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
  • 俞永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02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狂犬病-诊疗;狂犬病-疫苗-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病原学5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分类5

一、病毒血清分型5

二、病毒基因分型5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7

一、病毒形态7

二、病毒结构8

三、病毒主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8

第三节 病毒的基因组8

一、病毒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9

二、病毒基因的排列顺序9

三、病毒基因的核苷酸长度9

四、病毒基因结构的特点9

第四节 病毒的蛋白结构与功能10

一、五种蛋白结构和功能10

二、与免疫有关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13

三、G分子构型与免疫原性的关系15

第五节 病毒感染和复制16

一、病毒感染过程17

二、病毒在细胞内复制17

三、病毒感染有关的分子基础17

第六节 病毒的培养20

一、动物神经组织20

二、禽类胚胎培养20

三、细胞培养20

第七节 病毒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22

一、病毒对温度和pH的抵抗力22

二、病毒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22

三、病毒的保存22

第八节 病毒的变异22

一、自然界病毒的变异23

二、病毒的人工变异24

第二章 感染与免疫反应31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的特点31

一、狂犬病病毒的嗜神经毒性31

二、狂犬病的潜伏期31

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2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感染引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及作用32

第三节 狂犬病病毒感染引导的体液免疫应答33

第四节 细胞免疫35

第五节 免疫与狂犬病“早死”现象38

第三章 狂犬病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41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侵犯进人神经系统41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系统内传播43

第三节 狂犬病的病理变化45

一、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45

二、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46

三、炎症细胞浸润46

四、内基体47

五、超微结构的病理学变化49

第四节 狂犬病致病机制49

一、免疫炎症是固定毒致病的主要因素50

二、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在狂犬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51

三、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街毒致病的主要因素51

第四章 临床学56

第一节 临床表现56

一、临床分期56

二、临床分型60

三、并发症61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61

一、常规化验61

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62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62

一、诊断62

二、鉴别诊断64

第四节 治疗与预后67

一、治疗67

二、预后68

附:卫生部最新修订的狂犬病诊断标准(摘要)69

第五章 狂犬病诊断的实验室方法72

第一节 引言72

第二节 狂犬病诊断实验室的安全措施72

一、危险性72

二、对安全性操作的建议73

第三节 狂犬病病毒的分离73

一、用乳鼠进行病毒分离73

二、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74

第四节 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检测75

一、标本选择75

二、标本的运送76

三、标本的获取76

四、标本的快速收集技术77

五、包涵体(尼氏小体)的检测77

六、酶免疫试验85

第五节 狂犬病病毒核酸的检测86

一、引言86

二、分子杂交检测法87

三、基因扩增(PCR)及检测89

四、以基因扩增对狂犬病病毒分型91

第六节 灭活疫苗中抗原量测定93

一、抗体结合试验93

二、免疫沉淀试验96

三、ELISA试验97

四、单向免疫扩散试验98

第七节 抗狂犬病抗体测定100

一、小鼠血清中和试验100

二、细胞病变中和试验103

三、空斑减少中和试验105

四、血凝试验107

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110

六、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110

七、应用ELISA法检测抗糖蛋白IgG113

八、乳胶凝集试验115

九、几种血清检测技术的比较评价116

第六章 狂犬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系统进化史118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118

一、早期的狂犬病病毒血清学分型118

二、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用于病毒分型119

三、单抗分析用于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调查120

四、单抗用于病毒的宿主来源和地理分布的调查121

五、血清学方法和遗传学方法的比较121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22

一、狂犬病病毒基因分型122

二、狂犬病病毒遗传谱系分类127

第三节 狂犬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史128

一、狂犬病病毒的分子钟和系统进化史128

二、狂犬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史及其对地域和宿主的适应129

第四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技术的应用131

一、促进疫情监测131

二、狂犬病病毒的进化模式131

三、人类狂犬病病例调查133

四、狂犬病的潜伏期133

五、疫苗适用范围133

第七章 狂犬病国外流行概况138

第一节 有关狂犬病的早期历史记载138

第二节 历史上世界范围内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39

第三节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41

一、亚洲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41

二、非洲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42

三、拉丁美洲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42

四、北美洲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43

五、欧洲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44

第四节 影响狂犬病流行的有关因素145

一、自然地理生态条件145

二、新型病毒的发现145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146

四、宗教信仰与社会习俗146

第八章 狂犬病国内流行概况149

第一节 古代中国狂犬病的历史档案149

第二节 我国狂犬病疫情及流行概况150

第三节 各省狂犬病流行概况和防治情况151

第四节 流行病学159

一、宿主与传染源159

二、传播途径161

三、易感人群162

四、流行规律及其特征162

五、狂犬病的流行因素165

第九章 动物狂犬病170

第一节 狂犬病易感动物及传播途径170

第二节 家畜狂犬病172

一、犬的狂犬病173

二、猫的狂犬病177

三、牛的狂犬病177

四、马和驴的狂犬病178

五、猪的狂犬病178

六、绵羊和山羊的狂犬病179

七、梅花鹿的狂犬病179

第三节 野生动物狂犬病180

一、狐狸的狂犬病182

二、蝙蝠的狂犬病183

三、狼的狂犬病185

四、鼬和浣熊的狂犬病185

五、豺和貉的狂犬病186

六、獾和檬的狂犬病186

七、啮齿动物的狂犬病186

八、其他动物的狂犬病187

第十章 人用狂犬病疫苗189

第一节 疫苗的发展189

一、神经组织疫苗189

二、禽胚疫苗191

三、细胞培养疫苗191

第二节 国外现行的主要疫苗192

一、人二倍体细胞疫苗193

二、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197

三、精制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197

四、提纯的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199

五、提纯的鸭胚狂犬病疫苗202

第三节 我国的狂犬病疫苗203

一、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203

二、Vero细胞纯化狂犬病疫苗207

第四节 疫苗质量要求和控制209

一、生产用毒种209

二、对细胞基质的要求210

三、疫苗的安全性210

四、疫苗的效价210

第十一章 人类狂犬病防治215

第一节 传染源控制215

一、家犬狂犬病控制215

二、野生动物狂犬病控制216

第二节 疫苗、血清和干扰素应用216

一、暴露前免疫216

二、暴露后预防219

三、经济有效的新免疫程序224

四、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的应用230

五、免疫失败病例分析和存在问题231

第十二章 狂犬病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236

第一节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作用原理236

一、狂犬病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的种类236

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原理237

第二节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和处理239

一、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239

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40

三、过敏试验与脱敏注射法240

四、不良反应的表现、原因和处理241

第三节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效果和安全性241

一、抗血清或人免疫球蛋白的被动保护效果241

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安全性242

第四节 精制马抗狂犬病血清制造及纯化技术244

一、制备马抗狂犬病血清的基本程序244

二、狂犬病抗血清的纯化技术246

第五节 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制造及纯化技术248

一、概述249

二、血液的来源和运输249

三、试剂的准备249

四、低温乙醇法制备工艺249

五、缺点252

第六节 狂犬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252

一、鼠源狂犬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253

二、人源化狂犬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253

三、狂犬病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中和作用的机制研究254

四、狂犬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规模化生产的研究255

五、狂犬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的前景255

第十三章 动物用狂犬病疫苗258

第一节 动物用疫苗的种类258

一、注射用疫苗258

二、口服诱饵疫苗260

第二节 动物用新型狂犬病疫苗的研究262

一、野生动物的口服诱饵疫苗203

二、DNA疫苗264

第三节 动物用疫苗的使用及质量控制要求265

一、动物疫苗的使用266

二、动物疫苗的免疫效力要求266

三、动物疫苗的安全性267

第四节 我国的动物用狂犬病疫苗268

第十四章 动物狂犬病防治271

第一节 养犬管理与狂犬病防治272

第二节 动物狂犬病临床与实验室诊断274

第三节 犬只免疫275

第四节 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与监测277

第五节 动物出人境检疫280

第六节 野生动物狂犬病防治280

第七节 动物狂犬病疫情的处理原则283

一、疫情报告283

二、疫情处理283

三、对伤人动物的调查处理原则284

第十五章 新型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286

第一节 重组疫苗286

一、活病毒为载体286

二、非复制病毒为载体291

三、植物病毒或菌为载体293

第二节 减毒活疫苗294

一、减毒活疫苗的毒种筛选294

二、SAG2减毒口服活疫苗295

三、新型基因重组减毒活疫苗的研究295

第三节 DNA疫苗296

一、DNA具有免疫应答的发现296

二、DNA狂犬病疫苗研究296

三、近期对提高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研究297

四、DNA疫苗有关问题的探讨299

第四节 亚单位、多肽疫苗299

一、亚单位疫苗299

二、多肽疫苗300

三、免疫复合物301

附录一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307

附录二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312

附录三 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317

附录四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322

附录五 冻干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325

附录六 计划、实施和评价国家控制犬狂犬病规划的技术和管理考虑328

附录七 WHO对由细胞基质和禽胚生产的灭活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推荐意见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