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河南简史 1949-199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河南简史 1949-1998
  • 胡悌云,侯志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092842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河南简史 1949-199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年5月—1952年12月)2

第一章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2

第一节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2

第二节 剿匪反霸 镇压反革命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7

第三节 分期分批开展土地改革13

第四节 奋起投入抗美援朝18

第五节 “三反”、“五反”斗争22

第六节 城市民主改革26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1

第一节 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31

第二节 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恢复与发展35

第三节 开展以治淮、治黄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41

第四节 城乡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47

第三章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改造和发展50

第一节 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与发展50

第二节 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54

第三节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58

第二编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1月—1957年12月)64

第四章 “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和产业格局的变化64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贯彻64

第二节 “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66

第三节 洛阳、郑州等重点工业基地的建设69

第四节 大规模兴修水利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上马75

第五节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79

第五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83

第一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3

第二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7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0

第四节 粮棉油统购统销政策的贯彻94

第五节 全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96

第六章 政治文化建设与整风反右运动9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与贯彻98

第二节 第一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与省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00

第三节 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104

第四节 中共“八大”精神的宣传贯彻109

第五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12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1958年1月—1966年5月)118

第七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与“大跃进”118

第二节 嵖岈山、七里营人民公社的建立 全省人民公社化运动128

第三节 反“潘、杨、王”与“左”的错误严重发展133

第四节 “信阳事件”与“民主革命补课”136

第八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四清”运动140

第一节 农村政策的调整与“借地”140

第二节 工商业的调整144

第三节 水利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149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55

第九章 教育文化事业与焦裕禄、雷锋事迹的宣传163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教育、文化事业163

第二节 教育、文化、科研事业的调整166

第三节 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的恢复与发展168

第四节 对焦裕禄、雷锋事迹的学习和宣传174

第五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79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运动182

第一节 “红卫兵”冲击 领导机关瘫痪182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与动乱中的建设事业(1966年5月—1976年10月)182

第二节 全面“夺权”183

第三节 “斗、批、改”186

第四节 各条战线的整顿188

第五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 “文化大革命”结束190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科技事业194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三起三落”194

第二节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及科技事业的曲折发展197

第五编 伟大的历史转折与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1976年10月—1984年10月)212

第十二章 揭批“四人帮”与全面拨乱反正212

第一节 “揭、批、查”运动212

第二节 真理标准大讨论213

第三节 处理“文化大革命”与历史遗留问题215

第一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220

第十三章 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220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巩固、提高224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28

第四节 教育、科技工作出现新面貌230

第十四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34

第一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234

第二节 农村“两户一体”的发展及经联社的产生236

第三节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蓬勃兴起238

第四节 中共党内的思想、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加强240

第六编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10月—1992年9月)246

第十五章 全面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246

第一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246

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54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257

第四节 其他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61

第十六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265

第一节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维护安定团结265

第二节 加强地方立法和普法工作270

第三节 各级政协在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显著增强272

第十七章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275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275

第二节 治理整顿的主要措施与治理整顿任务的基本完成277

第七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0月—1998年12月)282

第十八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282

第一节 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282

第二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改革284

第三节 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289

第四节 扩大开放,实行开放带动战略291

第十九章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93

第一节 向农业产业化迈进,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293

第二节 工业、交通发展进程加快,一批名牌企业形成298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304

第四节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体初步形成306

第五节 “八五”计划胜利完成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11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314

第一节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314

第二节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315

第三节 群众性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324

第四节 依法治省,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326

第五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腐倡廉活动的深入开展328

结束语333

后记 编者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