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海洋探测与装备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海洋探测与装备卷
  • 金翔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902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海洋工程-科技发展-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海洋调查-水下探测-科技发展-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海洋仪器-科技发展-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海洋探测与装备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3

第一章 我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战略需求3

一、捍卫国家海洋安全3

(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4

(二)提升海洋维权执法能力4

(三)增强海上防御能力5

(四)确保海上航道安全5

二、促进海洋开发与海洋经济发展6

(一)拓展海洋固体矿产资源6

(二)探测深海生物基因资源9

(三)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10

(四)综合利用海水资源10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11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11

(二)预防和控制海洋污染11

(三)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12

(四)应对和评估海洋气候变化13

四、推动海洋科学研究进步14

(一)实现海洋观测内容和能力的提升14

(二)促进深海环境与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14

(三)推动重大海洋观测计划和海洋研究计划的实施15

第二章 我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现状16

一、海洋探测传感器取得长足发展16

(一)海洋动力环境参数获取与生态监测的传感器16

(二)海底环境调查与资源探测传感器17

二、海洋观测平台取得进展并呈现多样化17

(一)卫星和航空遥感17

(二)浮标与潜标18

(三)拖曳式观测装备18

(四)遥控潜水器18

(五)自治潜水器19

(六)载人潜水器19

(七)水下滑翔机20

三、海洋通用技术刚刚起步20

(一)作业工具21

(二)深海动力源21

(三)水下电缆和连接器22

四、海洋观测网开始小型示范试验研究22

(一)近岸立体示范系统22

(二)近海区域立体观测示范系统22

(三)海底观测网络建设23

五、固体矿产资源探测技术初步实现系统体系化24

(一)以船舶为平台的探测技术体系24

(二)多类型固体矿产体系的探测能力24

(三)建立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25

六、深海生物资源探测已经起步25

(一)深海微生物与基因资源调查进展26

(二)中国大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建设26

(三)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利用26

七、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逐步走向成熟27

(一)潮汐能27

(二)波浪能27

(三)潮流能28

(四)海洋温差能和盐差能28

(五)海洋生物质能28

八、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已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28

(一)海水淡化29

(二)海水直接利用30

(三)海水化学资源利用31

九、深海采矿装备尚处试验研究阶段31

(一)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研究32

(二)富钴结壳开采技术研究32

(三)多金属硫化物开采技术研究32

(四)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33

第三章 世界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34

一、世界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与科技发展现状34

(一)海洋探测传感器及深海通用技术已实现了产品化与商业化34

(二)海洋观测平台已实现系列化与产品化35

(三)海底观测网朝着深远海、多平台、实时与综合性等方面发展39

(四)海底固体矿产资源探测以国家需求为主导45

(五)深海生物探测与研究方兴未艾47

(六)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初露端倪48

(七)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已产业化且发展迅速51

(八)深海采矿装备与系统已初步具备商业开发能力52

二、面向2030年的世界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趋势54

(一)国家需求导向更加突出54

(二)深海探测仪器与装备朝着实用化发展,功能日益完善55

(三)无人潜水器产业雏形出现,新技术不断涌现55

(四)立体化、持续化的实时海洋观测将成为常态化56

(五)深海海底战略资源勘查技术趋于成熟,已进入商业化开采前预研阶段57

(六)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将成为未来焦点之一57

(七)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未来国际市场潜力巨大57

第四章 我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59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59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60

(一)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基础研究薄弱60

(二)海洋传感器与通用技术相对落后61

(三)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装备缺乏核心技术61

(四)海洋探测装备工程化程度和利用率低62

(五)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需求62

第五章 我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与重点64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64

(一)满足捍卫国家海洋安全的战略需求64

(二)满足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64

(三)满足促进海洋科学进步的战略需求65

二、战略目标65

(一)总体目标65

(二)分阶段目标65

三、战略任务与重点67

(一)总体任务67

(二)近期重点任务67

四、发展路线图68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71

一、经费保障71

(一)加大投入,重点支持海洋观测网建设与海洋探测技术发展71

(二)财政扶持,鼓励海洋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71

(三)成立国家层面海洋开发与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海洋仪器设备研发71

二、条件保障72

(一)建立海上仪器装备国家公共试验平台72

(二)建立海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72

(三)成立国家级海洋装备工程研究与推广应用中心72

(四)建立国家深海生物资源中心72

三、机制保障73

(一)制定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工程系统发展的国家规划73

(二)扶持深海高技术中小企业,健全海洋装备产业链条73

四、人才保障73

(一)加强海洋领域基础研究队伍建设73

(二)完善海洋领域人才梯队建设73

(三)健全海洋领域人才机制建设74

第七章 重大海洋工程与科技专项建议75

一、国家海洋水下观测系统工程75

(一)需求分析75

(二)总体目标76

(三)主要任务76

二、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公共支撑平台工程78

(一)需求分析78

(二)总体目标79

(三)主要任务79

三、海洋可再生资源与国际海底开发工程81

(一)需求分析81

(二)总体目标82

(三)主要任务83

第二部分 中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工程发展战略研究专业领域报告91

专业领域一: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战略研究——从近海走向全球91

第一章 我国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战略需求91

一、维护海洋权益和保障海上安全的需求92

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求93

三、海洋防灾减灾的需求94

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94

五、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96

六、海洋科学研究发展的需求96

第二章 我国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98

一、天/空基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98

(一)卫星遥感探测技术98

(二)航空遥感及探测技术100

二、船载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101

(一)高精度CTD剖面测量仪101

(二)海流剖面测量技术102

(三)拖曳观测设备102

(四)多波束102

(五)声呐102

(六)剖面仪103

(七)多道地震探测103

(八)重力仪103

三、岸基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104

(一)岸基台站观测技术104

(二)岸基高频地波雷达104

四、海基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105

(一)浮标观测技术105

(二)潜标观测技术106

(三)海床基海洋观测技术107

(四)水下移动观测平台技术107

五、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传感器技术110

(一)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110

(二)微结构剪切流传感器111

(三)溶解氧传感器111

六、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111

(一)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技术示范试验111

(二)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113

(三)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海空准实时综合监测示范系统113

(四)南海深水区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技术113

(五)海底观测网技术114

七、海上试验场116

八、大洋、极地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技术117

第三章 世界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119

一、世界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发展现状119

(一)天/空基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技术120

(二)岸基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技术124

(三)海基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技术125

二、面向2030年的世界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技术发展趋势135

(一)继续加强长期连续定点观测平台建设135

(二)海洋环境立体观测系统常态化应用135

(三)全球海底观测网络基本成型136

(四)空天遥感观测技术不断突破137

(五)新型传感器及搭载平台技术不断发展137

(六)注重数值模拟与四维同化研究138

第四章 我国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139

一、尖端技术系相对落后,主要仪器设备依赖进口139

二、不能满足长期、连续、实时、多学科同步的综合性观测要求140

三、成果转化水平较低141

四、基础平台建设薄弱141

五、数据不能共享,缺乏统一组织协调,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142

第五章 我国海洋环境探测与监测工程技术的战略定位、目标与重点143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143

二、战略目标143

(一)2020年144

(二)2030年145

(三)2050年146

三、战略任务与重点146

(一)总体任务146

(二)近期重点任务147

四、发展路线图148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150

(一)资金保障150

(二)制度保障150

(三)人才队伍建设151

第七章 重大海洋工程与科技专项建议152

一、关键海区的国家长期海洋观测系统建设重大专项建议152

(一)需求分析152

(二)总体目标153

(三)主要任务154

二、海洋探测与监测通用技术重大专项建议155

(一)需求分析155

(二)总体目标156

(三)主要任务157

专业领域二:海洋资源勘查与利用工程技术战略研究161

第一章 海洋资源勘查与利用工程技术战略需求161

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需求161

二、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战略需求162

三、开展深海极端环境生态系统研究需求163

四、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需求165

五、海水综合利用战略需求166

第二章 国内海洋资源勘查与利用研究现状168

一、海洋固体矿产资源探测168

二、深海极端环境生物资源勘查170

三、深海资源探测装备171

四、海洋能开发与利用171

五、海水综合利用174

第三章 国内海洋资源勘查与利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178

一、海洋探测基础研究薄弱178

二、缺乏系列化深海资源勘查装备178

三、海洋探测装备工程化程度和利用率低179

四、海洋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规模小179

五、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需求179

第四章 国际海洋资源勘查与利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80

一、国际深海资源探测发展现状180

(一)深海固体矿产探测现状180

(二)深海生物基因资源探测现状182

(三)深海资源探测装备发展现状183

(四)海洋可再生能综合利用现状184

(五)海水综合利用发展现状187

二、国际上海洋资源勘查与利用发展特点与趋势188

(一)国家需求导向更加突出188

(二)深海技术成为海洋高技术发展的核心领域188

(三)深海海底战略资源勘查技术趋于成熟,开发技术取得长足进展189

(四)深海采矿技术从面向多金属结核单一资源扩展到面向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多种资源189

(五)深海探测仪器与装备朝着实用化、综合技术体系化方向发展,功能日益完善189

(六)深海通用技术朝着更高性能、更加完整、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190

(七)海洋可再生能开发利用技术将成为未来焦点之一190

第五章 海洋资源勘查与利用工程技术战略定位、目标与重点191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191

(一)战略定位191

(二)战略原则191

(三)发展思路192

二、战略目标192

(一)总体目标192

(二)分阶段目标193

(三)战略任务与重点195

(四)发展路线图197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198

一、政府统筹协调,部委联合建设共享体系198

二、加大专项投入,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并举198

三、突出人才核心,深化国际合作机制199

第七章 重大科技专项工程200

一、洋中脊热液硫化物矿区的科学与技术工程200

(一)需求分析200

(二)发展目标201

(三)研究内容202

(四)预期成效204

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204

(一)必要性204

(二)总体目标205

(三)主要任务205

三、海洋中结构障碍物的探测与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205

(一)必要性205

(二)总体目标206

(三)主要任务206

专业领域三:深海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210

第一章 我国深海作业装备工程的战略需求210

一、海洋矿产资源开采对深海作业装备工程的需求210

(一)深海矿产资源211

(二)海洋油气资源212

(三)天然气水合物212

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对无人潜水器的需求212

(一)深远海海洋环境监测213

(二)国际深海战略性资源勘查开发213

(三)海底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213

(四)极地科学考察214

第二章 我国深海作业装备工程发展现状215

一、我国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装备技术发展现状215

二、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发展现状218

三、我国深海通用技术发展现状222

第三章 世界深海作业装备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227

一、世界深海作业装备工程发展现状227

(一)世界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装备发展现状227

(二)世界无人潜水器装备发展现状235

(三)世界深海通用技术发展现状239

二、面向2030年的世界深海作业装备工程发展趋势243

(一)面向2030年的世界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发展趋势243

(二)面向2030年的世界无人潜水器装备发展趋势244

(三)面向2030年的世界深海通用技术发展趋势244

第四章 我国深海作业装备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246

一、我国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装备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246

二、我国潜水器装备面临的主要问题247

三、我国深海通用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48

第五章 我国深海作业装备工程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与重点249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249

(一)我国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装备技术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249

(二)我国潜水器技术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249

(三)我国深海通用技术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250

二、战略目标250

(一)我国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装备技术发展战略目标250

(二)我国潜水器技术发展战略目标251

(三)我国深海通用技术发展战略目标251

三、战略任务与重点252

(一)我国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装备技术发展战略任务与重点252

(二)我国潜水器技术发展战略任务与重点254

(三)我国深海通用技术发展战略任务与重点255

四、发展路线图255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258

一、投资保障258

二、组织保障258

三、人才队伍建设259

四、国际合作259

第七章 重大科技专项260

一、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硫化物矿区的采矿系统260

(一)需求分析260

(二)总体目标260

(三)主要任务261

(四)预期成效262

二、海洋无人机动测量系统工程263

(一)需求分析263

(二)总体目标264

(三)主要任务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