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食加工核心技术 工艺流程与质量检测实务全书 第2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粮食加工核心技术 工艺流程与质量检测实务全书 第2册
  • 朱明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金版电子出版公司
  • ISBN:790011005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10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粮食加工核心技术 工艺流程与质量检测实务全书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关于粮食的基础知识1

第一章 粮食的分类及粮食作物的分布3

第一节 粮食的分类3

第二节 粮食作物的分布8

第二章 粮食籽粒的形态结构14

第一节 小麦籽粒的形态结构14

第二节 稻谷籽粒的形态结构16

第三节 玉米籽粒的形态结构19

第四节 高粱籽粒的形态结构20

第五节 大豆籽粒的形态结构21

第六节 大麦籽粒的形态结构22

第七节 粟、黍(稷)籽粒的形态23

第八节 燕麦、黑麦与荞麦的形态24

第九节 绿豆、小豆、蚕豆和豌豆籽粒的形态25

第三章 主要粮食品种籽粒的物理特性27

第一节 小麦籽粒的物理特性27

第二节 稻谷籽粒的物理特性30

第三节 玉米籽粒的物理特性42

第四章 主要粮食品种籽粒的化学成分43

第一节 小麦籽粒的化学成分43

第二节 稻谷籽粒的化学成分46

第三节 玉米籽粒的化学成分49

第五章 主要粮食品种的质量等级标准52

第一节 小麦质量等级标准52

第二节 稻谷质量等级标准56

第三节 玉米质量等级标准57

第四节 高粱质量等级标准58

第五节 大豆质量等级标准59

第六节 粟(谷子)质量等级标准63

第七节 大麦、荞麦、燕麦、莜麦质量等级标准64

第八节 绿豆、小豆、蚕豆和碗豆质量等级标准65

第二篇 粮食加工及其通用加工机械设备综述67

第一章 粮食加工及其产业的发展69

第一节 概述69

第二节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历程69

第三节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趋势78

第二章 粮食加工设备组成与通用设施85

第一节 粮食加工厂的设备组成85

第二节 粮食加工厂的通用设施87

第三章 粮食加工通用机械设备92

第一节 输送、除尘通用设备92

第二节 称重、包装通用设备100

第三节 斗式提升机103

第四节 散粮输送设备速度在线监控装置113

第五节 去石机116

第六节 质量检测仪器120

第四章 粮食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124

第五章 粮食加工通用机械设备技术标准188

第三篇 稻谷加工核心技术、工艺流程与机械设备285

第一章 稻谷的清理287

第一节 概述287

第二节 筛选289

第三节 去石301

第四节 磁选307

第二章 砻谷310

第一节 概述310

第二节 胶砻脱壳310

第三章 谷壳分离与收集314

第一节 谷壳分离314

第二节 谷壳收集与整理322

第四章 谷糙分离326

第一节 概述326

第二节 谷糙分离筛330

第三节 谷糙分离机345

第四节 谷糙分离工艺效果的评定353

第五章 碾米357

第一节 概述357

第二节 米机的工艺组合363

第三节 碾米工艺效果评定367

第六章 成品及副产品整理371

第一节 概述371

第二节 成品整理371

第三节 副产品整理376

第一节 概述380

第七章 工艺流程设计380

第二节 设计步骤与方法382

第三节 工艺流程图用图形符号、代号403

第八章 特种稻米及其加工418

第一节 特种稻米概述418

第二节 特种稻米的营养成分420

第三节 特种稻米的加工品质435

第四节 色米的碾制加工438

第五节 香米的加工440

第六节 配方米的加工443

第七节 其他特种米的加工446

第一节 稻谷的着水加工456

第九章 稻谷加工的新工艺与新技术456

第二节 稻谷的分粒加工457

第三节 大米产后新技术462

第十章 稻米加工的检验468

第一节 黄粒米及裂纹粒的检验468

第二节 米类加工精度的检验469

第十一章 稻谷、成品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472

第一节 稻谷国家标准472

第二节 成品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477

第三节 绿色食品大米行业标准485

第一节 碾米机的结构形式504

第十二章 碾米机504

第二节 碾米机碾米基础理论506

第三节 立式碾米机与卧式碾米机514

第四节 碾米成套设备524

第五节 小型碾米组合机械529

第十三章 稻谷碾米辅助设备540

第一节 除稗与分离设备540

第二节 稻谷加工合用长孔筛网544

第三节 稻米成品整理设备555

第四节 白米色选机565

第五节 大米专用提升机568

第十四章 稻谷与大米的储藏571

第一节 稻谷的储藏571

第二节 大米的储藏582

第十五章 稻米的品质评价与分析593

第一节 概述593

第二节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594

第三节 米饭织构仪及其测定597

第四节 稻米糊化特性的测定——粘度仪法599

第五节 稻米蒸煮特性试验608

第六节 稻米碱消度的测定611

第七节 稻米胶稠度的测定613

第八节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617

第十六章 成品米的包装622

第一节 概述622

第二节 包装材料与容器622

第三节 包装方法625

第四节 典型包装设备626

第十七章 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632

第一节 稻壳的综合利用632

第二节 米糠、米胚芽的综合利用646

第三节 碎米的综合利用657

第一节 加入WTO对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影响662

第十八章 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发展662

第二节 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发展前景667

第三节 我国大型稻谷加工厂的发展670

第四篇 小麦粉加工核心技术、工艺流程与机械设备675

第一章 小麦制粉概论677

第一节 概述677

第二节 评价小麦制粉品质的方法678

第三节 各类小麦的制粉特性680

第四节 出粉率与制粉效果评定685

第二章 小麦粉696

第一节 通用小麦粉696

第二节 专用小麦粉705

第三节 小麦粉的营养价值711

第三章 小麦的清理、水分调节与搭配716

第一节 小麦的清理716

第二节 小麦的水分调节726

第三节 小麦的搭配733

第四节 小麦的清理流程736

第四章 制粉工艺流程739

第一节 概述739

第二节 皮磨系统741

第三节 渣磨系统746

第四节 清粉系统747

第五节 心磨系统749

第六节 粉路设计752

第七节 粉路分析765

第八节 工艺流程图用图形符号、代号767

第五章 专用小麦粉的生产技术796

第一节 概述796

第二节 专用小麦粉的品质要求和质量标准799

第三节 专用小麦粉的混合配制807

第四节 小麦粉添加剂的应用818

第五节 专用小麦粉的质量管理827

第六节 专用小麦粉的研制和发展829

第七节 专用小麦粉生产的工艺设计847

第八节 专用小麦粉的品质控制850

第六章 小麦粉的检验方法862

第一节 小麦粉加工精度862

第二节 小麦粉粗细度864

第三节 小麦粉面筋865

第四节 粉类磁性金属物872

第五节 粉类含砂量874

第六节 粉类降落值876

第七节 面团性质881

第八节 小麦粉类在制品、副产品及下脚889

第九节 小麦粉的感官检验方法895

第七章 小麦粉工艺品质测定与分析897

第一节 小麦粉粉色测定与分析897

第二节 小麦粉粒度测定与分析902

第三节 小麦粉麦芽糖含量测定与分析905

第四节 小麦粉损伤淀粉含量测定与分析910

第五节 麦粉品质优劣判断实例913

第八章 面粉加工质量的控制917

第一节 概述917

第二节 面粉加工质量的控制措施919

第三节 影响面粉加工精度的因素925

第四节 加工方法对面粉品质的影响930

第五节 面粉含砂量的控制936

第六节 减少面粉中麸星含量的措施939

第七节 降低麸皮含粉的措施942

第八节 提高面粉白度的技术措施946

第九节 酶制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948

第九章 磨粉机955

第一节 FMHQ5×2型气压磨粉机955

第二节 MDDK气压磨粉机958

第三节 新型三辊磨粉机963

第四节 磨粉机的操作与维护967

第五节 皮磨剥刮率与八辊磨调节973

第六节 磨粉机的磨辊及其使用979

第七节 磨粉机使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993

第十章 小麦制粉辅助设备1001

第一节 接收和清理设备1001

第二节 研磨筛理设备1009

第三节 面粉后处理设备1019

第四节 振动润麦装置1022

第五节 小麦新型喷雾加湿系统1024

第六节 小麦着水控制仪1026

第七节 平筛筛路组合变换1030

第八节 清粉机1034

第九节 FZJS·43面粉撞击杀虫机1037

第十节 电子打包秤MWEA1040

第十一章 小麦加工机械设备技术标准1043

第十二章 小麦与面粉的储藏1109

第一节 小麦的储藏1109

第二节 面粉的储藏1117

第十三章 面粉的包装1124

第一节 面粉包装的方法1124

第二节 包装设备1125

第三节 包装的工艺过程1129

第十四章 小麦、小麦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1130

第一节 小麦及专用小麦国家标准1130

第二节 小麦粉国家标准1142

第三节 绿色食品小麦粉行业标准1150

第十五章 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1156

第一节 概述1156

第二节 副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其特性1157

第三节 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1161

第十六章 我国面粉加工企业的发展与管理1166

第一节 我国面粉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66

第二节 我国面粉加工企业的发展1172

第三节 面粉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1179

第五篇 玉米及其他杂粮加工的核心技术与工艺流程1195

第一章 玉米及其他杂粮的营养价值1197

第一节 概述1197

第二节 玉米的营养价值1198

第三节 其他杂粮的营养价值1200

第二章 玉米加工1206

第一节 概述1206

第二节 玉米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1207

第三节 工艺流程与工艺指标1208

第四节 玉米加工的主要过程1210

第五节 农村玉米加工1215

第六节 玉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1218

第三章 高粱加工1231

第一节 高粱的工艺特性1231

第二节 高粱加工前处理1234

第三节 碾米及成品整理1236

第四节 一般高粱的加工方法1239

第五节 高水分高粱的加工方法1242

第六节 烘干、晾晒高粱的加工方法1242

第七节 粉质高粱的加工方法1243

第八节 农村高粱米厂工艺流程1244

第四章 粟加工1246

第一节 粟的结构和工艺性质1246

第二节 粟加工的工艺过程1249

第三节 加工前处理1249

第四节 脱壳与粟糙分离1249

第五节 碾米和成品整理1253

第六节 下脚和副产品整理1254

第七节 农村粟米加工1255

第八节 精制粟米的加工技术1255

第一节 薯类的结构与工艺特性1260

第五章 薯类加工1260

第二节 薯类加工的前景与效益1268

第三节 薯类加工的一般方法1270

第六章 玉米、其他杂粮及其加工产品的标准1281

第一节 玉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1281

第二节 玉米粉国家标准1295

第三节 其他杂粮国家标准与专业标准1298

第四节 其他杂粮加工产品国家标准与专业标准1327

第六篇 原粮和成品粮的品质测定、质量检验与掺伪鉴别1343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1345

第一章 粮食品质的测定方法1345

第二节 发芽率、发芽势的测定1346

第三节 对粮食新、陈的试验1349

第四节 粮食水分含量测定法1350

第五节 粮食粗脂肪含量的测定1364

第六节 粮食碳水化合物的测定1375

第七节 粮食蛋白质的测定1390

第八节 粮食氨基酸的测定1415

第九节 粮食灰分的测定1435

第二章 存粮和成品粮质量的感官鉴别1439

第一节 概述1439

第二节 小麦、小麦粉质量的感官鉴别1441

第三节 稻谷、大米质量感官鉴别1458

第四节 玉米、玉米粉和小米质量的感官鉴别1460

第五节 粮食感官鉴别检验的效应1463

第三章 粮食质量检验一般规则1465

第四章 成品粮食掺伪的鉴别检验1480

第一节 大米掺伪的鉴别检验1480

第二节 小麦粉掺伪的鉴别检验1485

第三节 小米、玉米面掺伪的鉴别检验1496

第七篇 原粮和成品粮的卫生检测与控制1499

第一章 粮食卫生标准及卫生检验总则1501

第二章 原粮和成品粮的各种限量卫生标准1545

第三章 粮食中残留化学药剂的测定方法1571

第一节 概述1571

第二节 马拉硫磷的测定方法1572

第三节 磷化物的测定方法1576

第四节 氰化物的测定方法1580

第五节 氯化苦的测定方法1585

第六节 二硫化碳的测定方法1589

第七节 二溴乙烷的测定方法1591

第八节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方法1594

第九节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1608

第十节 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测定方法1618

第十一节 沙蚕毒素农药的测定方法1631

第十二节 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测定方法1636

第十三节 杀螟松、溴氰菊酯、氧化胡椒丁醚(增效醚)的测定方法1643

第四章 原粮和成品粮的农药残留限量1646

第五章 粮食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标准1708

第六章 粮食检疫1844

第一节 概述1844

第二节 现场抽查和室内检验1844

第三节 几种典型的粮食检疫1845

第八篇 原粮和成品粮的安全储藏与运输1849

第一节 粮食仓库的类别1851

第一章 粮食仓库与粮食储放1851

第二节 粮食仓库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1852

第三节 粮食仓库的类型与储粮性能1853

第四节 粮食的储放1858

第五节 粮仓容量的计算1863

第六节 粮食仓库管理标准要求1865

第七节 粮食包装用麻袋标准要求1874

第二章 粮食安全储藏技术与方法1881

第一节 粮食贮藏的基本方法1881

第二节 粮仓通风常识1884

第三节 粮仓通风系统的设计1889

第四节 粮食气调储藏技术1903

第五节 粮食低温储藏技术1920

第六节 粮食地下储藏技术1928

第七节 原粮储藏技术1938

第八节 成品粮储藏技术1954

第九节 粮食储藏技术规范1969

第三章 粮食储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1994

第一节 概述1994

第二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构成成分的变化1995

第三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挥发物2000

第四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主要酶的活性变化2002

第四章 粮食的安全调运2004

第一节 概述2004

第二节 粮食合理运输的运筹2013

第三节 粮食安全联运的理念与操作方法2023

第四节 粮食安全运输的程序与经济管理规范2027

第五节 粮食铁路安全运输2034

第六节 粮食水路安全运输2038

第七节 粮食公路安全运输2042

第八节 粮食运输的管理规则2049

第九篇 粮食加工企业常用法律法规20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