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历史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
  • 张嘉友等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83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史料;辛亥革命-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的记忆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八七会议历史局限与共产国际关系研究1

一、八七会议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和阶级关系“左”的错误观点,完全来源于共产国际2

二、八七会议关于中国民主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以及相应采取的错误斗争策略,是共产国际错误判断和错误指导的结果4

三、八七会议在其他方面的错误也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关系7

共产国际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指导失误研究10

一11

二12

三14

四17

试论毛泽东廉政思想19

一、毛泽东廉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二、毛泽东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20

(一)廉政是中国共产党取信于民、夺取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20

(二)廉政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和长治久安的前提和保障20

(三)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注重廉政教育,增强预防腐败的能力20

(四)整党整风是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民主监督是最有效的“防腐剂”22

(五)健全法律制度、依法惩治腐败23

马克思关于东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思考25

一、早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探索25

二、晚年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26

(一)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具有“跨越”基本条件的27

(二)俄国农村公社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27

(三)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成功,必须借助于一场俄国革命28

三、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探索的一些启迪28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探析31

一、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31

二、近代中国人探索失败的原因32

三、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新选择3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中西文明差异决定中国人最终放弃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33

(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安排使中国人对西方国家彻底失望34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之间却存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人接受并追随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化心理背景35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四川抗战运动的推动37

一、四川对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37

(一)四川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成为抗战的大后方38

(二)四川成为抗日复兴基地的政治、军事、金融、工业、文化中心38

(三)四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坚定了沦陷区广大民众的抗日信心39

二、中国共产党对四川抗战运动的推动40

(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有力地推动了四川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40

(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深刻影响、推动了四川各界力量的抗日运动41

(三)中国共产党对四川地方实力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推动了川军出川抗战42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46

一、坚持学习并灵活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是我党执政的根本所在46

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源泉所在48

三、整风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49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50

五、民主执政是长久执政的关键所在50

多党合作形成的历史原因探究52

一、中间党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其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难以独立生存和发展52

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不可能给中间党派以光明的发展前途54

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她与中间党派联合发展的必要和可能55

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58

一、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58

(一)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是青年教育的目标59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教育的核心59

(三)理论联系实际,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青年教育的法则60

二、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60

(一)以人为本,注重青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60

(二)与时俱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学习观61

(三)因材施教,拓展当代英才教育的视界62

(四)循循善诱,帮助青年励志成才62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资政策的形成与发展64

一64

二66

三68

四70

五70

重温《反对本本主义》73

一、思想路线的初步论述73

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75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77

浅析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79

一、中共深明大义制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79

二、中共积极加强各方沟通,促成和谈80

三、中共在军事上给予张、杨以支持81

四、中共帮助张、杨处理后续工作,巩固和谈成果82

从《实践论》谈实践84

论计划与市场视阈下邓小平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90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探索90

(一)邓小平按照世界市场经济产生、演化的实质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1979年11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的著名论断。90

(二)邓小平明确地指出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经济手段”范畴91

(三)邓小平阐明了计划和市场之间优势互补的辩证关系,促成了两者的历史结合92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探索92

(一)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探索92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93

三、邓小平和斯大林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94

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97

一、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内涵98

(一)区域内医疗优势及医疗技术支持98

(二)区域内医卫工作者的继续教育98

(三)区域内卫生事业人才供给99

(四)区域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99

二、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99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1950~1965)99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100

(三)“文革”结束至20世纪末(1977~1994)100

(四)20世纪末至今(1995~2011)101

三、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101

(一)南充人民的主观努力与艰苦奋斗精神101

(二)地理位置、人口、区域政治中心地位等客观条件102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相关单位的援助10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发展理论的创新105

一105

二106

三107

四108

五109

刍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112

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和“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112

二、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114

三、要坚决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115

四、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适用”和“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116

五、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听党指挥”和“善打硬仗”的机构和队伍建设117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及其创新性研究119

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发展119

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123

三、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125

当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现代化发展128

一、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化发展128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机契合129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引领现代化发展的功能释放131

(一)政治稳定131

(二)政治民主132

(三)社会整合133

从五次宏观调控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性136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和区别137

二、五次宏观调控概况138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复杂性表现140

浅议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实现形式143

一、什么是腐败143

二、我国反腐败工作格局及当前腐败犯罪的特点144

(一)从作为执政党的中共党内蔓延至参政议政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45

(二)从党政官员蔓延至一般的社会成员145

(三)从公共权力的滥用蔓延至其他权力的滥用145

(四)从政治经济生活领域蔓延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46

三、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实现形式146

(一)推动反腐败工作的法制化147

(二)向反腐败工作机构推荐干部147

(三)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政监督,树立全民族的廉洁意识和廉政监督意识148

(四)纪律检查机关对反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148

略论邓小平和谐执政观151

一、树立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是邓小平和谐执政观的核心思想152

二、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是邓小平和谐执政观的重要内容153

三、建立健全公正的制度是邓小平和谐执政观的鲜明特点154

试论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157

一、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制度在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重建人民对政治权威的信心,激发人们的热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57

(一)确立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思想157

(二)创立适应世界政治文明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政治民主制度的最高法律体系158

(三)确立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159

二、曲折前进的中国民主政治和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运转规则的重建与发展159

(一)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面160

(二)坚持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160

(三)改进民主政治制度的治理机制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最具创新的实践161

(四)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的新发展161

三、坚持实践中的创新发展,处理好党的领导、法律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162

对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165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65

(一)注重数量,忽视质量165

(二)入党动机复杂、多元化166

(三)忽视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167

二、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167

(一)注重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与质量并举167

(二)正确引导,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169

(三)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169

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71

一、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源于科学的理论、宏伟的事业和骄人的成绩171

(一)源于科学的理论172

(二)源于宏伟的事业172

(三)源于骄人的成绩173

(四)源于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174

二、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74

(一)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75

(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当代中国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75

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析177

一、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概述177

(一)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意义177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性特征178

二、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80

(一)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比例偏低180

(二)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不够180

(三)党组织建立难180

(四)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发挥作用难181

三、加强和改进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181

(一)扩大党的工作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覆盖面181

(二)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增强党的号召力182

(三)开展活动,提高党员整体素质182

(四)坚持与时俱进,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183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思想建设的角度论述185

一186

二187

三189

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191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191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动力192

(一)坚持发展的观点,指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条件193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导向193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赋予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内涵194

(四)坚持统筹兼顾,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方法194

三、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丰富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195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深化了党的执政理念195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强化了党的执政理念195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196

(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思想保障196

(二)提高党的组织领导能力,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197

(三)完善党的制度机制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197

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200

一、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200

二、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挑战201

三、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203

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中的作用208

一、“三观”教育的含义及相互联系208

二、“三观”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210

(一)“三观”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210

(二)“三观”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211

(三)“三观”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211

三、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中的作用212

(一)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导向作用212

(二)高校党建工作为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13

(三)高校党建工作为大学生“三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2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215

一、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215

二、以查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216

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217

四、深化反腐败理论和实践创新217

五、建立惩治预防腐败新体系218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21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221

二、科学分类,促进文化建设全面发展222

三、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23

四、坚决抵制“三俗”,保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224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25

(一)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抢占文化制高点。225

(二)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26

(三)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艺术,掌控媒体话语权226

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哲学思考228

一、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现状228

二、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策略230

三、基于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结语232

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中的作用234

一、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党建工作植根的土壤234

二、高校党建工作是服务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的活动235

三、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23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及经验24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240

(一)党内民主的逐步恢复240

(二)党内民主的创新发展242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24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进程研究246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面探索阶段246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创新阶段247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248

新疆辛亥革命与新疆近代化251

一、辛亥革命前新疆的社会状况251

二、辛亥革命在新疆的发展252

三、新疆辛亥革命对新疆近代化的影响254

(一)在政治制度的变迁上255

(二)在边疆意识与主权意识的产生上255

(三)在经济上256

(四)在民族政策上256

“首动”与“首应”:论湖南与辛亥革命258

一、湖南人民的“首动”259

(一)“湖南保路运动”259

(二)萍浏醴起义260

二、湖南人民的“首应”261

三、湖南与辛亥革命262

简析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的历程265

一265

二268

三270

辛亥革命与“中山式”教育观273

一、关于“非学问无以建设”273

二、关于“教便是宣传”275

三、关于“普及教育”277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制度探究279

一、监察制度的历史渊源279

二、监察院的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能280

三、监察院失灵的原因281

(一)监察权不独立于政府281

(二)监惩分离282

(三)政府内部分工不分权282

(四)大众媒体的弱化282

(五)监察党化283

(六)监察院制度的启示284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人思想的影响286

一、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的内容及影响286

(一)民族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286

(二)孙中山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287

二、孙中山政治革命思想的内容及影响288

(一)政治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288

(二)孙中山政治革命思想的影响289

三、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影响290

(一)社会革命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290

(二)孙中山社会革命思想的影响291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293

一、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政治权威的理性化293

(一)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对外态度294

(二)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对内主张294

二、辛亥革命引起了中国政治功能的专门化295

三、辛亥革命促进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296

(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296

(二)政治参与主体范围的多样化297

四、辛亥革命在政治现代化上的不足及带给我们的启示298

辛亥革命的前奏——四川保路运动300

一、四川保路运动爆发的背景300

二、保路运动爆发经过301

三、保路运动反思303

对黎元洪在武昌首义前后的再认识306

一、认识对象及背景306

二、武昌首义爆发307

(一)湖北新军起义307

(二)黎元洪杀害革命党人307

(三)黎元洪被迫当都督308

三、黎元洪当都督的理由308

(一)稳定局势,统一协调作战308

(二)借助有影响的人物发号施令容易壮大声势309

(三)调和两个革命团体之间的矛盾309

四、黎都督上任后起的积极作用310

(一)呼吁各省响应起义310

(二)说服清军归附革命310

(三)坚拒加爵,始终民国311

浅析清末民初思想文化的嬗变313

一、启蒙思想的崛起,近代化进程的开启313

二、教育改革,促进革命进行314

三、国粹、国故,传统思想中的新亮点316

四、新文化运动新的出路317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及启示320

一、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内容320

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两岸关系的影响322

(一)蒋介石执政时期323

(二)蒋经国执政时期324

(三)李登辉及陈水扁执政时期325

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两岸关系的启示326

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华侨329

一329

二331

三332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335

一、辛亥革命的民主宪政建设铺设了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335

二、辛亥革命绘制了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全新发展蓝图337

三、辛亥革命提出了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创新理念339

当代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研究341

一、我国城市社区党建的历史演变341

二、我国城市社区党建的现状342

(一)我国城市社区党建所取得的初步成效342

(二)我国城市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343

三、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345

(一)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城市社区党建的重视程度345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的运行机制345

(三)建立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机制346

(四)全面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和领导力347

建党90周年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启示349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349

二、理论创新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350

三、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活力的源泉350

(一)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350

(二)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党永葆生机351

(三)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党引导社会不断前进351

四、理论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两次历史性飞跃35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35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52

五、党的理论创新给我们的启示353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动力353

(二)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354

(三)理论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理论L创新是党和国家不断前进的重大推动力354

(四)理论创新的成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354

浅谈实践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356

一、“纲要”课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357

(一)实践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357

(二)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57

(三)实践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358

二、“纲要”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创设358

(一)开展以课堂讨论为中心的“听、看、读、思、议、写”活动358

(二)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358

(三)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359

(四)组织党员支教队活动359

三、“纲要”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60

(一)实践教学是参与式教学,学生是否参与和参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360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360

(三)实践教学不宜过多,“纲要”课堂还是应以理论教学为主36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课程361

一、“纲要”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途径361

二、“纲要”课——难以取代的优势课程362

三、“纲要”课——历史与现实的桥梁364

构建“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367

一、构建“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必要性368

二、构建“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可能性369

三、“课堂·网络·社团”综合教学平台的初步实践370

后记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