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
  • 陈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771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思想史-中国-近代-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上篇3

略论《诸儒鸣道集》3

一、濂溪《通书》5

二、《正蒙》7

三、《经学理窟》8

四、《横渠语录》8

五、《二程语录》9

六、《上蔡语录》12

七、元城三录13

八、江民表《心性说》14

九、《龟山语录》15

十、《忘筌集》16

十一、《圣传论》17

十二、《日新》18

宋明儒学的“道”、“理”概念及其诠释22

一、释译22

二、语义24

三、道理25

四、所由27

五、所以28

六、所以然31

七、主宰33

八、解释35

宋明儒学仁说的生态面向38

一、原始的自然观38

二、生生与物观40

三、宋代仁学的一体论42

四、明儒的同体感应说44

五、道德的生态观48

论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和转变52

上篇 程门仁说略论53

一、二程的仁说53

二、谢上蔡仁说63

三、杨龟山仁说66

四、吕大临、游定夫仁说71

五、胡五峰仁说74

下篇 论朱子《仁说》77

一、论类聚言仁79

二、《克斋记》与《仁说》84

三、天地生物之心与天地以生物为心89

四、复卦的讨论92

五、对程门的批评95

六、论知觉言仁97

七、字义与名义104

李延平与朱晦庵110

一、道南之传111

二、体验未发114

三、洒落气象120

四、境界与本体125

五、涵养与穷理129

六、理一分殊135

朱子《家礼》真伪考议143

一、宋人论家礼143

二、元明人论家礼146

三、清儒及近人辨家礼148

四、《祭礼》小考152

五、几条新证157

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说之辩164

一、寂感165

二、操舍170

三、真妄176

四、心体179

朱子哲学中“心”的概念184

一、太极阴阳185

二、气之精爽186

三、虚灵186

四、(知觉)运动营为188

五、知觉:道心人心189

六、总论190

朱学杂考196

一、观书诗考196

二、朱子庆元未与祠考199

三、“理生气”考201

四、《易序》真伪考203

五、台湾影印宋本《晦庵先生文集》考208

南宋的心学与佛教213

一、境界——无213

二、本体——心215

三、工夫——悟217

四、小结218

《朱子新学案》述评221

一、朱子与“心学”223

二、朱子与象山224

三、朱子与二程226

四、早年朱子228

五、朱子论中和231

附:此亦一述朱 彼亦一述朱234

关于张载的气观和理观240

一、张载的气观240

二、张载的理观246

三、关于张、程之辩250

一、“力矫时趋,黜华崇实”的一生253

陆世仪思想略论253

二、“致良知赅不得穷理”258

三、“识得分殊方是一贯”261

四、“学必多艺”,“切用于世”263

五、“性善在气质”,“即气是理”274

陆陇其的实学思想281

一、清操廉介的一生281

二、“以实补虚”——对王学的反省和批判286

三、“求之虚不若求之实”292

四、“实行必由乎实学”299

五、地位与影响302

一、引言307

下篇307

儒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307

二、明代心学的神秘体验310

三、宋代心学的神秘体验320

四、理学对于神秘主义的批评329

五、结语333

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338

一、王阳明与会讲的兴起及王学讲会之流行339

二、邹东廓与青原为中心的江右会讲346

三、王龙溪与水西为中心的会讲活动359

四、罗念庵的《冬游记》和《夏游记》376

五、罗近溪的会讲特色384

六、会约与乡约之比较388

七、明儒的祠祀观念与王学讲会之发展393

八、余论407

蒙学与世俗儒家伦理409

一、韦伯理论中的“伦理”与“欲望”410

二、蒙学与中国人的价值416

三、克制与自我约束421

四、勤俭与惜时426

五、孝悌、善恶与福报434

六、功利与成就440

流变442

七、世俗儒家伦理的理论基础——明代后期的儒学442

八、社会生活的世俗智慧449

明代的民间儒学与民间宗教——颜山农思想的特色456

一、泰州学派与“颜、何学派”456

二、化俗乡里的道德实践459

三、神秘体验的特色463

四、七日来复的工夫467

五、民间宗教的性格470

六、体仁说与放心说475

方以智的本体论与方法论481

一、借远西为郯子481

二、心、气、所以483

三、无对待在有对待中490

四、道寓于艺495

黄道周的生平与思想498

一、黄道周的生平499

二、黄道周的著作510

三、黄道周的学术倾向512

四、论性与气质520

五、论格致工夫526

六、论心性定静531

七、论戒惧慎独535

八、论“声有哀乐”与“白马非马”539

王阳明与阳明洞——王阳明越城活动考545

一、越城546

二、光相坊548

三、阳明洞550

四、结庐洞天552

五、山阴讲学554

善本《甘泉先生文集》及其史料价值560

《天泉证道纪》之史料价值575

一、四句教法的记述575

二、《龙溪会语》中的《东游问答》583

结论587

《遗言录》与《传习录》589

一、《遗言录》589

二、甲寅本《传习续录序》593

三、钱氏论年谱书595

四、甲寅本《传习续录》597

五、佐藤一斋所见“闾本”601

六、白鹿洞本与乙卯本603

王阳明语录佚文与王阳明晚年思想605

一、事外无心605

二、物者良知所知之事也606

三、理气与动静608

四、心与物、心与理609

五、四句教法612

六、早年格竹613

《遗言录》、《稽山承语》与王阳明语录佚文614

《明儒学案》所见阳明言行录佚文634

王龙溪、邹东廓等集所见王阳明言行录佚文辑录646

一、《龙溪王先生全集》(41)649

二、《龙溪王先生会语》(3)663

三、《东廓邹先生文集》(19)663

四、《横山遗集》(2)666

五、《王心斋文集》(4)667

六、《念庵文集》(3)668

七、《颜山农集》(1)668

八、《王阳明先生图谱》(5)668

后记6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