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入海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空间评价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入海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空间评价理论与实践
  • 赵冬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614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河口-沼泽化地-生态系-评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入海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空间评价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河口湿地卫星遥感监测研究目的与意义1

1.2 科研计划与进展1

1.3 问题与展望3

1.4 本书关注的热点4

2 河口湿地7

2.1 湿地的定义7

2.2 滨海湿地的界定7

2.2.1 河口段的界定7

2.2.2 非河口段的界定7

2.3 河口的自然地理特征7

2.3.1 河口的定义7

2.3.2 河口的分类8

2.3.3 河口的组成10

2.4 河口(三角洲)湿地10

2.4.1 河口湿地的形成条件11

2.4.2 河口湿地的类型11

2.5 中国入海河口概况12

2.5.1 入海河口数量12

2.5.2 中国河口分类14

2.5.3 中国主要河口16

2.6 流域-河口生态安全认知28

2.6.1 生态安全概念认知28

2.6.2 流域-河口生态安全基本认知29

2.7 中国河口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31

2.7.1 人类开发活动影响大31

2.7.2 河口湿地功能退化33

2.7.3 海平面上升与盐水入侵34

2.7.4 入海泥沙减少35

3 流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发育年龄39

3.1 问题的提出39

3.2 河口湿地的发育年龄与河口湿地健康评价的关系39

3.3 河口湿地发育年龄的界定方法40

3.3.1 积分曲线法40

3.3.2 分形理论40

3.4 案例分析41

3.4.1 研究区域41

3.4.2 材料来源41

3.4.3 结果与分析42

3.5 讨论45

3.5.1 河口湿地是一个自然演化的“生命体”45

3.5.2 人类活动加速湿地自然演化过程45

3.5.3 湿地保护与开发应以河口湿地发育阶段及地质发育过程为基础46

4 河口湿地评价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48

4.1 河口湿地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48

4.1.1 概念48

4.1.2 对象与内容49

4.1.3 景观的生态意义50

4.2 景观生态学原理52

4.2.1 斑块原理52

4.2.2 边界原理53

4.2.3 廊道和连接度原理53

4.2.4 镶嵌体原理54

4.3 3S技术在河口湿地生态评价中的应用55

4.3.1 遥感(RS)55

4.3.2 地理信息系统(GIS)58

4.3.3 全球定位系统(GPS)59

5 河口湿地植被信息遥感监测技术61

5.1 河口湿地植被分类及编码61

5.2 主要河口湿地植被62

5.2.1 翅碱蓬(Suaeda Salsa)62

5.2.2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64

5.2.3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65

5.2.4 互花米草群落(Spartina alterniflora)66

5.2.5 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67

5.3 河口湿地植被光谱特征69

5.3.1 植被光谱测量方法69

5.3.2 叶面积指数测量71

5.3.3 主要湿地植被的光谱特征72

5.4 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76

5.4.1 叶面积指数遥感方法76

5.4.2 案例研究80

5.5 植被指数遥感方法82

5.5.1 植被指数模型82

5.5.2 植被指数信息提取技术83

5.6 植被生物量的遥感方法83

5.7 案例研究——翅碱蓬生物量遥感反演84

5.7.1 材料与方法84

5.7.2 双台河口翅碱蓬生物量遥感反演86

5.7.3 结果与讨论87

5.7.4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88

6 河口湿地环境信息及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94

6.1 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94

6.1.1 信息分类原则94

6.1.2 分类编码规则96

6.2 信息分类96

6.2.1 环境信息96

6.2.2 人类活动信息97

6.3 信息遥感获取技术方法99

6.3.1 卫星数据源99

6.3.2 遥感图像预处理101

6.3.3 信息提取102

7 河口海域环境要素卫星遥感探测技术105

7.1 国内外研究进展105

7.2 理论基础106

7.2.1 水体表观光学量与固有光学量106

7.2.2 水体生物-光学模型107

7.3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大洋河河口区环境要素反演算法及产品109

7.3.1 模型评价指标110

7.3.2 总悬浮物卫星遥感反演110

7.3.3 叶绿素卫星遥感反演111

7.3.4 硝酸盐卫星遥感反演113

7.3.5 透明度卫星遥感反演117

7.3.6 CDOM卫星遥感反演118

7.3.7 海温卫星遥感反演118

8 河口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评价方法125

8.1 国内外研究进展125

8.1.1 国外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125

8.1.2 国内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126

8.2 评价方法126

8.2.1 景观格局指数法126

8.2.2 模型法129

8.3 案例分析——辽东湾河口湿地景观变化132

8.3.1 区域概况132

8.3.2 景观格局变化134

8.3.3 景观动态趋势分析140

8.3.4 预测分析141

9 河口湿地人类活动强度评价153

9.1 理论基础153

9.1.1 干扰强度153

9.1.2 自然度(敏感性)评价154

9.2 干扰度评价原则154

9.2.1 差异性原则154

9.2.2 可操作性154

9.2.3 科学性154

9.3 评价方法154

9.3.1 干扰度指数评价法154

9.3.2 景观生态评价法154

9.3.3 敏感性评价法154

9.4 案例分析——大洋河河口湿地人为干扰度时空动态评价155

9.4.1 区域概况155

9.4.2 数据与方法155

9.4.3 人为干扰度时空动态评价157

9.4.4 景观格局指数对人为干扰度的响应158

9.5 案例分析——大洋河河口湿地人为干扰污染风险评价161

9.5.1 区域概况161

9.5.2 数据与处理161

9.5.3 环境污染风险评价模型构建163

9.5.4 环境污染风险综合水平时空动态165

9.5.5 典型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综合水平的影响166

9.6 适用性探讨167

9.6.1 人为干扰度167

9.6.2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影响评价167

9.6.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污染风险的评价168

10 河口湿地生境质量指数评价170

10.1 理论基础170

10.1.1 内涵170

10.1.2 生态质量评价类型170

10.1.3 生态质量评价步骤170

10.2 评价方法170

10.2.1 综合指数评价法170

10.2.2 生态环境评价模型171

10.3 大洋河河口湿地生境质量评价172

10.3.1 区域介绍172

10.3.2 评价信息获取172

10.3.3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173

10.3.4 评价结果174

11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78

11.1 理论基础178

11.1.1 生态系统健康的界定178

11.1.2 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原则179

11.1.3 生态系统健康敏感性179

11.1.4 生态系统健康度量179

11.2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180

11.3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181

11.3.1 生物完整性指数法183

11.3.2 河流湿地的溪流状况指数法183

11.3.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83

11.3.4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184

11.3.5 景观格局指数法185

11.4 案例分析——大洋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85

11.4.1 指标权重与赋值186

11.4.2 河口湿地健康评价189

11.4.3 河口湿地管理政策与调控探讨193

12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96

12.1 河口湿地功能评价理论196

12.1.1 生态功能196

12.1.2 经济功能197

12.1.3 社会功能197

12.2 生态功能评价方法198

12.2.1 大气调节功能198

12.2.2 水温调节功能198

12.2.3 污染物净化功能198

12.2.4 栖息地功能198

12.2.5 保护海岸功能199

12.3 经济功能评价方法199

12.3.1 物质生产功能199

12.3.2 生物多样性199

12.3.3 土地利用变化199

12.4 社会功能评价方法200

12.5 案例分析——大洋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201

12.5.1 大洋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201

12.5.2 基于GIS的大洋河河口湿地价值功能评价203

12.5.3 理论讨论205

13 河口湿地动态驱动力评价理论及案例208

13.1 河口湿地驱动力评价理论208

13.2 河口湿地驱动力评价方法209

13.2.1 数理统计学法209

13.2.2 空间模型法209

13.3 案例分析——长江口河口湿地驱动力评价209

13.3.1 区域概况209

13.3.2 数据源209

13.3.3 CLUE-S模型210

13.3.4 驱动力选择213

13.3.5 河口湿地驱动力贡献率评价215

13.3.6 CLUE-S模型验证216

13.4 理论探讨218

14 河口邻近海域赤潮灾害风险评估222

14.1 风险理论与研究进展222

14.2 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与区划技术方法223

14.2.1 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模型224

14.2.2 基于GIS和RS的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与区划技术227

14.3 流域污染物输入对河口区产生的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结果229

14.3.1 营养盐输入对中肋骨条藻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结果229

14.3.2 基于海表温度的赤潮危险度评估结果231

14.3.3 营养盐(硝酸盐)和淡水(温度)对赤潮暴发协同作用的评估结果234

15 河口湿地三维信息系统237

15.1 国内外3D GIS发展现状237

15.1.1 国外发展现状237

15.1.2 国内发展现状238

15.2 总体设计238

15.2.1 总体目标238

15.2.2 功能需求239

15.2.3 逻辑结构239

15.2.4 系统模块组成239

15.3 功能设计240

15.3.1 三维显示与管理功能240

15.3.2 河口区域三维建模功能241

15.3.3 河口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功能242

15.3.4 流域陆源生态风险评价功能243

15.3.5 流域河口生态安全评价功能244

15.4 数据库设计245

15.4.1 空间数据库245

15.4.2 属性数据库245

15.5 功能展示246

15.5.1 三维显示与管理247

15.5.2 三维建模247

15.5.3 河口湿地生态健康评价247

15.5.4 流域陆源风险评价247

15.5.5 河口流域生态安全评价252

15.6 理论总结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