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的类比 先秦诸子譬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的类比 先秦诸子譬论
  • 黄朝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031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类比-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的类比 先秦诸子譬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2

一 研究的对象2

二 研究的范围11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预期目标和意义13

一 研究的方法13

二 研究的预期目标和意义15

第一节 老子的譬及其特点19

一 老子的譬19

第二章 老子的譬——类比的肇端19

二 老子譬的基本特点22

第二节 譬与“静观”、“玄览”,老子用譬的错误24

一 譬与“静观”、“玄览”24

二 老子用譬的错误26

第三章 孔子的能近取譬——应用在伦理思维中的逻辑方法31

第一节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31

一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的区别32

二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的联系50

三 能近取譬、忠恕之道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60

一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的运用机制65

第二节 伦理活动中的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65

二 能近取譬、忠恕之道和义务冲突70

三 能近取譬的依据与伦理行为的成败72

第四章 墨子的譬——理论化的尝试75

第一节 墨子的譬及其理论依据75

一 墨子的逻辑之譬和修辞之譬75

二 譬与“类”、“故”、“法”78

第二节 墨子譬的种类和特点93

一 譬的种类93

二 墨子的譬与老子的譬、孔子的能近取譬98

一 能近取譬与强恕而行103

第五章 孟子的譬及其两种形态103

第一节 孟子的能近取譬及其理论依据103

二 能近取譬的理论依据111

三 能近取譬与道德义务的冲突117

第二节 孟子的譬、谈辩之譬和能近取譬118

一 孟子的譬及其理论依据119

二 譬、谈辩之譬和能近取譬126

第六章 庄子的譬131

第一节 庄子譬的基本特点131

一 庄子的修辞之譬与逻辑之譬131

二 庄子譬的基本特点134

一 庄子对物类关系的认识139

第二节 庄子的“类”和譬139

二 庄子“类”观念对譬的影响148

第七章 《墨辩》的譬——理论化的完成151

第一节 《墨辩》的譬:思维方法和谈辩方法151

一 譬的定义151

二 譬与“辩”156

三 譬与“说”160

第二节 《墨辩》譬的依据——“三物”范畴169

一 譬与“故”169

二 譬与“理”175

三 譬与“类”179

四 譬的谬误论185

第三节 《墨辩》譬的特点187

一 譬与“侔”、“援”、“推”187

二 《墨辩》譬的特点193

第八章 荀子的譬200

第一节 荀子的譬及其理论依据200

一 譬与“类”200

二 譬与“故”、“理”207

第二节 荀子譬的基本特点212

一 譬:谈辩方法212

二 是非标准和譬216

三 关于伦理思维方法——能近取譬的问题217

第九章 韩非子的譬220

第一节 韩非子譬的逻辑学意义220

一 韩非子的逻辑之譬220

二 韩非子的修辞之譬226

第二节 韩非子的譬和“推类”231

一 韩非子的“类”231

二 譬与“推类”、“连类”234

三 逻辑矛盾的形象化表达:“矛盾之说”236

第一节 譬的本质、譬和“类”的关系240

第十章 总论——关于中国古代譬的一般问题240

一 譬的本质和形式结构242

二 譬、“类”和“类推”244

第二节 比较研究、譬的基本特点247

一 比较研究247

二 譬的基本特点255

附录一 譬的思维260

附录二 墨子的譬——逻辑学意义的类比271

附录三 参考文献284

一 主要著作284

二 主要论文293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