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
  • 李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059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新诗-文学流派研究-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的一个轮廓1

第二章 “放脚体”派:初期新诗的写实实验精神20

一 “放脚体”释疑20

二 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与《尝试集》22

三 新诗:思想革命的直接符号意义28

第三章 早期写实派:“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诗潮32

一 “为人生”的旗帜下的文学活动32

二 “人生派”诗歌的写作特征37

三 “人生派”的主要诗人:朱自清——俞平伯——徐玉诺43

第四章 小诗派:灵魂息憩的绿洲49

一 “小诗”运动与“小诗”群49

二 冰心:爱与人生的幻想和追求53

三 宗白华:“白云流过,便是思想片片”59

第五章 创造的浪漫派:自我情绪的膨胀和诗体的彻底解放65

一 “内心要求”的自由组合形式65

二 “为艺术而艺术”的诗人群69

三 《女神》的夸大性情感和新诗文学的彻底解放74

第六章 湖畔派:放声歌唱爱情的诗人群80

一 西子湖畔四诗人80

二 “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83

三 《蕙的风》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88

第七章 新月诗派:“戴着镣铐跳舞”的诗群94

一 “新月”的前前后后94

二 “戴着镣铐跳舞”的西洋律体诗群102

三 两颗耀眼的星辰:闻一多与徐志摩108

第八章 象征派:孤独的诗人和哀伤的歌117

一 “象征主义”在中国117

二 《微雨》:中国象征诗歌发展的源头120

三 象征派的其他诗人及其诗歌125

第九章 现代派:独呈异彩的“纯诗”诗潮133

一 《现代》与“现代派”诗群133

二 从“雨巷”走出来的“现代派”诗人136

三 异彩纷呈的“现代派”诗人群139

第十章 中国诗歌会:诗歌大众化的一面旗帜147

一 “中国诗歌会”的成立缘起147

二 群体共谈“大众格调”151

三 蒲风的“抗日救亡诗”155

第十一章 七月诗派:在战争中诞生,在流亡中形成159

一 胡风与“七月诗派”159

二 “主观精神”对生活的审美“突进”162

三 “七月”的诗人们165

第十二章 晋察冀诗群:战争的歌者和时代的鼓手170

一 一个战斗的诗歌群体170

二 对原生态生活的白描173

三 田间:“时代的鼓手”177

第十三章 “新民歌体”: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回归180

一 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旗帜下180

二 用改造的“旧瓶”装时代的“新酒”183

三 精品导读:《王贵与李香香》、《漳水河》186

第十四章 “九叶诗派”:新诗大树上的九片叶子191

一 “九叶诗派”的来龙去脉191

二 共同的美学核心:思想与艺术的统一196

三 新诗“大树”上的“九片叶子”199

第十五章 台湾“现代派”:新诗西化的一支劲旅205

一 《现代诗》与“现代派”205

二 羊令野、郑愁予、方思、林冷的诗208

三 纪弦:台湾“现代派”的一面旗帜214

第十六章 “蓝星”诗群:一个流派的自由创作精神219

一 “星空无限蓝”219

二 覃子豪、余光中:划过诗宇的两颗蓝色巨星222

三 蓝色星群:罗门、蓉子、周梦蝶、杨牧、夏菁、敻虹等人229

第十七章 “创世纪”诗派:军营中的缪斯群233

一 几起几落“创世纪”233

二 “三驾马车”:张默、洛夫、痖弦的诗歌创作236

三 《创世纪》的其他诗人243

第十八章 “葡萄园”诗社:回归民族的先声248

一 “建设中国的新诗”的呼唤248

二 文晓村:“葡萄园”的灵魂与旗手250

三 “葡萄园”中的精灵253

第十九章 “笠”诗社:一个维护乡土精神的家园258

一 三代同堂共一社258

二 “笠”社第一代:桓夫、詹冰、陈秀喜、林亨泰、巫永福、吴瀛涛等人的诗260

三 “笠”社第二代:白萩、杜国清、赵天仪、李魁贤、非马、许达然等人的诗265

第二十章 台湾后生代:容纳百川的“乡土诗”大潮271

一 五彩缤纷:台湾20世纪70年代诗坛现象271

二 “新生代”诗群:吴晟、罗青、向阳、施善继、罗焕章、张香华、朵思的诗274

第二十一章 “朦胧”诗派:叛经逆道的诗群283

一 “朦胧诗”产生的社会基础及“三崛起”的理论文章283

二 人性·自我形象·通感·暗喻287

三 “今天”旗帜下的五位主力291

第二十二章 “新边塞诗”派:大漠风度和大漠气派298

一 “新边塞诗”的含义298

二 审美的崇高感:丰富而深厚的艺术风格300

三 周涛、杨牧、章德益、林染等人的诗303

第二十三章 “新生代”诗群:分散的聚合体311

一 “新生代”诗潮及其部分诗歌团体311

二 “新生代”诗潮的总体审美倾向314

三 于坚:个性化写作的顽强者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