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衡评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结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266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衡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政事渐损 人灵多蔽--张衡生活的时代1
一、作为思想家的张衡2
一、东汉中叶的社会政治状况2
(一)内忧外患2
二、文理兼综的典范5
(二)天灾人祸8
二、经学交争与儒道互补11
(一)经学神学化与圣学世俗化12
(二)古文经学的兴盛16
(三)自由学派的壮大21
三、神学氛围中的科学与文艺24
(一)创造与依附的纠葛25
(二)情志与政教的矛盾28
一、总述29
第二章 勤勉向学 三才理通--张衡的生平、著述、学养32
一、生平事迹33
(一)家世与童年素养34
(二)游三辅 入帝京39
(三)勤劬的南阳主簿41
(四)家居治学45
(五)官拜郎中47
(六)初迁太史令50
(七)转任公车司马令53
(八)复职太史令56
(九)忧患侍中职58
(十)凄凉河间相60
二、著述考辨62
(一)著录与整理62
(二)政史类66
(三)科技类71
(四)文学类78
三、师承与交游84
(一)广采博取 不拘一格84
(二)交游唯贤 切磋学术88
第三章 儒道双修 朝隐柱史--张衡的人生哲学与婉曲心迹95
一、尊道与崇礼95
(一)“道”的人生实践96
(二)“礼”的行为规范103
二、玄儒人生风范111
(一)“玄儒”释义112
(二)玄儒境界116
第四章 反宦非谶 诤臣补衮--张衡的政治改良思想122
一、通古贯今的政治批判123
(一)反宦124
(二)非谶130
(三)对内忧外患的历史反省141
二、求治与畏祸的矛盾心理144
(一)诤臣的端直145
(二)明哲的韬晦149
(三)官僚的软弱151
第五章 不有玄虑 孰能昭暂--张衡的自然哲学观155
一、从《灵宪》谈起155
(一)《灵宪》题解与“灵”“虚”之辨155
(二)玄·道·北极·太一158
二、自然哲学的宇宙论164
(一)宇宙生成的假说165
(二)宇宙无限的思想172
(三)宇宙结构的理论178
三、“象征”式哲学形态的因染与超越183
第六章 数术穷天地--张衡的天文学理论191
一、总述191
(一)关于浑、盖两大宇宙结构体系的对话198
二、浑天说理论大厦的建构198
(二)“地圆”与“地平”问题208
(三)浑天学说的主要成就215
(四)后人对张衡浑天理论的接受与发展222
三、对日食与月食成因的阐释225
四、天体观测与行星运动231
(一)天体观测成果231
(二)行星运动理论236
五、治历思想与圆周率计算239
(一)反谶纬的治历思想239
(二)数学研究与圆周率243
第七章 制作侔造化--张衡的科技创造247
一、道·技·器:一代科学家的胸襟248
(一)道技关系与经学失衡249
(二)器物创造的文化内蕴254
二、天文学与浑天仪257
(一)浑天仪产生时代诸说法257
(二)对张衡“浑天仪”有关资料的考查260
(三)水运浑象的发明与构造264
三、地震学与地动仪269
(一)东汉地震灾害与地震学的兴起269
(二)地动仪的构造与作用274
四、“候风”问题与气象学277
(一)关于“候风”的争议278
(二)对“候风”问题的推测279
五、从机械制造看汉晋学风之变283
第八章 传响诗骚 肇发新声--张衡的文学成就289
二、丰富多彩的辞赋创作295
(一)京都大赋之极轨297
(二)抒情小赋之杰思303
(三)言志赋的新理性307
三、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312
(一)都市风貌313
(二)宫殿描写318
(三)百戏表演320
(四)田园情趣325
(五)玄理沉思328
四、幽深逸迈的审美情感331
(一)颂德332
(二)讽谏334
(三)骚怨337
(四)逍遥342
五、哀怨缠绵的诗歌创作344
(一)《同声歌》与文人五言诗345
(二)《四愁诗》与七言诗之成熟347
(三)哀怨诗风与衰汉情结350
六、诗赋英杰与文风潜变353
结束语358
主要参考书目363
索引370
人名索引370
语词索引377
文献索引382
后记387
热门推荐
- 1398002.html
- 1472277.html
- 3564778.html
- 3755954.html
- 3398322.html
- 1500812.html
- 2047707.html
- 1150245.html
- 821293.html
- 2773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1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0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7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1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4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1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3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