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于相反中求相成的政工哲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佟明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7448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于相反中求相成的政工哲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李成蹊 叶金生1
第一章 理实相成论(导论)--新时期军队政工理论思维与政工实际操作的关系1
一、政工实际操作需要政工理论思维的指导1
(一) 对当前军队政治工作症结几种提法的分析1
(二) 军队政工理论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
(三) 院校政治工作理论教学的科学定位12
(四) 学习政工理论思维需要明确的若干关系15
二、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需要新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18
(一) 新时期政工理论研究的历程和现状18
(二) 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为什么需要理论创新22
三、当前如何进行政工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24
(一) 新时期政工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25
(二) 正确看待政工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中的五个关系31
(三) 政工理论研究和概括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5
四、本书的理论思想和主要内容39
(一) 本书构思的指导思想39
(二) 本书的学科定位40
(三) 本书的主要内容40
(四) 本书的体系和使用特点41
第二章 两题并作论--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和政治工作的两大使命43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和“两个提供”43
(一) 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44
(二) “两个提供”是新形势下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54
(一) 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点和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56
二、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56
(二) 官兵对高技术战争的主要思想困惑和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58
(三) 政治工作为“打得赢”提供什么60
(四) 军队政治工作者如何向“打得赢”靠拢64
三、为“不变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65
(一) 为什么要鲜明地提出“不变质”的问题65
(二) 军队政治工作怎样为“不变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68
(三) 保证“不变质”对政治干部的要求71
四、在完成使命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71
(一) 完成历史使命必须把握“两个提供”的辩证关系71
(二) 完成历史使命必须着力回答部队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72
(三)完成历史使命必须真抓实干74
(一) “首位论”的提出及其含义78
第三章 政军一体论--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与将现代化建设摆在中心地位的关系78
一、军队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78
(二) “首位论”的客观依据83
(三) “首位论”对政治工作的要求86
二、军队政治工作必须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87
(一) 军队政治工作为什么必须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87
(二) 军队政治工作为中心服务保证的主要内容89
(三) 现代化建设中心对政治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91
三、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政军一体原则92
(一) 正确处理“首位”与“中心”的辩证关系92
(二) 政治工作者必须确立五种意识93
(三) 把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真正落到实处95
(一) 当前为什么必须特别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02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102
第四章 党民一致论--政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和贯彻人民性原则的关系102
(二) 政治工作如何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105
二、新时期政治工作必须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18
(一) 为人民服务建军宗旨的含义和要求118
(二) 我军宗旨教育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挑战120
(三) 当前贯彻人民军队宗旨的基本思路121
三、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原则124
(一)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依据124
(二) 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思路125
一、军队政治工作中的实事求是131
(一)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军政治工作的生命131
第五章 两线并举论--军队政治工作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关系131
(二) 新时期政治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线的特别重要性134
(三) 政治工作在贯彻实事求是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教训137
(四) 当前坚持实事求是的现实要求140
二、军队政治工作中的群众路线148
(一) 从历史发展中看群众路线的科学含义148
(二) 新时期我军政治工作为什么更要坚持群众路线153
(三) 政治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154
(四) 新时期政治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思路160
三、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必须“两线”并举165
(一) “两线”并举的客观依据166
(二) “两线”并举中的经验教训166
(三) “两线”并举的基本思路16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对官兵思想行为的影响169
第六章 人境互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对官兵的影响和政治工作的对策169
(一) 个体主体独立对官兵的影响170
(二) 思想观念嬗变对官兵的影响172
(三) 信息环境开放对官兵的影响174
(四) 利益格局重构对官兵的影响175
(五) 社会结构变迁对官兵的影响177
二、军队政治工作的对策179
(一)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历史潮流180
(二)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观念立新181
三、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着力点183
(一) 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引导184
(二) 社会道德观念体系的重建185
(一) 军队政工客体的构成188
第七章 主客互动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主客体关系188
一、新时期军队政工客体的特点188
(二) 新时期军人个体的特点193
(三) 新时期军人群体的特征203
二、互动是新时期政工主客体关系的重要特点207
(一) 传统条件下军队政工主客体关系的特点208
(二) 新时期军队政工主客体关系的变化209
(三) 新时期军队政工主客体关系的特点211
三、主客互动性对军队政治工作的要求213
(一) 对政工干部素质的要求213
(二) 对政工内容的要求218
(三) 对政工手段的要求219
一、个群统一的基本原理和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221
(一) 个群统一的基本原理221
第八章 个群统一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如何看待个体和群体的关系221
(二) 政治工作在处理个体群体关系上的主要经验教训223
二、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个群统一原则225
(一) 军人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及其历史地位225
(二) 军人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对传统政工模式的挑战230
(三) 新时期必须弘扬官兵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32
(四) 军队政工必须继续高扬集体主义旗帜233
三、政治工作坚持个群统一的基本思路233
(一) 更新某些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234
(二) 确立尊重人爱护人的指导思想236
(三) 建构上下结合、个群互补的机制238
(一) 主利结合的基本原理242
第九章 义利结合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中讲义与讲利的关系242
一、义利结合的基本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症结242
(二) 当前义利结合上的主要症结247
二、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义利结合原则248
(一) 理论依据248
(二) 历史经验251
(三) 现实要求253
三、政治工作抓好义利结合的基本思路259
(一) 对官兵的思想行为进行利益分析259
(二) 在政治工作中运用利益代偿原则272
(三) 在部队全面建设中搞好利益导向277
一、新时期军队的思想理论教育287
(一) 新时期我军思想理论教育的特别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287
第十章 两手对称论--军队政治工作中的思想理论教育与组织法纪措施的关系287
(二) 我军思想理论教育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症结290
(三) 新时期我军思想理论教育的任务和内容293
(四) 思想理论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294
二、新时期军队的组织法纪措施295
(一) 政工组织法纪措施的内容和作用295
(二) 政工组织法纪措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动向297
三、把握政治工作中两手抓两手硬的对称对等原则298
(一) 两手对称对等原则的客观性299
(二) 两手对称对等原则的依据302
(三) 贯彻两手对称对等原则的基本思路307
(一) 主要问题311
一、新时期政工内容与形式运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311
第十一章 形神齐美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11
(二) 原因分析313
二、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形神齐美314
(一) 形神齐美的理论依据314
(二) 形神齐美的历史经验316
(三) 形神齐美的现实呼唤317
三、当前军队政工如何搞好形神齐美319
(一) “美在真善”--政工内容和形式必须以科学和道义为基础319
(二) “美在自然”--政工内容和形式必须顺乎时代潮流,合乎民情军情320
(三) “美在发现”--政工内容和形式必须善于发现美321
(四) “美在创造”--政工内容和形式必须推陈创新322
(五) “美在和谐”--政工内容和形式美贵在整体结构的精当和适度323
(一) 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有效性的经验和启示324
一、多法兼施是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324
第十二章 多法兼施论--新时期增强军队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324
(二) 多法兼施的客观依据325
二、政治工作多法兼施的基本思路327
(一) 抓准症结,增强针对性327
(二) 多法并用,增强有效性329
三、多法兼施的实践要求346
(一)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兼顾四面八方346
(二) 主辅并举,齐抓共管,综合实施347
(三) 因势利导,因情制宜,把握适度原则348
第十三章 点面相促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如何抓典型带一般349
一、军队政治工作中的抓典型349
(一) 政工典型的特点、类型、地位和作用349
(二) 政工抓典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352
(三) 新时期如何抓好典型带动一般372
二、军队政治工作中如何把真理的力量人格化391
(一) 人格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和人文理论问题391
(二) 政工抓典型本质上即是把思想原则人格化393
(三) 真理的人格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中的作用394
(四) 新时期充分发挥真理人格化力量的基本思路399
第十四章 励规同兴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机制建设问题402
一、凝聚机制建设402
(一) 现阶段军队凝聚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02
(二) 军队凝聚力的构成和作用方式407
(三) 稳定军心和增强军队凝聚力的对策思路410
二、导向机制建设413
(一) 导向机制建设的必然性414
(二) 导向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418
三、动力机制建设428
(一) 政治工作动力机制的构成428
(二) 政治工作动力机制运作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症结432
(三) 政治工作动力机制重构的基本思路434
四、规范机制建设437
(一) 传统规范机制的构成及其各自的作用438
(二) 传统规范机制的特点及其缺陷439
(三) 规范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442
五、整合机制建设444
(一) 健全整合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445
(二) 整合机制的构成及其实现方式448
(三) 整合机制建构的原则450
第十五章 万变归宗论--军队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变动性和常规性的关系454
一、军队政治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54
(一) 军队政治工作的普遍性454
(二) 无产阶级军队政治工作的特殊性456
(三) 新时期我军政治工作的特别重要性457
二、我军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性和常规性458
(一) 我军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万变不离其宗458
(二) 我军政治工作作用发挥上的主要症结464
三、新时期政治工作“有为”才能“有位”466
(一) 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466
(二) 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作用效果的评估467
主要参考书目470
后记472
热门推荐
- 1693431.html
- 2849077.html
- 430415.html
- 2238578.html
- 1115573.html
- 1115912.html
- 1339113.html
- 2673144.html
- 1062132.html
- 392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6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8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3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7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4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8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1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