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明创造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发明创造概论
  • 鲁俊生著 著
  • 出版社: 宁波:宁波出版社
  • ISBN:780602366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明创造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发明创造与创造理论1

1 发明、创造与创意3

1.1 发明与创造3

1.2 发明创造的三要素4

1.3 发明创造的能力——创造力7

1.4 发明创造的源泉——创意10

2 发明创造理论概述13

2.1 发明创造理论研究的内容13

2.2 发明创造理论的地位15

2.3 发明创造理论的作用19

3 发明创造理论的由来与发展22

3.1 西方发明创造理论的诞生与发展22

3.2 我国发明创造理论的发展26

4 发明创造理论研究的原则与方法30

4.1 发明创造理论研究的原则30

4.2 发明创造理论研究的方法32

5 发明创造环境的分析与优化36

5.1 创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36

5.2 阻碍发明创造能力发展的环境因素43

5.3 发明创造者的成长环境分析50

5.4 发明创造环境的优化58

第二章 发明创造与创造性思维63

1 发明创造心理活动概述65

1.1 发明创造心理的含义65

1.2 大脑是发明创造的生理基础65

1.3 创造生理和创造心理70

2 发明创造与心理状态74

2.1 发明创造与意志74

2.2 发明创造与情感76

3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83

3.1 活跃的灵感83

3.2 敏锐的直觉89

3.3 丰富的想像93

4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与训练100

4.1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100

4.2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108

5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114

5.1 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含义114

5.2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116

5.3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120

5.4 创造性思维的五种品质123

5.5 引发创造性思维的七把钥匙124

6 发明创造的个性品质126

6.1 个性及其表现126

6.2 发明创造的需要和动机129

6.3 发明创造的个性品质133

7 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结构分析139

7.1 年龄结构分析139

7.2 部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年龄情况140

8 21世纪中国青年的科技责任144

8.1 我国长期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原因144

8.2 摘取诺贝尔科学奖桂冠必须采取的对策149

8.3 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摘取诺贝尔奖这顶桂冠151

第三章 发明创造与创造技法154

1 发明创造的方法技能概述156

1.1 什么是发明创造的方法技能156

1.2 发明创造技法的产生157

1.3 发明创造技法的作用160

2 发明创造技法举例(Ⅰ)164

2.1 类比发明法164

2.2 等值变换法169

2.3 模仿创造法171

2.4 智力激励法173

2.5 联想发明法178

2.6 假想构成法180

3 发明创造技法举例(Ⅱ)183

3.1 缺点列举法183

3.2 希望点列举法184

3.3 检核表法186

3.4 综摄法188

3.5 协调选择法(TT—HS法)189

4 发明创造技法举例(Ⅲ)191

4.1 组合技法191

4.2 移植技法194

4.3 十二思路提示法196

4.4 决策思考法——三思法199

4.5 发明十步法200

5 发明创造的选题原则202

5.1 需要与实用性原则202

5.2 创新性原则203

5.3 科学性原则204

5.4 现实可能性原则204

6 发明创造的过程206

6.1 准备阶段206

6.2 实施阶段210

6.3 成功阶段212

第四章 发明创造与创造教育214

1 发明创造教育的科学含义216

1.1 发明创造教育的科学含义216

1.2 发明创造教育的意义218

1.3 发明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221

1.4 发明创造教育的地位223

2 发明创造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方法225

2.1 发明创造教育的目标225

2.2 发明创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226

2.3 发明创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28

3 发明创造教育的能动因子233

3.1 主体因子233

3.2 客体因子236

3.3 主、客体因子的协调238

4 发明创造教育的几个阶段240

4.1 早期的启蒙教育240

4.2 中、小学阶段的发明创造教育244

4.3 大学阶段的发明创造教育246

5 发明创造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250

5.1 你能做什么?250

5.2 你敢做什么?253

5.3 你会做什么?254

5.4 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256

附录一 中外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简介258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69

后记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