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涉外工作常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涉外工作常识
  • 章亚南,陈泽梁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6086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外交-工作-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涉外工作常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际组织(会议)3

第一节 联合国及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政府间机构3

一、联合国(UN)3

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5

三、世界贸易组织(WTO)6

四、世界卫生组织(WHO)6

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

六、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IBRD)7

七、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8

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8

九、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FAD)9

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9

第二节 其他全球性国际组织10

一、不结盟运动(NAM)10

二、伊斯兰会议组织(OIC)10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1

四、世界能源理事会(WEC)11

五、七十七国集团(G77)12

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2

七、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13

第三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13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3

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4

三、上海合作组织(SCO)14

四、阿拉伯国家联盟(LAS)15

五、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16

六、非洲联盟(AU)16

七、美洲国家组织(OAS)17

八、里约集团(EI Grupo de Rio)17

九、欧洲联盟(EU)18

十、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19

十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19

十二、独立国家联合体(CIS)20

第四节 国际会议(论坛)20

一、中非合作论坛(FOCAC)20

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China-Arab States Cooperation Forum)20

三、亚欧会议(ASEM)21

四、东盟地区论坛(ARF)21

五、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22

六、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22

七、太平洋岛国论坛(PIF)22

八、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23

第二章 国家及国家政权相关知识24

第一节 国家24

一、国家、国家的本质24

二、国家的历史类型24

三、主权国家24

第二节 国体与政体25

一、国体、国体的类型25

二、政体、政体与国体的相互关系25

第三节 国家的结构形式25

一、单一制25

二、复合制26

第四节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26

一、君主制26

二、共和制27

第五节 国家的政权机构28

一、国家元首28

二、行政机关29

三、立法机关31

四、司法机关33

第六节 部分国家的国家官吏34

一、国务卿34

二、国务大臣34

三、政务次长34

四、常务次长34

五、掌玺大臣35

六、枢密大臣35

七、不管部长35

第七节 政党与政党制度35

一、政党、政党类型35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35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36

第三章 国家外交38

第一节 国家外交概述38

一、外交的基本涵义38

二、国家外交关系体系38

第二节 外交代表机关的组成与主要职能40

一、外交代表机关的机构和人员组成40

二、外交代表机关的主要职能42

第三节 领事关系与驻外领馆42

一、领事关系的建立与领馆的设立42

二、领馆的类别与领馆人员43

第四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43

一、外交特权和豁免的根据43

二、使馆的特权和豁免44

三、外交人员的特权和豁免45

四、其他人员的特权和豁免45

五、外交人员的义务46

第五节 多边外交46

一、多边外交的特点46

二、多边外交的基本形式48

三、多边外交的基本原则49

第六节 军事外交49

一、军事外交的含义与地位49

二、军事外交的领域50

三、军事外交的组织实施52

第四章 军衔知识55

第一节 军衔制概述55

一、军衔制的沿革55

二、军衔制的作用57

第二节 世界各国军衔主要类型58

一、“西方型”军衔58

二、“东方型”军衔59

三、“东亚型”军衔59

四、中国军队现行军衔制60

第三节 军衔等级的设置及按军官职务编制军衔60

一、军衔等级的设置60

二、按军官职务编制军衔62

第四节 军队文职人员制度65

第一章 礼宾工作的地位和依据原则69

第一节 礼宾的概念69

一、礼宾的基本含义69

二、礼宾工作的重要地位69

三、涉外人员必须懂礼宾70

第二节 礼宾的主要职能70

一、礼宾的基础是国家尊严70

二、礼宾体现国家的外交政策71

三、礼宾为外交斗争服务72

第三节 礼遇的依据和原则72

一、礼遇的依据73

二、礼遇的原则74

第四节 我国礼宾风格的特点76

一、突出中国特色,服务对外政策76

二、体现平等原则,做到不卑不亢77

三、注重礼仪实效,尽量热情周到79

第二章 对外交往中的礼宾安排81

第一节 迎送工作81

一、迎宾的准备工作81

二、介绍82

三、陪车83

四、迎送工作中的几项具体事务83

第二节 会见、会谈83

一、会见、会谈的一般涵义83

二、会见的礼仪及座位安排84

三、会谈的礼仪及座位安排84

四、会见和会谈中的几项具体工作85

第三节 宴请86

一、常见的几种宴请形式86

二、宴请活动的组织工作88

三、服务员的工作规范与要求93

第四节 参观游览活动94

一、选定参观项目95

二、周密安排布置95

三、配好陪同人员95

四、做好情况介绍96

五、做好安全工作96

第五节 几种常见的涉外仪式96

一、签字仪式96

二、开幕仪式97

三、聘任仪式98

第六节 礼宾安排上的两个重要做法98

一、礼宾次序98

二、国旗的悬挂99

第三章 礼仪的文化视角102

第一节 礼仪的文化特征102

一、民族的传承性102

二、时间的变异性103

三、空间的差异性104

第二节 礼仪的文化功能104

一、约束功能104

二、交际功能105

三、审美功能106

第三节 中外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原则106

一、中国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原则106

二、西方国家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原则108

第四章 对外交往礼仪112

第一节 对外交往礼仪的基本原则112

一、守时守信,不得失约112

二、用语礼貌,说话符合身份113

三、真诚宽容,营造和谐氛围115

四、灵活适度,力求实用156

五、尊敬同情,做到平等相待116

六、严格自律,体现爱国情怀116

七、求同存异,做到不卑不亢117

八、入乡随俗,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118

第二节 涉外人员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118

一、形象仪表要讲究118

二、服饰穿着宜得体119

三、行为举止要文雅120

四、气质风度要潇洒121

第三节 日常涉外交往中的礼仪礼节121

一、见面时的礼节121

二、谈话时的礼节123

三、用餐时的礼节124

四、观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时的礼节128

五、进入外国人住所或办公场所的礼节128

六、军人礼节129

第四节 礼俗禁忌130

一、礼俗禁忌的涵义130

二、礼俗禁忌的类型130

第一章 亚洲137

第一节 东亚137

一、中国137

二、日本138

三、朝鲜138

四、韩国139

五、蒙古139

第二节 东南亚140

一、文莱140

二、缅甸141

三、柬埔寨141

四、东帝汶142

五、印度尼西亚142

六、老挝143

七、马来西亚143

八、菲律宾144

九、新加坡145

十、泰国145

十一、越南146

第三节 南亚146

一、孟加拉国146

二、不丹147

三、印度147

四、马尔代夫148

五、尼泊尔149

六、巴基斯坦149

七、斯里兰卡150

第四节 西亚150

一、阿富汗150

二、亚美尼亚151

三、阿塞拜疆151

四、巴林152

五、塞浦路斯152

六、格鲁吉亚153

七、伊朗153

八、伊拉克154

九、以色列155

十、约旦155

十一、科威特156

十二、黎巴嫩156

十三、阿曼157

十四、巴勒斯坦157

十五、卡塔尔158

十六、沙特阿拉伯158

十七、叙利亚159

十八、土耳其159

十九、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60

二十、也门160

第五节 中亚161

一、哈萨克斯坦161

二、吉尔吉斯162

三、塔吉克斯坦162

四、土库曼斯坦163

五、乌兹别克斯坦163

第二章 非洲165

第一节 北非165

一、阿尔及利亚165

二、埃及166

三、利比亚167

四、摩洛哥167

五、苏丹168

六、突尼斯168

第二节 西非169

一、贝宁169

二、布基那法索169

三、佛得角170

四、科特迪瓦170

五、冈比亚171

六、加纳172

七、几内亚172

八、几内亚比绍173

九、利比里亚173

十、马里174

十一、毛里塔尼亚175

十二、尼日尔175

十三、尼日利亚176

十四、塞内加尔176

十五、塞拉利昂177

十六、多哥177

第三节 中非178

一、喀麦隆178

二、中非179

三、乍得179

四、刚果(布)180

五、刚果(金)180

六、赤道几内亚181

七、加蓬181

八、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82

第四节 东非183

一、布隆迪183

二、吉布提183

三、厄立特里亚184

四、埃塞俄比亚185

五、肯尼亚185

六、卢旺达186

七、塞舌尔186

八、索马里187

九、坦桑尼亚187

十、乌干达188

第五节 南非189

一、安哥拉189

二、博茨瓦纳189

三、科摩罗190

四、莱索托190

五、马达加斯加191

六、马拉维191

七、毛里求斯192

八、莫桑比克192

九、纳米比亚193

十、南非193

十一、斯威士兰194

十二、赞比亚194

十三、津巴布韦195

第三章 欧洲196

第一节 北欧196

一、丹麦196

二、芬兰197

三、冰岛197

四、挪威198

五、瑞典199

第二节 东欧199

一、白俄罗斯199

二、爱沙尼亚200

三、拉脱维亚200

四、立陶宛201

五、摩尔多瓦201

六、俄罗斯202

七、乌克兰203

第三节 中欧203

一、奥地利203

二、捷克204

三、德国204

四、匈牙利205

五、列支敦士登205

六、波兰206

七、斯洛伐克206

八、瑞士207

第四节 西欧208

一、比利时208

二、法国208

三、爱尔兰209

四、卢森堡210

五、摩纳哥210

六、荷兰211

七、英国211

第五节 南欧212

一、阿尔巴尼亚212

二、安道尔213

三、波黑213

四、保加利亚214

五、克罗地亚214

六、希腊215

七、意大利215

八、马其顿216

九、马耳他216

十、黑山217

十一、葡萄牙217

十二、罗马尼亚218

十三、圣马力诺218

十四、塞尔维亚219

十五、斯洛文尼亚219

十六、西班牙220

十七、梵蒂冈220

第四章 美洲222

第一节 北美洲222

一、安提瓜和巴布达222

二、巴哈马223

三、巴巴多斯223

四、伯利兹224

五、加拿大224

六、哥斯达黎加225

七、古巴225

八、多米尼克226

九、多米尼加226

十、萨尔瓦多227

十一、格林纳达227

十二、危地马拉228

十三、海地228

十四、洪都拉斯229

十五、牙买加229

十六、墨西哥230

十七、尼加拉瓜230

十八、巴拿马231

十九、圣卢西亚232

二十、圣基茨和尼维斯232

二十一、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232

二十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33

二十三、美国233

第二节 南美洲234

一、阿根廷234

二、玻利维亚235

三、巴西236

四、智利236

五、哥伦比亚237

六、厄瓜多尔237

七、圭亚那238

八、乌拉圭238

九、秘鲁239

十、苏里南240

十一、巴拉圭240

十二、委内瑞拉241

第五章 大洋洲242

第一节 澳大利亚大陆区、新西兰南岛和北岛区及伊里安岛区242

一、澳大利亚242

二、新西兰243

三、巴布亚新几内亚244

第二节 美拉尼西亚岛群244

一、斐济244

二、所罗门群岛245

三、瓦努阿图245

第三节 密克罗尼西亚岛群246

一、密克罗尼西亚246

二、基里巴斯246

三、马绍尔群岛247

四、瑙鲁248

五、帕劳248

第四节 波利尼西亚岛群249

一、库克群岛249

二、纽埃249

三、萨摩亚250

四、汤加250

五、图瓦卢250

第一章 亚洲部分国家的礼仪习俗255

第一节 东亚255

一、日本255

二、朝鲜257

三、蒙古257

四、韩国259

第二节 东南亚260

一、文莱260

二、柬埔寨261

三、印度尼西亚262

四、老挝263

五、马来西亚263

六、缅甸265

七、菲律宾266

八、新加坡267

九、泰国267

十、越南268

第三节 南亚269

一、孟加拉国269

二、印度270

三、尼泊尔271

四、巴基斯坦272

五、斯里兰卡273

第四节 西亚274

一、阿富汗274

二、伊朗275

三、伊拉克276

四、以色列276

五、约旦277

六、阿曼278

七、沙特阿拉伯279

八、土耳其279

九、也门280

第五节 中亚281

一、哈萨克斯坦281

二、乌兹别克斯坦282

三、塔吉克斯坦283

四、吉尔吉斯284

第二章 非洲部分国家的礼仪习俗285

第一节 北非285

一、阿尔及利亚285

二、埃及285

三、利比亚287

四、摩洛哥287

五、苏丹288

六、突尼斯289

第二节 西非290

一、贝宁290

二、加纳290

三、尼日尔291

四、尼日利亚292

五、科特迪瓦293

六、几内亚293

七、利比里亚294

八、塞内加尔294

九、毛里塔尼亚295

十、塞拉利昂296

十一、马里296

第三节 中非297

一、乍得297

二、中非298

三、喀麦隆298

四、加蓬299

五、刚果(布)299

六、刚果(金)300

第四节 东非301

一、埃塞俄比亚301

二、索马里302

三、肯尼亚303

四、乌干达303

五、坦桑尼亚304

六、卢旺达305

七、布隆迪305

第五节 南非306

一、安哥拉306

二、赞比亚306

三、博茨瓦纳307

四、莱索托308

五、马达加斯加308

六、毛里求斯309

七、莫桑比克309

八、纳米比亚310

九、南非311

十、津巴布韦311

第三章 欧洲部分国家的礼仪习俗313

第一节 北欧313

一、丹麦313

二、芬兰314

三、挪威314

四、瑞典311

第二节 西欧316

一、荷兰316

二、比利时317

三、英国318

四、法国319

五、卢森堡320

第三节 东欧321

一、俄罗斯321

二、乌克兰323

第四节 中欧324

一、奥地利324

二、德国324

三、瑞士326

四、捷克327

五、匈牙利327

六、波兰328

第五节 南欧329

一、葡萄牙329

二、西班牙330

三、罗马尼亚331

四、希腊332

五、意大利333

第四章 美洲和大洋洲部分国家的礼仪习俗335

第一节 北美洲335

一、美国335

二、加拿大336

三、墨西哥337

四、古巴339

五、危地马拉340

六、尼加拉瓜340

七、巴拿马341

第二节 南美洲341

一、阿根廷341

二、巴西343

三、智利344

四、哥伦比亚345

五、巴拉圭345

六、乌拉圭346

第三节 大洋洲347

一、澳大利亚347

二、新西兰347

第一章 宗教问题概说351

第一节 宗教的定义351

第二节 宗教的起源、演进与传播351

一、宗教的起源352

二、宗教的演进353

三、宗教的传播353

第三节 宗教与国家政治的关系354

一、神权政治354

二、宗教与政府355

三、宗教与民族355

第四节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356

第二章 佛教357

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与传播357

一、佛教的诞生357

二、释迦牟尼其人357

三、佛教的发展历程358

四、佛教的传播360

第二节 佛教的经典与基本教义361

一、佛教的经典361

二、佛教的教义361

第三节 佛教的寺院制度与教职362

一、寺院组织与僧阶362

二、寺院制度363

第四节 佛教的佛事仪式与主要节日364

一、佛事仪式364

二、主要节日364

第三章 基督教366

第一节 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366

一、基督教的起源366

二、基督教的发展演化367

第二节 基督教的派别与教会组织369

一、教会分裂与教派形成369

二、基督教的组织体制与教阶370

第三节 基督教的典籍与基本教义372

一、基督教的典籍372

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372

第四节 基督教的礼俗与主要节日373

一、基督教的礼俗373

二、基督教的主要节日374

第四章 伊斯兰教376

第一节 穆罕默德其人及伊斯兰教的产生376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主要教派377

一、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377

二、伊斯兰教的主要教派378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常用称谓及宗教活动场所379

一、伊斯兰教的常用称谓379

二、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场所380

第四节 《古兰经》与圣训381

一、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381

二、伊斯兰教的圣训382

第五节 伊斯兰教教法与基本教义382

一、伊斯兰教教法383

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384

第六节 伊斯兰教的礼俗和主要节日386

一、伊斯兰教的礼俗386

二、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387

第五章 民族和地区性宗教388

第一节 道教388

一、道教的起源和教派388

二、道教的经典与信仰体系388

三、道教的教义与修持方法389

四、道教的宗教仪和法术390

第二节 神道教390

一、神道教的演进与教派390

二、神道教的特征和祭事仪礼392

第三节 印度教393

一、印度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393

二、印度教的教派395

三、印度教的祭祀礼仪与宗教行事395

四、印度教的主要节日396

第四节 犹太教397

一、犹太教的产生与基本信仰397

二、犹太教的经典398

三、犹太教的教派399

四、犹太教的仪礼与教规400

五、犹太教的圣日与主要节日401

第五节 巴哈伊教403

一、巴哈伊教的形成403

二、巴哈伊教的教义与经典403

三、巴哈伊教的组织系统与宗教活动404

第六节 锡克教404

一、锡克教的形成404

二、锡克教的经典与基本教义405

三、锡克教的教规与仪礼406

四、锡克教的宗教习俗及仪式407

参考文献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