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伦理与青年修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伦理与青年修养
  • 徐黎玲,单玉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262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伦理与青年修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华、文化、传统文化1

一、中华1

第一章 中华伦理与中华民族1

二、文化与传统文化7

第二节 中华伦理与民族精神11

一、渊远流长的中华伦理11

二、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18

第三节 传统与时代23

一、中华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23

二、中华伦理与市场经济建设27

第四节 中华伦理与青年修养30

一、中华伦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0

二、中华伦理与当代青年修养33

一、性善与性恶37

第二章 善恶人性 人生理想37

第一节 人性论37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41

第二节 《大学》与传统理想模式44

一、《大学》44

二、止于至善46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0

四、“大同”理想及演化56

五、“内圣外王”的实践63

第三章 完美人格 至高境界71

第一节 完美人格的塑造72

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2

二、“人能有为则皆如舜也”76

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78

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81

第二节 传统伦理的至高境界83

一、旷达高尚的生死观84

二、奉公去私的公私观86

三、重理抑欲的理欲观88

四、仁者安仁的内在动力91

五、至高无尚的“天地境界”94

六、君子之风,圣人之道96

第四章 爱国之志 治国之道103

第一节 以国为家 公忠报国103

一、“家国同构”的传统104

二、公忠报国的传统美德105

一、“廉者,政之本也”112

第二节 清廉知耻 以身垂范112

二、以身垂范 善纳忠言121

第三节 民惟邦本 厚重民主123

一、民惟邦本123

二、厚重民生127

第四节 为政以德 尊贤重才129

一、为政以德129

二、尊贤重才131

第五章 “仁”的宗旨 “礼”的规范139

第一节 仁——儒家伦理的核心139

一、孔子与儒学140

二、仁的丰富内涵144

三、仁、智、勇的内在联系155

四、仁在青年修养中的作用163

一、礼的内在规定性165

第二节 礼在修身立世中的作用165

二、礼的外在规范性174

第六章 和谐处世 义利之辨180

第一节 中庸——儒家方法论181

一、中庸的思想渊源181

二、中庸的会义182

三、中庸的内容183

四、中庸思想与青年修养190

第二节 人我准则193

一、待人以宽194

二、严以律己196

第三节 义利之辨200

一、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200

二、传统义利观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203

三、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205

第七章 齐家 交友210

第一节 家庭伦理210

一、中国传统伦理中家庭伦理的特殊地位210

二、父慈子孝 夫妻敬爱 兄友弟恭215

三、“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225

第二节 交友225

一、知人则哲225

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227

三、朋友有信231

第八章 治学之道241

第一节 非志无以为学241

一、志学242

二、志道245

第二节 严谨的治学方法247

一、博学248

二、审问252

三、慎思255

四、明辨257

五、笃行260

第三节 刻苦的求学之风263

一、珍惜光阴 与时竞驰263

二、学而不厌 业精于勤267

三、疾学在于尊师270

第九章 道家辩证思想277

第一节 道277

一、老子与道277

二、论“道”280

第二节 对立统一的世界 辩证思维的方法283

一、负阴抱阳284

二、质量互变285

三、相反相成288

四、反者道之动289

五、弱者道之用291

六、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293

第三节 道家人生哲理296

一、道法自然296

二、至善之心298

三、遵道贵德300

四、知足不辱301

五、无为无不为305

后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