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牌村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石牌村志
  •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4263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石牌村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4

一、南宋时期4

二、清朝时期4

三、中华民国时期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7

(一)天河区建区前7

(二)天河区建区后11

第一章 自然地理14

第一节 地理范围14

一、民国时期14

二、建国初期14

三、2000年15

第二节 自然条件15

第二章 建置20

第一节 建村源流20

第二节 建置沿革22

第三章 人口24

第一节 姓氏人口概况24

第二节 人口发展27

一、人口数量27

二、人口变动27

三、密度28

第三节 人口结构28

一、年龄结构28

二、文化结构28

第四节 外来人口29

一、清代以前29

二、民国时期29

三、广州沦陷时期29

四、抗战胜利至建国前30

五、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30

六、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30

第四章 姓氏宗族32

第一节 主要姓氏源流32

一、池姓32

二、董姓35

三、潘姓37

四、陈姓40

五、冼姓42

第二节 其他姓氏源流43

一、谢姓43

二、罗姓46

第三节 族谱48

一、族谱概况48

二、族谱节录50

第五章 基础设施67

第一节 道路 桥梁 街道67

一、道路67

二、桥梁68

三、街巷69

第二节 交通71

第三节 水72

第四节 能源73

一、电73

二、燃料74

第五节 生活设施74

一、电话74

二、有线电视75

三、邮政75

第六章 石牌地区城市化进程76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溯源76

一、民国初期76

二、建国后初期77

三、天河区成立后77

第二节 石牌地区市政道路78

第三节 驻石牌地区政府机构80

一、建国前80

二、建国后80

第四节 石牌地区的科学技术83

一、科研机构83

二、科技街 科技园85

第五节 石牌地区商住楼与住宅小区86

第六节 石牌地区商业、酒店、市场、银行88

第七节 石牌地区的学校(中学及以上)92

一、建国前92

二、建国后92

第七章 乡村建设97

第一节 民房建设97

第二节 文明村建设97

一、公共事业建设97

二、建村牌坊98

三、评选文明户98

第三节 住宅小区98

第八章 乡村管理100

第一节 村级管理机构100

第二节 村级领导人更迭103

一、建国前103

二、建国后103

第三节 治安管理107

一、机构设置沿革107

二、治安制度108

三、管理成效108

第四节 计划生育109

一、宣传政策109

二、节育方法110

第五节 外来人口管理110

第六节 环境整治111

第七节 公益福利112

一、老人活动之家“小憩园”112

二、敬老楼112

三、老人节112

四、建立农民退休制度112

第八节 民政事务113

一、机构设置113

二、拥军优属113

三、社区服务113

四、纠纷调解114

五、劳动就业114

六、婚姻管理115

七、无偿献血116

第九章 武装117

第一节 地方武装117

第二节 民兵118

一、组织建设118

二、主要活动120

第三节 兵役121

第十章 经济综述123

第一节 建国前的经济概况123

第二节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123

第十一章 农业127

第一节 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127

一、水利建设127

二、农田基本建设128

第二节 农业耕作技术128

一、推广良种129

二、合理施肥129

三、防治病虫害129

四、推广农业新技术130

第三节 农作物130

一、水稻130

二、蔬菜131

第四节 经济作物132

第五节 畜牧 水产132

一、猪132

二、“三鸟”133

三、塘鱼133

第六节 易地农业133

一、水产养殖133

二、饲养业134

三、种植业134

第七节 特产:石牌藿香135

第十二章 村属企业及商业137

第一节 村属企业137

第二节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140

一、清朝至1930年的工商业140

二、1931~1949年的工商业141

三、建国后的工商业142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143

第四节 墟市144

第十三章 教育146

第一节 幼儿教育146

第二节 初等和中等教育147

一、教育沿革147

二、教育方法和内容147

三、小学附设初中班149

第三节 成人教育150

一、建国前150

二、建国后151

第十四章 文化体育活动153

第一节 文娱组 文化室153

第二节 龙舟竞渡155

第三节 醒狮 武术155

第四节 球类 棋类156

第五节 体育运动会157

第十五章 文物古迹158

第一节 祖祠及厅158

一、池氏祖祠及厅158

二、董氏祖祠及厅160

三、潘氏祖祠及厅162

四、陈氏祖祠163

五、冼氏祖祠163

六、梁氏厅164

第二节 庙宇164

一、车公庙164

二、玉虚宫164

三、天后古庙165

四、华光古庙166

五、观音庙166

六、慈圣公庙166

七、文昌阁167

八、金花古庙167

九、康公庙167

十、三娘古庙167

十一、土地庙168

第三节 其他古物168

一、石龟168

二、石狗169

三、石狮169

四、石螺169

五、石马169

六、大猪王169

七、社神坛169

八、牌匾石刻170

九、龙亭171

十、石牌闸门172

第十六章 村民生活173

第一节 建国前173

一、生活概况173

二、饮食174

三、衣服174

四、居屋175

五、日用物品175

第二节 建国后175

一、经济收入176

二、生活消费176

第十七章 医疗卫生179

第一节 建国前179

一、重大瘟疫179

二、诊所药房179

三、民间治疗方法180

第二节 建国后180

一、卫生员(医生)180

二、合作医疗181

第十八章 风俗习惯182

第一节 节日习俗182

一、主要节日182

二、其他节日190

第二节 诞辰祭祀习俗192

一、土地诞192

二、文昌诞192

三、观音诞192

四、北帝诞193

五、天后诞193

六、牛佛诞193

七、关帝诞193

第十九章 华侨 港澳台同胞194

第一节 移居概况194

第二节 落实侨房政策194

第三节 对家乡贡献195

人物196

一、人物传196

(一)池柏196

(二)池德周196

(三)池洪辉197

二、历代进士、举人、秀才197

三、人物专记198

(一)全国劳动模范池元又198

(二)击剑健将董兆致200

(三)种菜女能手陈女201

事件专记202

一、修筑五陂塘202

二、孙中山题“为国杀贼”牌匾203

三、重修六陂塘203

四、增加鸡笼岗陂储水量204

五、石牌村解放205

六、东石牌村搬迁206

七、清匪反霸 减租减息207

八、土地改革207

九、农业、商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211

十、“大跃进” 大炼钢铁人民公社212

十一、“四清”运动213

十二、“文化大革命”运动214

十三、股份制和撤村改制215

附录217

一、侵华日军在石牌村罪行录217

二、村荣誉录221

三、文献资料辑录224

(一)文件224

(二)资料237

(三)回忆录246

后记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