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 潘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978720013887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心理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一、挖掘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这个丰富的矿床,首先要明确的两个问题1

二、关于系统发掘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工作步骤、正确指导思想与方法论4

三、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刍议8

第二章 人贵论34

一、人贵论34

二、比较集中地研究“人的所以为贵”的心理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35

三、《尚书·泰誓》等古籍中提出的人贵论,是我国古代最独特最根本的心理学思想37

四、荀况强调人和动物有本质区别:有辨、有义、能群,是“最为天下贵”的40

第三章 形神论43

一、科学的形神论是中国古代延续未绝的另一个根本性的心理学思想43

二、列举从战国至明代学者尤其是东汉王充对唯物论认识论心理学思想的杰出贡献48

三、评王充关于心身关系的朴素唯物论看法及其两个缺陷56

四、评述范缜对心身关系问题较系统的唯物论科学论断及其不彻底性63

五、《荀子·天论》篇中有关心理学的十分光辉的唯物论论断76

第四章 天人论79

一、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比柳宗元《天说》具有较深刻的朴素辩证观点79

二、从刘禹锡的《天论》中正确对待“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问题89

三、对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光辉见解,心理学所应注意到的三个要点91

四、王安石的短文《老子》中所阐明的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光辉思想94

第五章 性习论99

一、习与性成99

二、性习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讨论得最多有待发扬光大的科学原理101

三、“习与性成”是一个我国古代思想家一个十分光辉的、可贵的科学论断111

四、对两千年来争论的性恶性善问题的辩证分析与评释116

五、评两千年唯心论学者的先验论的性善论的发展及后期李翱的性善情恶论122

六、《孔丛子》中值得注意的有关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见解129

七、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唯物观点及孟轲主观唯心论的强辩134

八、评西汉贾谊关于“人性不甚相远”“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等光辉理论140

九、评王充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见解144

十、王充对善恶问题有创新贡献,但未跳出前人的两个基本点151

十一、王充思想的最大缺点及其突出的五点贡献161

十二、韩愈关于儒家人性理论的一种大体的综合167

十三、柳宗元的《天爵论》中关于人性的论述,是接近于科学的杰出见解172

十四、欧阳修未忘“习与性成”的古代宝贵论断,但未能批判唯心论的人性论180

十五、明代王廷相对人性问题提出了生成和习成两种智能的正确看法184

十六、龚自珍的《阐告子》抓住了“善恶皆后起者”学说的核心,但申述不无问题189

十七、荀况的性恶论对批驳先验论的性善论有重要进步意义194

十八、对荀况性恶论的主要根据的分析考察200

十九、对荀况性恶论提出几点问难206

第六章 知行论213

一、知行说这个可贵的传统思想的实质在于对行,即实践的重视213

二、对从古到今论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并列等八个问题,予以辩证科学的阐释221

三、中外古代哲学中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看法都基本上是二分法228

四、对李贽论“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的评释229

五、荀况关于人的认识问题的见解十分辉煌231

六、荀况强调学习,认为人非天生,无非积习而成,这种说法是符合唯物论的233

七、荀况关于思想和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的合乎科学的论断,也是罕见而突出的234

八、荀况对“知”的许多看法在我国思想史上是难得而光辉夺目的237

第七章 情二端论243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情绪理论的重要贡献243

二、《韩非子·解老》中的“慈故能勇”的评释244

三、我国古代另一个相当一贯的重要心理学思想是关于情的分类理论246

四、荀况对情的独特说法,并把情分为两“大端”的一种重要贡献248

五、关于感知觉,荀况也有值得称道的论述250

六、荀况的《正名》等篇对“欲”“情”等的光辉论述,远超其他思想家252

第八章 主客论259

一、由惠施的“万物毕同毕异”、荀况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可推导出“类则类之”这一规律259

二、“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或“类则类之”这种规律的适用性及易犯的错误260

三、物质不生不灭说262

四、评孔穿和公孙龙对“白马非马”和“臧三耳”的辩论264

五、荀况以唯物论观点正确分析错觉产生的原因及条件,确实难能可贵272

六、荀况关于“心者形之君也”“形具而神生”等光辉诊断274

七、对荀况的命名总规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的评释278

编者跋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