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实务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实务指南
  • 赵煜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743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59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781页
  • 主题词:贪污罪-研究-中国;贿赂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实务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贪污罪1

第三百八十二条3

【相关法条】3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12

一、贪污罪的主体13

(一)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14

(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16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16

2.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17

3.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21

4.关于“从事公务”的理解22

(三)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24

1.因承包而管理、经营国有财产24

2.因租赁而管理、经营国有财产25

3.因聘用等而管理、经营国有财产26

4.关于受委托是否包括间接委托、转委托或者委托给单位的问题27

5.关于委托与委派的区别问题28

二、贪污罪的主观方面28

(一)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28

(二)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30

三、贪污罪的客体31

(一)贪污罪的客体31

(二)贪污罪对象的范围32

1.国有财物32

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物32

3.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物32

4.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物33

5.在国内公务活动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的礼物34

6.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35

(三)认定贪污罪对象需要注意的问题36

1.单位尚未取得的财物能否成为贪污罪的对象36

2.单位非合法取得的财物能否成为贪污罪的对象36

3.单位抛弃的财物能否成为贪污罪的对象38

4.禁止流通物品能否成为贪污罪的对象38

5.无形财产能否成为贪污罪的对象39

6.将个人财产损失风险转嫁给国有单位能否认定贪污罪41

四、贪污罪的客观方面42

(一)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42

(二)关于“侵吞、窃取、骗取等其他手段”的理解44

(三)关于认定贪污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需要注意的问题47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因身份而享有某种权利的区别47

2.假借执行职务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48

3.离职后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能否构成贪污罪50

五、关于贪污罪共犯的认定问题50

六、关于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问题54

七、关于准确认定贪污罪需要注意的问题57

(一)关于贪污罪与侵占罪的区别57

(二)关于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59

(三)关于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区别60

(四)关于贪污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区别64

(五)关于行为人将贪污赃款用于公务应如何认定的问题67

(六)关于承包经营中的贪污行为及其数额的认定问题71

(七)关于企业改制中的贪污行为及其数额的认定问题76

1.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贪污及数额的认定76

2.关于国有企业的债权能否作为贪污罪对象的问题78

3.关于改制前后公私资金混合应如何认定的问题79

4.关于隐匿改制企业财产行为既遂、未遂的认定问题79

(八)关于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问题80

1.依法从事公务81

2.从事村内自治事务83

3.从事村集体企业经营活动88

【相关案例】88

1.马向东、宁先杰、李经芳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88

2.黄松有受贿、贪污案101

3.孙瑜贪污、受贿案104

4.李培英贪污、受贿案107

5.李真受贿、贪污案111

6.冯×受贿案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书119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123

第三百八十四条125

【相关法条】125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131

一、挪用公款罪的主体132

(一)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132

(二)国有公司长期聘用人员是否属于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133

(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的人员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33

(四)单位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34

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135

(一)关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问题135

(二)关于行为人是否明知公款使用人为个人的问题136

(三)关于行为人所知公款用途与使用人实际使用公款用途不一致的问题136

1.关于挪用人和使用人共谋将公款用于个人用途,使用人私自将公款用于经营活动或非法活动的问题136

2.关于挪用人和使用人共谋将公款用于个人用途,使用人私自将公款用于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挪用人事后知情的问题138

3.关于挪用人和使用人共谋将公款用于经营活动或非法活动,使用人私自将公款用于个人用途的问题138

三、挪用公款罪的客体139

(一)挪用公款罪的客体139

(二)挪用公款罪的对象140

1.关于公款和特定公物的范围问题140

2.关于混合所有制财产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对象的问题141

3.关于债权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对象的问题141

4.关于非特定公物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对象的问题142

5.关于土地使用权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对象的问题144

6.关于“小金库”资金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对象的问题145

四、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147

(一)关于挪用公款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147

1.利用具有隶属关系的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问题147

2.利用上级机关临时授权,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问题149

(二)关于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使用”的认定149

1.对挪用公款罪中“归个人使用”含义的理解149

2.关于挪用公款用途的认定问题157

五、关于挪用公款罪共犯的认定问题163

六、关于挪用公款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问题163

1.挪用公款罪的既遂与未遂163

2.“尚未挪出”与“挪而未用”的区别164

七、关于准确认定挪用公款罪需要注意的问题164

(一)关于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164

(二)关于挪用公款转化为贪污的认定问题165

1.关于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应如何认定的问题165

2.关于挪用公款行为转化为贪污行为的若干情形166

(三)关于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168

(四)关于挪用公款罪与借用公款行为的区别问题168

1.挪用公款罪与借用公款行为的主要区别168

2.借用公款行为的民法性质是否影响挪用公款罪认定的问题171

3.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若干情况172

4.应认定为借用公款的若干情况173

5.对《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借贷给他人”的理解177

(五)关于用公款为他人担保是否属于挪用公款的问题178

1.关于为他人提供保证担保的认定问题178

2.关于为他人提供质押的认定问题181

3.关于为他人提供抵押的认定问题182

4.以其他特殊形式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认定问题183

(六)关于挪用公款罪牵连犯的认定问题187

【相关案例】188

1.丁鑫发受贿、挪用公款案188

2.歹进学挪用公款案189

3.陈新贪污、挪用公款案194

第三章 受贿罪197

第三百八十五条199

【相关法条】199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211

一、受贿罪的主体212

二、受贿罪的主观方面213

(一)受贿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213

(二)受贿罪主观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214

(三)事后受贿情况下主观故意的认定214

(四)概括性主观故意的确定216

(五)受贿罪与诈骗罪主观上的区别218

三、受贿罪的客体219

(一)受贿罪的客体219

(二)受贿罪对象的范围220

1.关于受贿罪对象范围的分歧意见220

2.国际公约及国外立法对贿赂范畴的有关规定221

3.关于受贿罪对象范围的确定222

4.关于财产性利益的数额计算223

5.非财产性利益不宜作为贿赂认定227

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228

(一)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与认定228

1.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立法沿革228

2.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228

3.关于利用法定职务上便利与实际职务上便利的问题234

4.关于利用过去职务上便利与将来职务上便利的问题235

(二)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与认定240

1.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立法沿革240

2.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客观要件,还是主观要件的问题241

3.关于“具体请托事项”的理解243

4.关于为他人谋取正当利益的问题244

5.关于收受钱物后拒绝为他人谋取利益的问题246

6.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与“收受他人财物”中的“他人”是否必须是同一人的问题247

(三)关于“索取他人财物”的理解与认定248

1.对“索取他人财物”的理解248

2.关于索贿与敲诈勒索的区别问题249

3.关于索贿后对方未给予财物的问题250

(四)关于“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理解与认定251

1.关于行为人未取得财物,但已实际控制财物的问题252

2.关于行为人未取得财物,但指使他人将财物代自己用于特定用途的问题254

3.关于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问题257

4.关于收受干股形式的贿赂问题272

5.关于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的问题278

6.关于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受贿赂的问题287

7.关于以赌博形式收受他人财物问题294

8.关于特定关系人的范围问题295

9.关于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家属收受他人财物的问题299

10.关于国家工作人员通过近亲属、特定关系人、其他人收受贿赂的认定问题301

11.关于由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的问题311

12.关于收受他人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的问题313

13.关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的问题318

14.关于国家工作人员以借款为名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的问题324

五、关于斡旋受贿的认定326

(一)关于斡旋受贿的立法沿革326

(二)关于斡旋受贿与间接受贿的区别327

(三)关于斡旋受贿“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理解328

1.制约关系说328

2.无制约关系说328

3.影响和协作关系说328

(四)关于“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区别332

1.关于隶属关系与纵向工作联系的区别333

2.关于横向制约关系与横向工作联系的区别334

3.关于人大、政协等单位领导“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区别335

(五)关于“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与“利用亲友关系”的区别337

(六)关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理解与认定339

1.关于“不正当利益”的分歧意见339

2.相关司法解释对“不正当利益”的规定及理解340

3.认定“不正当利益”需要注意的问题342

(七)关于承诺寻找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否构成斡旋受贿的问题343

(八)关于斡旋受贿与介绍贿赂的区别344

六、关于在经济往来中受贿的认定344

(一)关于经济往来的含义345

(二)关于回扣、手续费的概念345

(三)关于在经济往来中收受回扣、手续费的认定346

1.违规收受回扣、手续费的主体346

2.违规收受回扣、手续费的客观方面346

七、关于商业贿赂的认定349

(一)关于商业贿赂的概念和范围349

(二)认定商业贿赂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350

1.关于医疗机构中商业贿赂的认定351

2.关于教育机构中商业贿赂的认定358

3.关于新闻机构中收受贿赂的认定359

八、关于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问题364

九、关于准确认定受贿罪需要注意的问题366

(一)关于受贿罪牵连犯的认定问题366

(二)关于受贿所得用于公务的认定问题368

1.受贿所得用于公务问题的性质及争议368

2.受贿所得用于公务问题的一般处理原则369

3.关于单位受贿后用于公务和个人受贿后用于公务的区别问题371

(三)关于回赠应否从受贿金额中扣除的问题371

(四)关于上下级之间单纯收钱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的问题373

(五)关于逢年过节收受下属单位“慰问金”的问题374

(六)关于市场经济中提高给予特定关系人的利润率能否认定为受贿的问题375

【相关案例】376

1.陈良宇受贿、滥用职权案376

2.成克杰受贿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380

3.成克杰受贿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385

4.李嘉廷受贿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388

5.刘方仁受贿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400

6.刘方仁受贿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412

7.王怀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415

8.王怀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438

9.王怀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443

10.徐国健受贿案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446

11.郑筱萸受贿、玩忽职守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460

12.何闽旭受贿案474

13.杜世成受贿案479

14.刘志华受贿案480

15.陈少勇受贿案484

16.朱志刚受贿案489

17.王益受贿案492

18.孙善武受贿案494

19.陈绍基受贿案497

20.黄瑶受贿案501

第四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05

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507

【相关法条】507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508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508

(一)近亲属的范围508

(二)其他关系密切人的范围509

1.情妇(夫)和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人509

2.其他具有亲情、友情、利益关系,过从甚密的人员509

(三)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510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512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513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514

(一)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影响力”的确定514

(二)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515

1.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实施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515

2.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515

3.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519

4.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实施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520

(三)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共同受贿之间的区别问题520

第五章 单位受贿罪525

第三百八十七条527

【相关法条】527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528

一、单位受贿罪的主体529

二、单位受贿罪的主观方面530

三、单位受贿罪的客体530

四、单位受贿罪的客观方面530

五、关于准确认定单位受贿罪需要注意的问题531

(一)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问题531

(二)关于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问题531

(三)关于单位收受财物后,将财物私分行为的认定问题533

(四)关于单位受贿罪与单位违规收受礼金行为的区别问题533

(五)关于单位受贿罪与单位接收馈赠的区别问题534

(六)关于单位受贿罪与单位违规乱收费行为的区别问题535

第六章 行贿罪537

第三百八十九条539

【相关法条】539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542

一、行贿罪的主体544

二、行贿罪的主观方面544

1.关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的问题544

2.关于在经济往来中行贿是否需要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构成要件的问题545

三、行贿罪的客体546

(一)行贿罪的客体546

(二)行贿罪的对象547

1.关于将财物给予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人,应如何认定的问题547

2.关于将财物给予不具备职务便利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如何认定的问题548

3.关于将财物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关系密切人能否构成行贿罪的问题549

四、行贿罪的客观方面551

1.关于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问题551

2.关于行贿罪与“感情投资”的区别问题551

3.关于行贿罪与受贿罪是否属于对向犯的问题552

五、关于行贿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问题552

六、关于准确认定行贿罪需要注意的问题554

(一)关于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的问题554

(二)关于行贿人检举揭发他人受贿犯罪线索是否构成立功的问题555

【相关案例】557

周雪华行贿、挪用公款、脱逃、盗窃案557

第七章 对单位行贿罪565

第三百九十一条567

【相关法条】567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568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主体568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568

三、对单位行贿罪的客体569

四、对单位行贿罪的客观方面570

五、关于准确认定对单位行贿罪需要注意的问题570

(一)关于对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区别问题570

(二)关于对国有单位内设机构行贿是否构成对单位行贿罪的问题571

【相关案例】571

杨斌虚假出资、非法占用农用地、合同诈骗、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伪造金融票证案571

第八章 介绍贿赂罪577

第三百九十二条579

【相关法条】579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579

一、介绍贿赂罪的主体580

二、介绍贿赂罪的主观方面580

三、介绍贿赂罪的客体580

四、介绍贿赂罪的客观方面581

五、关于介绍贿赂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问题583

六、关于准确认定介绍贿赂罪需要注意的问题585

(一)关于介绍贿赂罪与斡旋受贿的区分问题585

(二)关于介绍贿赂罪与受贿、行贿共犯的区分问题586

(三)关于介绍贿赂人截留贿赂财物的认定问题588

(四)关于介绍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区别问题589

(五)关于介绍贿赂罪与合法居间行为的区别问题590

【相关案例】591

孙爱勤介绍贿赂案591

第九章 单位行贿罪599

第三百九十三条601

【相关法条】601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603

一、单位行贿罪的主体604

(一)关于私营企业能否构成单位行贿罪的问题604

(二)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能否构成单位行贿罪的问题605

(三)关于单位分支机构、内设部门能否构成单位行贿罪的问题606

二、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606

三、单位行贿罪的客体608

四、单位行贿罪的客观方面608

五、关于准确认定单位行贿罪需要注意的问题609

(一)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问题609

(二)关于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区分问题610

(三)关于单位领导为单位谋取利益,个人决定行贿的认定问题612

(四)关于单位行贿罪与单位送礼等不正之风的区别613

(五)关于特别自首规定是否适用于单位行贿罪的问题613

【相关案例】613

上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周××单位行贿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613

第十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621

第三百九十五条623

【相关法条】623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624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625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方面626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体629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630

1.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持有型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的问题630

2.关于“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理解和认定634

3.关于“责令其说明来源”的理解和认定635

4.关于“本人不能说明来源”的理解和认定636

五、关于准确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需要注意的问题638

(一)关于定罪判刑后又查清巨额财产真实来源的,应如何处理的问题638

(二)关于巨额财产发生较大升值,应如何确定其数额的问题640

【相关案例】641

1.胡长清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641

2.刘长贵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655

3.王有杰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659

4.王昭耀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662

5.何洪达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669

6.王华元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672

第十一章 隐瞒境外存款罪677

第三百九十五条679

【相关法条】679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679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体679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观方面681

三、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客体681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客体681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对象683

四、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客观方面685

五、关于准确认定隐瞒境外存款罪需要注意的问题686

(一)行为人的境外存款是贪污、受贿等犯罪所得,应当如何处理的问题686

(二)行为人的境外存款难以查明来源的,应当如何处理的问题687

第十二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691

第三百九十六条693

【相关法条】693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706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706

1.关于国有公司、企业的范围707

2.关于非国有公司、企业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的问题707

3.国有参股、控股公司中,非国有方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应如何认定711

4.关于国有事业单位的范围712

5.关于国有单位内设部门、分支机构和临时性机构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的问题714

6.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715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方面716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717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717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717

1.国有资产的概念和范围717

2.关于国有资产与国有财产的关系问题719

3.关于国有单位的违规违法收入是否属于国有资产的问题721

4.关于国有单位“小金库”资金是否属于国有资产的问题723

四、私分国有资产行为的客观方面723

1.关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认定724

2.关于“以单位名义”的认定724

3.关于“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认定725

4.关于“数额较大”的认定727

五、关于准确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需要注意的问题728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区别728

(二)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发奖金、福利行为的区别729

1.区分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发奖金、福利行为的一般原则729

2.国有事业单位中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发奖金、福利行为的区分731

3.国有公司企业中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发奖金、福利行为的区分734

(三)关于在国有公司、企业改制过程中隐匿国有资产并私分的问题736

(四)国家机关与下属单位两块牌子、套人员情况下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737

【相关案例】738

1.周××、叶××贪污、私分国有资产案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738

2.张××、夏×私分国有资产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744

第十三章 私分罚没财物罪747

第三百九十六条749

【相关法条】749

【理论及实务问题研究】750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751

1.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范围751

2.关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能否成为私分罚没财物罪主体的问题751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观方面753

三、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体753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体753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对象753

1.关于罚没财物的概念和范围753

2.关于暂扣涉案款物是否属于罚没财物的问题753

3.关于违法罚没所得是否属于罚没财物的问题754

四、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观方面755

五、关于准确认定私分罚没财物罪需要注意的问题756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与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区别756

(二)关于私分罚没财物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关系7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