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手足口病中西医基础与临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秀惠主编;聂广副主编;丁剑波,李春青,文飞球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68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手足口病中西医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2
第一章 概论2
一、定义与病原体2
二、重大流行事件3
三、现代防控措施4
四、问题与展望5
第二章 病原学11
第一节 人类肠道病毒的分型11
一、传统分型11
二、基因分型11
第二节 肠道病毒的结构与理化特征20
一、肠道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基因结构20
二、理化特征21
第三章 流行病学25
第一节 流行概况25
第二节 流行过程27
一、传染源27
二、传播途径27
三、易感人群27
四、流行特征27
第四章 发病机制与病理表现31
第一节 致病机制31
一、EV71致病的病原学基础31
二、EV71致病的宿主因素36
三、EV71入侵与中枢神经系统致病机制40
四、EV71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45
五、EV71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49
第二节 病理表现52
一、中枢神经系统52
二、肺脏54
三、其他主要器官55
四、分子病理58
第五章 临床表现66
第一节 症状与体征66
一、潜伏期66
二、一般表现66
三、重症表现68
四、其他肠道病毒(除外EV71、 Cox A16)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72
第二节 临床分期74
一、卫生部诊疗指南分期(2008年版)74
二、中国台湾分期(2002年版)75
三、本课题组分期(2012年版)75
第三节 临床分型78
一、普通病例78
二、重症及危重症病例78
第四节 并发症80
一、神经系统并发症80
二、呼吸系统并发症90
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93
四、其他并发症95
第五节 后遗症96
一、后遗症的发生率96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类型与后遗症的关系96
三、后遗症的类型及产生机制97
四、后遗症的预防99
第六章 辅助检查105
第一节 辅助检查项目105
一、实验室检测105
二、影像学及其他特殊检查106
第二节 实验室检测方案(试行)107
一、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测原则和程序107
二、检测结果的评价107
三、实验室诊断标准与标本采集108
四、实验室检测操作流程109
五、生物安全118
第七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119
第一节 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119
一、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119
二、重症病例的诊断120
三、危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与诊断120
四、并发症的诊断121
第二节 鉴别诊断124
一、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24
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鉴别诊断127
三、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鉴别诊断130
四、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鉴别诊断130
第八章 治疗学133
第一节 治疗原则133
一、判断病情,区别对待133
二、分期管理与病情监测134
第二节 一般治疗137
一、休息137
二、营养137
第三节 对症支持治疗139
一、控制体温139
二、开放气道、给氧139
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139
四、应激性高血糖139
五、镇静镇痛140
六、各器官系统对症支持140
第四节 并发症处理143
一、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143
二、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的治疗149
三、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治疗152
四、心源性休克的治疗154
五、胃肠出血的治疗155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156
七、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158
下篇164
第九章 中医对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的认识164
第一节 临床表现164
一、清代以前的文献记载164
二、温病学家的认识168
第二节 治疗探讨170
一、明代江瓘《名医类案》170
二、明代孙一奎《孙文垣医案》171
三、清代心禅僧《一得集》172
四、清代袁焯《丛桂草堂医案》172
五、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173
六、清代也是山人《也是山人医案》174
七、清代陆以湉《冷庐医话》175
八、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175
九、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176
十、清代罗美《古今名医汇粹》177
十一、清代吴瑭《吴鞠通医案》177
十二、清代张乃修《张聿青医案》178
第十章 病因病机179
第一节 病邪性质179
一、肠道病毒的特性179
二、发病季节与气象因素181
三、审证求因184
四、归纳分析187
第二节 病因学说188
一、几种病因学说188
二、现代医家观点190
第三节 感邪途径191
一、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191
二、感邪门户191
第四节 传变规律192
一、肠道病毒的泛嗜性192
二、皮疹的病位问题193
三、不传、顺传与逆传194
四、“湿热动风”与“逆传心肝”194
五、外感病传变模式195
六、“肤表-经脉-脏腑”的传变假说196
第十一章 证候研究200
第一节 疾病归属200
一、中医病名200
二、疾病归类200
第二节 证候特点201
一、发病年龄201
二、流行季节201
三、区域演变201
四、临床特征203
五、疾病过程206
第三节 辨证要点206
一、分期辨证206
二、分型辨证207
三、皮疹辨析208
四、舌脉及指纹特征208
五、内传脏腑209
六、顺传逆传210
第四节 辨证模型211
一、八纲辨证211
二、卫气营血辨证212
三、三焦辨证212
四、病因辨证212
五、脏腑辨证213
第五节 分期辨证214
一、传统分期辨证的缺陷214
二、分型辨证的局限性215
三、证候学调查与证素分析216
第六节 重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危险因子221
一、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21
二、实验室指标及物理检查225
三、危险因子227
第十二章 治则治法230
第一节 立法原则230
一、标本兼治230
二、扶正祛邪231
三、整体观念232
第二节 常用治法234
一、泄卫透表法234
二、清热解毒法235
三、清热化湿法236
四、攻里通下法238
五、凉肝息风法239
六、滋阴生津法240
七、回阳固脱法241
八、外治法241
第十三章 辨证论治246
第一节 卫生部临床指南246
一、2012、 2013年版246
二、2010年版247
第二节 临床应用综述248
一、分型辨证248
二、分期辨证249
三、卫气营血辨证250
四、其他辨证252
五、分析与展望252
第十四章 常用疗法255
第一节 专方专药255
一、经典方255
二、自拟方、法262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270
一、体内用药270
二、局部用药284
第三节 外治疗法287
一、膏剂288
二、霜剂288
三、散剂288
四、雾化剂289
五、液剂290
六、香包、灸药290
七、混合剂291
第四节 对症处理291
一、高热291
二、咽痛292
三、皮疹292
四、神昏293
五、出血294
第十五章 方药研究300
第一节 抗病毒中草药300
一、白芍300
二、板蓝根301
三、大黄302
四、柴胡304
五、虎杖305
六、黄芩306
七、黄芪307
八、苦瓜309
九、苦参310
十、甘草312
第二节 中成药314
一、抗病毒口服液314
二、小儿化毒散315
三、双黄连口服液316
四、板蓝根颗粒316
五、银黄口服液(银黄颗粒)317
六、清热解毒口服液317
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317
八、羚羊角口服液、蓝苓口服液318
九、小、儿热速清口服液318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318
一、热毒宁注射液318
二、喜炎平注射液319
三、炎琥宁注射液320
四、痰热清注射液322
五、穿琥宁注射液323
六、清开灵注射液325
七、射干抗病毒注射液327
八、莪术油注射液329
第四节 组方药物分析331
一、组方用药频率331
二、药物类别分析334
第十六章 中医预防与调护339
第一节 治未病339
一、治未病路径339
二、小儿的体质与疾病的防治342
第二节 中药预防345
一、概述345
二、常用方药346
第三节 生活调护347
一、目标体质347
二、情志调护349
三、饮食调护350
四、起居调护351
热门推荐
- 2500687.html
- 442194.html
- 3303851.html
- 2204499.html
- 2690548.html
- 2285330.html
- 1826775.html
- 1698094.html
- 3603590.html
- 1962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3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2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5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2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0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