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 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 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
  • 高富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550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 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用益物权制度与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3

第一章 大陆法系的用益物权制度3

第1节 罗马法上的用益物权制度及其在当代大陆法国家的继承3

1.罗马法中的用益物权3

2.罗马法用益物权制度在大陆法的承继:永佃权在多数国家的消失14

第2节 地役权16

1.地役权的普遍性:大陆法与英美法16

2.地役权构成和分类17

3.地役权的法律特征19

4.地役权的功能和发展趋势:我国地役权立法选择21

第3节 用益权24

1.用益权的功能24

2.用益权的特征26

3.用益物权的创设和所有权人利益的保障32

4.用益权的特例:使用权和居住权34

5.用益权与地役权比较35

第4节 永佃权36

1.永佃权在大多数大陆法国家的消失36

2.当今大陆法中的永佃权制度39

3.永佃权的基本特征:以台湾为例41

第5节 地上权43

1.地上权在现代大陆法中确认43

2.地上权及其性质认定45

3.地上权的法律特征48

4.地上权的价值或功能:地上权在当今社会发展趋势51

5.地上权与用益权53

6.地上权、永佃权和租赁权54

1.用益物权的范围58

第6节 总结:什么是用益物权58

2.用益物权创设:用益物权的物权特性的取得60

3.用益物权的基本定位64

4.用益物权基本特征66

5.用益物权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69

第二章 土地使用权物权化及可流转土地使用权的创制71

第1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动产71

1.土地公有制两种所有权形式的形成71

2.传统体制下的房屋用地和房地产权75

3.作为经济制度意义的两种土地权属形式78

4.总结:公有制的两种所有权形式的性质82

第2节 传统体制下不动产权属体制的物权化改造84

1.公有制物权化改造概述84

2.土地权利物权化模式的选择:土地全民所有的必要性86

3.可流转的国有土地利用权的创制89

4.土地使用权性质的变化91

5.总结:我国土地使用权体系92

1.典型的房地产权结构:房地产权合一95

第3节 我国不动产权结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95

2.房屋与土地产权非常态结构:房地产权分离96

3.我国房地产权结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99

第三章 土地使用权的定位:兼论我国的用益物权体系102

第1节 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定位:用益物权质疑102

1.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产生过程和制度基础102

2.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与大陆法用益物权:比较研究105

3.我国学者对土地使用权定位:现行用益物权思路106

4.对用益物权定位的批评110

5.占有权思路113

6.作者观点116

1.英美法上的物权体系118

第2节 英美地产权思路118

2.两大法系物权设计比较123

3.地产权思路128

4.地产权思路与大陆法传统的融合132

5.财产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与用益物权的区别134

第3节 有中国特色的用益物权体系136

1.现有学者的观点137

2.作者观点: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不动产物权体系140

第1节 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现行规范及问题147

1.不同种类的土地使用权147

第二编 建设用地使用权147

第四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现状及其规范147

2.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分类149

3.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使用权的终止问题153

第2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重塑156

1.基本观念156

2.现行土地使用权种类和归并158

3.土地使用权:作为整个不动产物权的基础164

4.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166

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设定及其变动规则168

第1节 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168

1.土地使用权出让及其性质168

2.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体与客体171

3.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使用权登记行为173

4.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176

5.土地使用权的终止178

第2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非财产权利到财产权利的转变181

1.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现状和立法取向181

2.公益目的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规范184

3.非公益目的的划拨土地的“转轨”186

4.划拨土地的其他转化形式191

第3节 土地使用权转让193

1.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其条件194

2.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土地上的建筑物的关系194

3.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原出让使用权合同195

4.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性质和要件195

1.相邻关系与相邻权199

第1节 地役权与相邻关系:概念与理论问题199

第六章 地役权199

第三编 传统大陆法意义上的用益物权199

2.地役权202

3.关于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立法例问题208

4.关于邻地利用权212

第2节 地役权一般原理213

1.地役权的制度价值213

2.地役权的取得214

3.地役权的让与216

4.地役权法律关系218

5.地役权的消灭219

6.侵害相邻权的法律救济220

第3节 法定地役权:基本类型与内容224

1.相邻便利提供224

2.邻地利用227

3.相邻妨害禁止230

第4节 异产毗连“相邻”关系233

1.界墙相邻关系234

2.区分所有权人之间的相邻关系236

第5节 约定地役权238

1.约定地役权范围238

2.关于以收益为内容的地役239

3.约定地役权设定中的一些问题240

4.案例分析241

第6节 公共地役问题研究245

1.土地公有对法定地役权(相邻权)的影响245

2.公共地役概念247

3.公共地役权获得248

4.公共地役侵权249

第七章 典权制度251

第1节 什么是典权251

1.典权251

2.典权之性质253

3.典权与相似制度之比较256

4.典权制度的产生258

第2节 典权的设立与取得259

1.典权的设立259

2.取得典权的其他方式263

1.典权期限264

第3节 典权基本制度264

2.典权人之权利与义务266

3.出典人的权利和义务269

4.典权的消灭272

第4节 典权的存废及我国立法选择273

1.台湾学者之见解273

2.国内学者之观点274

3.作者观点277

1.企业经营权的意义278

第八章 经营权规范问题:兼论我国是否设立人役权278

第1节 企业经营权的规范问题278

2.企业经营权的性质280

3.经营权去向:法人财产权替代282

4.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替代中的问题283

第2节 土地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物权规范问题290

1.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行法律规定290

2.国有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规范问题291

3.集体所有土地及国家所有集体使用土地分散利用问题292

1.我国是否要确立人役权制度293

第3节 我国是否设立人役权293

2.我国人役权制度的设立295

3.小结299

第九章 不动产租赁使用权300

第1节 租赁土地使用权300

1.土地租赁: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方式的补充300

2.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的签订301

3.租赁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302

1.土地使用权出租303

第2节 土地使用权租赁303

2.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305

3.租赁使用权306

第3节 房屋租赁使用权307

1.房屋租赁的概念307

2.房屋租赁合同308

3.租赁登记与《房屋租赁证》309

4.房屋的转租313

5.租赁房屋的添附313

6.总结:不动产租赁使用权的性质314

第四编 农地立法及其农地使用权319

第十章 农地立法的世界经验319

第1节 从古代农业社会到近代法典化时期的农地立法319

1.罗马社会的农地制度:农地作为财产制度的确立319

2.日耳曼社会的土地制度322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326

4.法国大革命之后建立的土地制度329

第2节 20世纪后的农地立法329

1.20世纪整个物权立法思想变迁:社会本位思想替代个人主义思想331

2.土地分类规范:农地法的出现337

第3节 现代农地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341

1.概述:农地改革的原因341

2.农地法及其主要制度345

3.农地所有权349

4.农地所有权形式:墨西哥与西班牙比较354

第十一章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现状与问题362

第1节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度的形成及其改革362

1.农民土地所有制时期363

2.土地集体所有制时期371

3.改革开放后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377

第2节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现行法律规范及其弊端379

1.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性质不明379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非完全物权性的弊端380

3.土地平均承包导致经营规模过小问题383

4.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384

第十二章 农村土地权利设计与规范问题386

第1节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重构386

1.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向何处去:不同的改革思路386

2.落实农民集体所有权388

3.农民集体所有:作为一种共有形式392

4.农民集体所有:主体实化和权能实化395

5.农民集体所有权:权能实化400

第2节 农民集体土地权利的法律规范问题404

1.我国农地立法的必要性404

2.农地法的基本制度: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考405

第十三章 农业用地的分散利用410

第1节 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及其规范问题410

1.现行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410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争议412

3.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优势416

4.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现实基础419

第2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方案422

1.有关农村承包经营权物权化改造的现行方案422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设计理论基础426

3.农村土地分散利用权利设计:承包经营权规范方案429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规制问题437

5.自留地使用权440

1.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和现行规范442

第1节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定位442

第十四章 农村非农业用地规范问题442

2.农村宅基地规范中几个问题447

第2节 农村建设用地451

1.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现行规范451

2.农村建设用地法律规范:值得探索的问题和解决思路458

3.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问题467

第3节 规范农村土地征用制度469

1.征用的性质469

2.各国农地征用制度470

3.我国的农地征用制度及其弊端476

4.改革征用制度,确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480

第五编 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和资源利用权483

第十五章 资源性土地和资源归属和利用制度483

第1节 资源性土地与资源483

1.资源性土地483

2.资源485

3.资源和土地的特征487

第2节 资源和资源性土地归属和利用的现行规范489

1.现行资源和资源性土地的归属和利用权利设计489

2.现行资源和资源性土地立法存在的缺陷493

3.资源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及其必要性495

第3节 资源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物权立法建议499

1.资源利用权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499

2.资源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创制过程中基本法律问题506

3.资源和资源性土地法律规范体系510

第十六章 探矿权和采矿权514

第1节 矿产资源及其归属利用制度514

1.矿产资源514

2.我国矿产资源归属和利用制度516

3.矿业权法律规范的进一步完善518

1.矿业权520

第2节 矿业权:现行法基本规范520

2.矿业权与相关权利之比较523

3.矿业权的物权效力525

4.探矿权的法律规范问题526

5.采矿权529

6.矿产资源利用许可的性质531

第1节 森林、草原及其立法概述533

1.森林533

第十七章 林地使用权和草原使用权533

2.草原535

3.森林和草原的共同特征536

4.森林及草原资源法律规范537

第2节 森林、林木、林地物权规范:现行规范及其完善539

1.森林资源的分类539

2.我国的森林、林木、林地产权制度540

3.林地使用权541

4.林木采伐权546

1.草原归属和利用体制的重构547

第3节 草地使用权和放牧权:现行规范及其完善547

2.草原使用权和放牧权548

第4节 林地、牧地使用权的社会性:林地、牧地使用权限制和义务551

1.林地和草地使用权的限制552

2.林地、草原使用权人的义务552

第十八章 荒地使用权554

第1节 荒地与荒地使用权概述554

1.荒地及其特征554

2.荒地的归属和利用体制555

1.荒地使用权557

第2节 荒地使用权557

2.荒地使用权取得558

3.荒地使用权的客体561

4.荒地使用权的可转让性562

5.荒地使用权的期限和消灭563

6.荒地使用权的义务和限制564

第十九章 水资源利用权和水面使用权565

第1节 水资源及水资源归属利用制度565

1.水资源及其特征565

2.水资源归属和利用567

第2节 取水权570

1.取水权570

2.取水许可权性质572

3.水资源利用相邻关系:法定用水权问题572

第3节 水面使用权573

1.水面使用权573

2.水资源利用权和水面使用权行政法限制575

1.渔业资源576

第1节 捕捞权576

第二十章 渔猎权和采集权576

2.捕捞权577

3.行政许可捕捞权578

第2节 狩猎权和采集权580

1.野生动植物资源580

2.狩猎权581

3.采集权583

附录:参考文献585

后记5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