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金融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货币金融学
  • 殷孟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298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货币和银行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货币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言1

第1章 货币概览3

学习目标3

重要术语3

1.1 货币的定义4

1.1.1现金货币4

1.1.2存款货币4

1.2 货币的功能5

1.2.1价值尺度5

1.1.3货币与财富5

1.2.2流通手段6

1.2.3支付手段7

1.2.4价值贮藏7

1.2.5世界货币8

1.3 货币的演变9

1.3.1实物货币9

1.3.2代用货币10

1.3.3信用货币10

1.3.4货币数量与货币购买力10

1.3.5中国当前的货币11

1.4 货币制度的演变12

1.4.1银本位制12

1.4.2金银两本位制13

1.4.3金本位制14

1.4.4纸币本位制18

1.5 区域本位货币和国际本位货币19

1.5.1域本位货币:欧元19

1.5.2国际本位货币:美元20

1.6.1货币的简单循环21

1.6 货币与经济运行21

1.6.2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指标24

小结25

复习思考题25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26

学习目标26

重要术语26

2.1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27

2.1.1金融体系的构成27

2.1.2金融体系的功能27

2.1.3有关信用的基础理论30

2.2.1金融市场的分类32

2.2 金融市场32

2.2.2金融市场国际化39

2.3 金融中介机构39

2.3.1商业性金融机构39

2.3.2政策性金融机构42

2.3.3国际金融机构43

2.4 对金融体系的管理46

2.4.1国外对金融体系的管理46

附录1: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功能比较47

2.4.2中国对金融体系的管理47

附录2: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50

附录3: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现状57

小结61

复习思考题61

第二篇 金融市场63

第3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65

学习目标65

重要术语65

3.1 利率概述66

3.1.1利息的含义66

3.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67

3.1.3利息的计算70

3.2 利率的决定77

3.2.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77

3.2.2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78

3.2.3可贷资金理论:债券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79

3.2.4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84

3.3 利率的结构88

3.3.1利率的风险结构88

3.3.2利率的期限结构89

3.4.1经济发展初期的利率管制92

3.4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92

3.4.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利率市场化94

3.4.3经济制度变迁与利率市场化96

小结97

复习思考题98

第4章 外汇市场的汇率99

学习目标99

重要术语99

4.1 外汇、外汇市场与汇率100

4.1.1外汇100

4.1.2外汇市场101

4.1.3汇率103

4.2 长期中汇率的决定105

4.2.1长期中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105

4.2.2长期中汇率决定的影响因素106

4.3 短期中汇率的决定108

4.3.1短期中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108

4.3.2存款的预期回报率108

4.3.3利率平价条件与外汇市场的均衡110

4.4 汇率的变动112

4.4.1本币存款预期回报率线的位移112

4.4.2外币存款预期回报率线的位移113

4.5 汇率制度115

4.5.1固定汇率制度116

4.5.2浮动汇率制度118

4.5.3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120

小结121

复习思考题123

第5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124

学习目标124

重要术语124

5.1.1险概述125

5.1 认识风险125

5.1.2金融风险128

5.2 风险管理131

5.2.1对风险管理的认识131

5.2.2险管理过程132

5.2.3风险转移的方法134

5.3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135

5.3.1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分类136

5.3.2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成因与识别137

5.3.3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评估140

5.3.4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145

小结150

复习思考题150

第三篇 金融机构153

第6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55

学习目标155

重要术语155

6.1 商业银行概述156

6.1.1商业银行的起源156

6.1.2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158

6.1.3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159

6.1.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62

6.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164

6.2.1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164

6.2.2资产管理理论166

6.2.3负债管理理论168

6.2.4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71

6.2.5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展望175

6.3 商业银行的业务175

6.3.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75

6.3.2负债与负债业务175

6.3.3资产与资产业务177

6.3.4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179

6.3.5银行电子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181

6.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82

6.4.1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与特征182

6.4.2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183

6.4.3商业银行风险的处置185

6.4.4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分类管理189

小结191

复习思考题193

重要术语194

学习目标194

第7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194

7.1 保险公司195

7.1.1保险基本理论195

7.1.2保险业务的种类196

7.1.3中国的保险业197

7.2 投资银行199

7.2.1投资银行基本理论199

7.2.2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201

7.2.3中国的投资银行业202

7.3.1信托基本理论203

7.3 信托公司203

7.3.2信托业务的种类205

7.3.3中国的信托业206

7.4 租赁公司207

7.4.1租赁基本理论207

7.4.2租赁业务的种类209

7.4.3中国的租赁业210

7.5 投资基金211

7.5.1投资基金基本理论211

7.5.2投资基金的种类213

7.5.3投资基金在中国214

7.6.1财务公司216

7.6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216

7.6.2信用合作社217

7.6.3政策性金融机构219

附录:一类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220

小结222

复习思考题223

第8章 金融监管机构224

学习目标224

重要术语224

8.1.2监管经济理论225

8.1.1公共利益监管理论225

8.1 金融监管的理论225

8.1.3监管辩证论227

8.1.4监管理论的新进展:资本监管与市场纪律228

8.2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及国际规则230

8.2.1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230

8.2.2金融监管的国际规则231

8.3 银行监管机构233

8.3.1银行监管的内容233

8.3.2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236

8.4.1券市场监管模式237

8.4 证券监管机构237

8.4.2证券市场监管内容238

8.4.3方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239

8.4.4中国对证券市场的监管240

8.5 保险监管机构242

8.5.1保险监管的原则242

8.5.2保险监管的内容243

8.5.3保险监管方式245

8.5.4国内外保险监管机构的现状246

复习思考题257

小结257

附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稿,2003年4月29日公告)内容简介257

第四篇 货币259

第9章 货币需求261

学习目标261

重要术语261

9.1 货币需求的含义262

9.2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263

9.2.1现金交易学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263

9.2.2现金余额学说——剑桥方程式264

9.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66

9.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269

9.4.1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270

9.4.2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发展274

9.4.3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发展276

9.5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277

9.6 中国的货币需求分析279

9.6.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需求分析280

9.6.2转轨体制下的货币需求分析282

附录1: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吗?285

附录2: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288

附录3:货币数量说的结论290

小结293

复习思考题294

第10章 货币供给295

学习目标295

重要术语295

10.1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295

10.1.1货币范围的扩展296

10.1.2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296

10.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298

10.2.1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299

10.2.2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300

10.2.3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300

10.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308

10.3.1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308

10.3.2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311

10.4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313

10.5 中国的货币供给314

10.5.1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货币供给315

10.5.2中国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319

附录:西方货币供给理论简介321

小结324

复习思考题325

第11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326

学习目标326

重要术语326

11.1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327

11.1.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327

11.1.2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328

11.1.3中央银行的类型329

11.2.1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330

11.2.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330

11.2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330

11.2.3中央银行的职能331

11.2.4中央银行的业务333

11.3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335

11.3.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335

11.3.2货币政策中间目标340

11.3.3货币政策工具343

11.3.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48

11.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351

11.5 国际收支与货币政策352

11.6.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354

11.6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354

11.6.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355

11.6.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与效应357

11.6.4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359

附录:中国人民银行职责职能的演变359

小结363

复习思考题363

第12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64

学习目标364

重要术语364

12.1.1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365

12.1 总供给与总需求365

12.1.2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366

12.1.3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68

12.2 通货膨胀368

12.2.1通货膨胀的定义368

12.2.2通货嘭胀的度量370

12.2.3通货膨胀的分类373

12.2.4通货膨胀的成因374

12.2.5通货膨胀的影响379

12.2.6台理通货膨胀的对策383

12.3.1通货紧缩的定义387

12.3 通货紧缩387

12.3.2通货紧缩的分类与成因388

12.3.3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90

12.3.4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391

附录1:菲利普斯曲线393

附录2:我国的通货膨胀395

小结397

复习思考题397

第五篇 金融发展399

13.1 麦金农一肖金融深化理论的内容401

重要术语401

第13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401

学习目标401

13.1.1金融抑制及其影响402

13.1.2麦金农一肖模型的核心内容404

13.1.3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和效应分析411

13.2 对金融深化的批评及其修正与发展413

13.2.1对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一些批评观点413

13.2.2金融自由化的次序414

13.2.3金融约束论418

13.3 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新发展419

13.3.1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420

13.3.2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421

13.4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423

13.4.1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抑制423

13.4.2转轨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428

13.4.3转轨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抑制429

13.4.4中国金融发展道路选择——金融约束431

小结432

复习思考题433

学习目标434

重要术语434

第14章 金融创新434

14.1 金融创新概述435

14.1.1金融创新的含义435

14.1.2金融创新的理论435

14.2 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动因437

14.2.1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438

14.2.2金融创新的动因440

14.3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441

14.3.1金融制度的创新442

14.3.2金融业务的创新443

14.3.3金融工具的创新446

14.4 金融创新的影响447

14.4.1金融创新的微观效应447

14.4.2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450

14.5 我国的金融创新454

14.5.1我国金融创新的内容455

14.5.2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458

附录:金融工程的兴起460

小结465

复习思考题465

参考书目4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