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统一宣贯教材(GB/T 19531.1-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宣贯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135028·323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统一宣贯教材(GB/T 19531.1-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宣贯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GB/T 19531.1—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3
第1部分:测震3
第1章 标准编制背景3
1.1 任务来源4
1.2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要求4
1.3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与法规的具体体现6
第2章 标准编制的技术基础11
2.1现有地震观测环境技术规范基础11
2.2观测技术基础17
2.3中国数字地震观测资料基础18
第3章 标准的形成20
3.1国内外相关标准与研究结果调研21
3.2中国大陆环境地噪声普查与分析28
3.3干扰源影响距离实验研究32
3.4标准文本编制48
第4章 标准的特色52
4.1标准适用范围52
4.2地噪声表示方式和地球正常噪声模型53
4.3背景噪声和环境噪声54
4.4环境噪声水平Enl54
4.5中国大陆背景地噪声分区56
4.6根据台站仪器性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指标58
4.7 以大量的野外实验和丰富的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59
第5章 标准参数的获取程式与计算方法60
5.1 测震台站环境地噪声水平60
5.2测震台站与主要干扰源之间的最小距离65
6.2测震台站应有台站建设初期的完整档案66
6.1 先入为主原则66
第6章 采用标准的若干问题66
6.3没有列出的干扰源种类或者干扰源量级增加67
6.4标准中测震台站环境地噪声水平指标67
参考文献69
第二篇 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83
第2部分:电磁观测83
第1章 标准编制概述83
1.1 编制背景83
1.2编制思路85
1.3编制过程85
第2章 地震台站电磁观测对环境的技术要求92
2.1地电场观测环境技术指标92
2.2地磁场观测环境技术指标94
2.3地电阻率观测环境技术指标96
第3章 人工电磁骚扰源与电磁观测站(点)间的最小距离99
3.1城市轨道交通99
3.2电气化铁路110
3.3超高压输电线115
3.4工频电流源121
3.5金属管道(线)类设施124
3.6铁磁性材料类设施131
3.7公路和铁路133
第4章 相关的测试方法135
4.1电磁骚扰源对地电场观测环境影响的测试方法135
4.2事件型磁骚扰源对地磁场观测环境影响的测试方法139
4.3短周期磁骚扰源对地磁场观测环境影响的测试方法140
4.4电磁骚扰源对地电阻率观测影响的测试方法142
参考文献145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149
第1章 标准编制概述149
1.1标准编制背景149
第三篇 GB/T 19531.3—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149
1.2制定标准的技术思路150
1.3标准编制过程150
第2章 地壳形变观测对环境的技术要求154
2.1观测精度指标与理论模型154
2.2干扰源分类162
2.3观测环境技术指标要求173
第3章 各类干扰源与形变观测点最小距离的确定178
3.1海洋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78
3.2水库与湖泊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79
3.4建筑、工厂、仓库与列车编组站等荷载干扰源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80
3.3江与河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80
3.5铁路、公路与机场跑道等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81
3.6采石、采矿爆破点与冲击振动设备等振动源距地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82
3.7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干扰源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83
3.8人工电磁骚扰源距地震台站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最小距离184
第4章 干扰的测试方法186
4.1地倾斜观测环境综合干扰的测试方法186
4.2洞室地应变观测环境干扰测试方法192
4.3钻孔地应变、地倾斜观测环境综合干扰测试方法194
4.4重力观测环境干扰的综合判定方法197
4.5跨断层形变观测环境综合干扰的测试方法202
第5章 为标准编制研究进行的专项实验206
5.1长江三峡大坝库首区蓄水载荷引起库盆沉降形变特征实验206
5.2蓟县台、银川台附近农机井抽水对地倾斜、地应变重力观测影响的实验208
5.3全国11个钻孔应变台孔内注水对钻孔应变观测影响实验214
5.4渤海湾海洋负荷潮汐对断层形变观测影响试验214
5.5大型飞机场飞机起降振动对重力观测干扰影响实验215
5.6铁路振动影响实验217
5.7电磁环境对GPS观测影响实验221
第6章 结束语222
参考文献223
第四篇 GB/T 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227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227
第1章 标准编制概述227
1.1编制的背景227
1.2编制的思路与过程232
2.1地下流体及其动态239
第2章 地下流体观测环境干扰及其技术指标239
2.2地下流体观测中的环境干扰241
2.3地下流体观测环境干扰指标254
2.4评定地下流体观测环境干扰的水文地质学基础260
第3章 各类干扰源距观测井的最小距离267
3.1 地表水体与观测井间的最小距离267
3.2地下水开采井与观测井间的最小距离278
3.3地下注水井与观测井间的最小距离289
3.4矿山开采区与观测井间的最小距离291
3.5其他干扰源与观测井间的最小距离297
第四章 与贯彻实施相关的问题301
4.1本部分的适用范围301
4.2井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内容与方法304
4.3抽水试验与水文地质计算307
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
- 572705.html
- 51951.html
- 2739030.html
- 2743675.html
- 2751301.html
- 2978098.html
- 794656.html
- 1614283.html
- 2971944.html
- 3355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4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7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5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0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5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6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5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0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