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机通信原理与实用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微机通信原理与实用技术
  • 马宏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1585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机通信原理与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通信概述1

1.1 引言1

1.2 微型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1

(一)通信系统的构成1

(二)通信规程与数据链路3

1.3 传输电路(有线传输信道)3

(一)电话网3

(五)一点对多点通信应用实例 215

(二)传输电路5

(三)M建议7

(一)数据传输方式9

1.4 数据传输的基本知识9

(二)基带传输信号波形和代码11

(三)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12

(四)同步12

(五)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13

(六)数据传输质量指标14

1.5 差错控制技术15

(一)差错控制方式16

(二)纠错编码17

(一)网络体系的层次结构21

第二章 数据通信规程21

2.1 网络体系的层次结构21

(二)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24

2.2 物理层接口和协议27

(一)概述27

(二)V.24与EIA RS-232C标准29

(三)X.20和X.21建议34

2.3 链路层协议35

(一)引言35

(二)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程37

(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41

(一)X.25的结构48

(二)X.25的第一级——物理级接口协议48

2.4 X.25协议简介48

(三)X.25的第二级——链路级协议49

(四)X.25的第三级——分组级50

第三章 调制解调器及硬件设备55

3.1 调制解调器概述55

(二)调制解调器的构成55

(一)调制解调器的功能55

(三)MODEM标准56

(四)调制解调器分类56

3.2 调制解调原理58

(一)频移键控(FSK)58

(二)相移键控(PSK)59

(三)幅移键控(ASK)61

3.3 调制解调器(MODEM)65

(一)300 b/s的双工调制解调器(V.21建议)65

(二)600/1200b/s调制解调器(V.23建议)67

(三)1200 b/s双工调制解调器(V.22建议)68

(四)2400 b/s调制解调器(V.26建议)70

(五)4800 b/s调制解调器(V.27建议)73

(六)9600 b/s调制解调器(V.29建议)74

(七)V.32建议的调制解调器75

(八)宽带调制解调器(V.36建议)79

(九)V.37建议调制解调器80

3.4 微机与调制解调器接口80

(一)接口概述80

(二)V.24建议的接口电路定义81

(三)DTE与DCE接口的电气特性(V.28建议)85

(五)接口的规程特性87

(四)接口电路的机械特性87

(六)接口线的应用90

3.5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安装与使用97

(一)调制解调器的选择97

(二)调制解调器的安装98

(三)调制解调器的开通使用100

3.6呼叫与应答101

(一)人工呼叫应答方式101

(二)自动呼叫应答方式102

3.7 智能调制解调器104

(二)MNP差错校正协议104

(一)智能调制解调器104

3.8 终端设备106

(一)终端设备在计算机通信中的作用和任务106

(二)终端设备的功能和组成107

(三)各种终端装置108

(四)智能终端和虚拟终端108

3.9 复用器和集中器110

(一)复用器110

(二)集中器112

(二)电缆113

(一)明线113

3.10 传输线路简介113

(四)微波通信114

(三)光纤114

(五)卫星通信115

(六)短波通信115

(七)散射通信115

第四章 微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及常用的几种串行通信接口芯片116

4.1 微计算机的基本硬件构成116

(一)构成微计算机的基本硬件116

(二)总线的分组及作用119

(三)总线的接口条件120

(四)总线举例120

(二)SIO的内部结构及与系统总线的接口连接128

4.2 Z80系列串行通信接口芯片——Z80SIO128

(一)Z80 SIO的基本特性128

(三)SIO的功能134

(四)SIO的初始化编程139

(五)SIO的初始化编程举例148

4.3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INS8250155

(一)主要功能155

(二)INS8250引脚定义及在IBM-PC计算机中的硬件连接155

(三)INS8250的内部寄存器159

(四)INS8250的初始化编程164

4.4 可编程HDLC规程控制器167

(一)8273的主要特点167

(二)8273的引脚定义168

(三)8273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连接170

(四)8273的工作过程177

(五)8273命令说明178

(六)8273的编程举例189

第五章 通信适配器的编程及应用196

5.1 8250通信芯片的编程196

(一)8250通信适配器的初始化196

(二)点对点键盘通信和文件传输199

(三)与调制解调器相连时的通信编程209

(四)DOS操作系统中提供的通信功能210

5.2 Z80 SIO通信芯片编程实例225

附录六 U8250.H232

5.3 Intel 8273通信接口芯片编程实例235

6.1 调制解调器的环路测试设备247

(一)环路测量247

第六章 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测试247

(二)环路的控制249

(三)环路测试中,在简单多点电路上使用的同步DCE之间的互联信号251

(四)调制解调器的环路测试设备253

(一)模拟测试256

6.2 数据通信系统的测试256

(二)数字测试257

(三)协议测试257

6.3 调制解调器的比较测试258

(一)测试参数258

(二)主要使用仪器259

(三)测试电路框图及方法259

6.4 微机通信抗干扰对策261

(一)干扰途径与故障形式261

(二)电源干扰防护262

(三)传输线对调制解调器干扰的防护对策267

(四)软件编制的抗干扰措施269

(五)辐射干扰防护272

(一)数据通信网的发展273

第七章 计算机数据通信网273

7.1 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的构成273

(二)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的组成274

7.2 专线网275

(一)点对点直通专线方式276

(二)多点专线方式277

(三)远程专用系统279

(四)数字传输专线网280

7.3 电报网微机通信282

(一)使用电传机和微机通信282

(二)多路载波和时分复用283

7.4 普通交换电话网微机通信283

(一)使用普通交换电话网的优点283

(二)电话网进行微机通信的过程284

7.5 数据通信网285

(一)数据通信网的构成及分类285

(二)数据交换技术287

7.6 计算机网络289

(一)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289

(二)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和拓朴结构290

(三)网络体系结构293

(四)网络协议294

(五)网络软件295

(六)网络操作系统297

7.7 局域网298

(一)局域网概述298

(二)局域网的分类298

(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299

(四)局域网的功能与应用301

(五)局域网设计中的几个问题302

(六)局域网协议标准303

(七)以太网304

(八)Novell网307

7.8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309

(一)ISDN简述309

(二)ISDN提供的业务及特点310

(三)建设ISDN的几种方式310

附录一 ASCII字符码/十六进制/十进制对照表313

附录二 AT指令表314

附录三 结果码表318

附录四 RS-232C接口规格319

附录五 拨号脉冲和音频拨号频率322

参考文献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