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地理 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兰生主编;方修琦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88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古地理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地理 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1
第一节 前寒武纪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1
一、古陆块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演化1
二、新元古代冰期5
第二节 古生代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9
一、早古生代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9
二、晚古生代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15
第三节 中生代自然地理环境演变及向现代的过渡22
一、三叠纪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25
二、侏罗纪白垩纪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27
第二章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显现35
第一节 喜马拉雅运动与现代海陆形势的发育35
一、西部青藏高原的隆升与高山巨盆格局的初显37
二、东部差异升降与阶梯地形格局基础的奠定39
三、边缘海的出现与台湾的褶皱隆升46
第二节 协同演进——自然环境向现代趋近48
一、古近纪自然地带格局及其演化49
二、季风的出现、演变与影响52
三、新近纪自然地带格局及其演变56
第三章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62
第一节 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形轮廓的形成63
一、第四纪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63
二、西高东低地势格局的形成64
三、江河水系的形成和演变70
第二节 现代季风气候与三大自然区分异的形成73
一、现代季风环流的形成与演化73
二、东部季风环境的形成和发展79
三、西北温带荒漠环境的扩张81
四、青藏高原环境的干寒化83
第三节 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及其环境响应84
一、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在中国的表现85
二、冰川进退87
三、海面升降与海陆变迁89
四、沙漠与黄土堆积的进退91
五、植被与动物种群变化95
六、末次冰期冰盛期的环境格局97
第四章 现代间冰期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印记108
第一节 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108
一、气候变化109
二、边缘海海面与海洋的响应115
三、陆地系统的响应117
第二节 全新世暖期的自然格局120
一、气候格局120
二、自然带分布格局123
三、边缘海与海岸线124
第三节 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126
一、全新世环境变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126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30
第五章 青藏地块抬升与高寒高原、边缘深切峡谷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137
第一节 青藏地区成陆与高原隆升过程137
一、青藏地区的成陆过程与特提斯洋的消亡137
二、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和夷平142
三、青藏高原的加剧隆升与现代高原的形成147
第二节 气候干寒化与高寒高原景观的形成149
一、古近纪高原地区气候的南北分异149
二、22Ma B.P.的隆升与自然景观高原化的显现150
三、青藏高原的急剧隆升与现代高寒高原自然景观的形成153
四、冰期与间冰期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影响159
第三节 高原东南部高山峡谷与垂直自然带的形成164
一、深切高山峡谷的形成165
二、高山峡谷区植物区系的演化与垂直自然带的发育167
第六章 甘新高山巨盆与绿洲、沙漠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170
第一节 高山巨盆地貌格局的形成和演化171
一、陆块拼接过程与陆内山盆构造体系的形成171
二、高山巨盆地貌格局的形成176
第二节 干旱荒漠与山地冰川的发育183
一、从亚热带干旱环境到温带干旱环境的转变183
二、沙漠的形成和扩张188
三、山地冰川的发育与演化189
第三节 沙漠与绿洲的进退196
一、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与沙漠、绿洲的进退197
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沙漠与绿洲消长202
第七章 兴蒙季风尾闾效应与高原草原、沙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207
第一节 夷平高原面的形成与改造207
一、板块碰撞拼合与兴蒙造山带的形成207
二、盆岭格局的形成209
三、夷平高原面的形成演化211
第二节 草原与湖泊、沙地景观的形成214
一、气候干旱化与草原景观的形成214
二、古湖泊的形成演化215
三、沙地景观的形成218
第三节 季风消长与草原、沙地景观的变迁220
一、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与草原、沙地环境的变迁220
二、全新世气候波动与草原、沙地景观的变迁222
三、环境演变对农牧业消长的影响226
第八章 秦岭屏障作用与南北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分化229
第一节 南、北两大陆块与古秦岭洋229
一、鄂尔多斯古陆和上扬子古陆230
二、秦岭洋的消亡231
第二节 中生代南北盆地古环境的演化232
一、南北盆地的演化过程232
二、南北自然环境格局的异同235
第三节 秦岭强烈抬升与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强化237
一、秦岭山地的强烈抬升238
二、秦岭南北构造运动的差异239
三、黄土高原与紫色盆地的地貌发育242
四、南北气候与生物的分异246
第九章 滇黔桂喀斯特发育与现代地理环境的形成248
第一节 海陆变化与碳酸盐岩沉积历史249
一、早古生代的海陆变化与碳酸盐岩沉积249
二、晚古生代以来的海陆变化与碳酸盐岩沉积252
第二节 古热带-亚热带喀斯特的发育257
一、前新生代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发育与埋藏257
二、古近纪和新近纪准平原化与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发育260
第三节 现代喀斯特与自然景观发育的分异263
一、云南高原地区264
二、贵州高原地区267
三、广西地区269
第十章 古陆块特征与东部低山丘陵区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形成272
第一节 山东-辽东低山丘陵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272
一、古陆块的形成与演化273
二、现代自然地理环境格局的初步奠定275
三、气候变化与现代自然景观的显现与发展281
第二节 江南红盆丘陵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形成285
一、古板块运动与南方大陆成形285
二、盆岭相间地貌轮廓的奠定288
三、断块抬升与南岭及低山山地的形成290
四、河流切割与红盆丘陵地貌的演化292
五、气候与海面变化对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294
第三节 浙闽丘陵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形成298
一、古陆演化与早期海陆变迁298
二、燕山运动与现代地貌轮廓基础的奠定301
三、浙闽平行岭谷演化与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303
第十一章 江河水系演化与东部三大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306
第一节 松辽水系演化与东北平原地理环境的形成306
一、松辽盆地与古湖的发育307
二、松辽水系演化与东北平原的发育313
三、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对现代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319
第二节 黄淮海水系演化与黄淮海平原地理环境的形成323
一、新构造运动与黄淮海水系的形成324
二、冲积扇堆积与山前平原发育327
三、平原河道变迁与泛滥平原的发育332
四、滨海平原的发育与演变339
第三节 长江水系演化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的演变344
一、长江水系的形成345
二、江汉-洞庭平原现代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成346
三、鄱阳湖平原的形成与演变353
四、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与演变359
第十二章 边缘海诸岛——不同的源起与形成过程367
第一节 大陆架岛屿367
一、海南岛367
二、群岛373
第二节 台湾岛378
一、位于最年轻的地壳活动带上378
二、第一次冲撞380
三、第二次冲撞382
四、第四纪时期的变化383
第三节 南海珊瑚礁岛387
一、海盆与礁岛基座的形成388
二、珊瑚岛礁的发育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反映393
参考文献398
热门推荐
- 3346516.html
- 1989063.html
- 3210119.html
- 2518865.html
- 699216.html
- 2835145.html
- 925593.html
- 3600071.html
- 379576.html
- 2052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4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7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9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8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0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7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