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社区发展研究 民生与民主背景下下城三模式再创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和谐社区发展研究 民生与民主背景下下城三模式再创造
  • 赵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3353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社区-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和谐社区发展研究 民生与民主背景下下城三模式再创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背景概述1

二、历史进程回顾2

三、新问题、新关系的思考8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解读14

第一章 社会建设与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路径1

第一节 社会建设、城区建设与社区建设1

一、社会建设的含义、任务和管理格局1

二、城区建设的定义与特征3

三、社区建设的定义与特征5

四、社会建设、城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关系7

第二节 下城区城区建设与社区建设11

一、下城区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11

二、城区发展定位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12

第二章 民生与民主: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主题17

第一节 民生与民主主题下社区的核心发展力17

一、主题关系:民主促进民生,民生催生民主17

二、核心动力:居民自治是基础,社区服务是引擎20

三、根本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1

四、实现形式:“四问四权”制度、“四会制度”与均等化服务22

第二节 改善民生:从最困难群体着眼24

一、改善民生的本质及重点24

二、改善民生的工作体系26

三、改善民生的创新项目32

第三节 推进自治:从最大化参与着手44

一、居民自治参与的内涵44

二、居民自治参与的组织形式47

三、居民自治参与的选举方式57

四、居民自治参与的诉求渠道57

五、居民自治参与的保障基础58

六、居民自治参与的考评制度59

第三章 体制与机制: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保障60

第一节“三位一体”复合体组织: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60

一、社区体制与机制的定义及特征60

二、社区体制改革的主体格局和运行规则62

三、社区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65

四、社区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69

第二节 新体制核心:社区党建的创新与发展70

一、确立社区党组织核心地位的意义、原则与关系70

二、社区党建的工作格局72

三、社区党建的组织保障77

四、社区党建的工作方式79

第三节“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社区管理服务机制的创新与发展80

一、“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的基本内涵80

二、“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供需对接机制84

三、“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的质量管理体系87

四、“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的运行制度设计89

第四章 传统服务与公共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功能94

第一节 传统服务、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94

一、传统服务、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的内涵及特点94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97

三、社区公共服务体系100

第二节 公共政策与社区公共服务103

一、公共政策与社区公共服务103

二、社区公共服务政策105

第三节 公共安全服务109

一、公共安全109

二、社区警务工作110

三、平安工程建设113

四、公共危机的社区治理116

第四节 文化与教育服务119

一、社区文化119

二、社区文化服务124

三、社区教育服务127

四、科普教育服务132

第五节 公共健康与卫生服务134

一、公共健康与健康城区建设134

二、社区卫生服务创新137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应对服务140

四、阳光计生服务142

五、社区康复服务143

第六节 生态环境服务144

一、生态城区建设144

二、数字城管服务146

三、背街小巷改善147

四、庭院整治工程148

第七节 社会化服务与志愿服务150

一、概念与实践范围150

二、社区治理型社会化服务151

三、邻里互助型社会化服务153

四、志愿服务型社会化服务156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队伍: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能力159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社会转换与社会工作的社区转化159

一、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159

二、社区工作的社会转换161

三、社会工作的社区转化162

第二节 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与专业人才配备165

一、社会工作岗位设置165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配备170

第三节 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化能力与专业化水平173

一、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定义、现状和建设原则173

二、规划目标175

三、工作机制:准入、培训、管理、考评和退出177

第四节 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格局与运行规则180

一、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180

二、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格局182

三、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则185

第六章 差异化与个性化: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式187

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差异化与个性化187

一、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含义及其特征187

二、社区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188

三、社区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典型195

第二节 南精北快发展战略与和谐社区统筹发展201

一、南精北快发展战略201

二、南北社区统筹发展205

第七章 评估与考评: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评价213

第一节 从整体评估到具项评估213

一、整体评估与具项评估的含义213

二、项目可行评估213

三、政策效应评估218

四、品牌价值评估222

第二节 评估指标体系与流程再造225

一、和谐社区评估指标体系225

二、和谐社区评估流程再造227

三、创新工作评议232

第三节 绩效追踪系统与全员考评机制234

一、66810为民服务绩效追踪系统234

二、社区工作者考评机制238

附录241

附录1关于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深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全面落实66810为民服务工作的意见242

附录2关于在全区推行社区“和事佬”人民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248

附录3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252

附录4下城区和谐社区建设评价体系基准指标表259

附录5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意见276

附录6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84

附录7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91

附录8关于深化“春风常驻”提升困难群体生活品质的若干规定298

主要参考文献313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