五、王师德等造像记245

六、前豫州司功参军事王有□造像记245

七、洛阳县文林郎沈里造优填王像记246

八、宣义郎周远志等造阿弥陀像记246

十一、王宝泰、赵玄绩等造西方净土佛龛记247

九、魏简公卢公妻李氏造弥勒像记247

十、卫州共城县人苏镌造释迦像记247

十二、许乾夫人徐氏造石龛记248

十三、秘书少监韦利器等造阿弥陀像记249

十四、魏牧谦造阿弥陀释迦、弥勒像记251

十五、高宗造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记并开元牒251

十六、唐赠陇西县君牛氏像龛记253

十七、唐虢国公杨思勖造像记254

十八、大唐内侍省功德之碑254

十九、户部侍郎卢征造救苦观音菩萨石像记255

第四节 五代及以后碑刻题记269

一、李琮造观世音菩萨记269

二、河中常景造阿弥陀佛石像记269

三、宋真宗《龙门铭》270

四、张一川造地藏王像记270

第五节 龙门二十品271

二、一弗为亡夫张元祖造像记272

一、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记272

三、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274

四、北海王元详造像记274

五、司马解伯达造像记277

六、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记277

七、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母等造像记277

八、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280

九、邑主高树、解佰都三十二人等造像记280

十、比丘慧感为亡父母造像记283

十一、广州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贺兰汗造像记283

十二、邑主马振拜等三十四人为皇帝造像记284

十三、广川王祖母太妃侯造像记284

十四、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284

十五、邑主仇池杨大眼为孝方皇帝造像记287

十六、安定王元燮为亡祖等造像记288

十七、齐郡王元祐造像记288

十八、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289

十九、比丘道匠造像记290

二十、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290

第六节 龙门三十品、五十品、百品292

一、龙门三十品292

二、龙门五十品293

三、龙门百品296

第七节 石刻药方301

第八节 其他碑刻311

一、行会造像碑刻311

三、石刻佛经312

三、碑碣315

四、乾隆《香山寺碑》316

五、香山寺履公寿塔碑316

六、广阳陈信士捐施灯油地亩碑记317

七、征候斋祓堂记318

八、龙门宾阳洞交置香火地亩碑记318

第一节 自然景观319

第四章 景观胜迹319

第二节 人文景观321

第三节 堙毁景观322

第五章 库藏石刻 墓葬326

第一节 库藏石刻326

一、造像326

二、塔幢330

三、艺术刻石332

第二节 墓葬335

一、高僧墓335

二、名人墓340

三、其他墓葬342

第六章 石窟的保护与利用343

第一节 石窟遭受的破坏343

一、自然损坏343

二、人为破坏344

第二节 保护管理351

第三节 技术保护352

一、抢险加固工程353

二、综合治理工程355

第四节 石窟利用360

第七章 石窟研究368

第一节 科研成果369

一、基础研究369

二、保护研究381

三、考古研究382

四、艺术研究383

五、历史研究384

第二节 学术讨论会385

一、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及佛教艺术学术讨论会385

二、龙门石窟开凿1500年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386

附录387

一、文告选录387

二、诗词选萃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