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调解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事诉讼调解新论
  • 郭晓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5005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民事纠纷-调解(诉讼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调解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纠纷解决机制的一般理论1

一、纠纷及民事纠纷2

二、纠纷解决机制及民事纠纷解决机制4

第一章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概述8

第一节 民事诉讼调解的概念界定8

一、调解的概念和特征8

二、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14

三、民事诉讼调解的概念和特征19

第二节 民事诉讼调解的性质31

一、民事诉讼调解性质的不同观点32

二、民事诉讼调解性质的再认识33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历史与发展36

一、中国古代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36

二、辛亥革命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43

三、新中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47

第二章 民事诉讼调解的价值与功能54

第一节 民事诉讼调解的价值54

一、和谐55

二、效率56

三、效益58

第二节 民事诉讼调解的功能60

一、民事诉讼调解功能概述60

二、民事诉讼调解的具体功能61

第三节 民事诉讼调解与民事诉讼二者目的、功能比较63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功能及民事司法权的性质63

二、民事诉讼调解与民事诉讼二者目的、功能之比较74

第三章 民事诉讼调解与判决的关系80

第一节 民事诉讼调解与判决关系的现状80

一、“调解优先”原则的形成过程81

二、司法实践中落实“调解优先”原则的举措82

三、调解优先原则形成的社会背景84

第二节 理性看待“调解优先”原则86

一、民事诉讼调解的优势与不足86

二、判决的优势与不足88

三、理性看待调解优先原则88

第三节 民事诉讼调解与判决关系之重新定位89

一、正确看待诉讼调解和判决的社会效果89

二、合理构建诉讼调解与判决的正确关系90

第四章 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及其反思93

第一节 民事诉讼调解原则概述93

一、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诉讼调解原则的规定93

二、“调解原则”与“调解之原则”辨析94

第二节 自愿原则96

一、自愿原则的内涵96

二、自愿原则与调解前置98

三、自愿原则在实践中的走样与变形100

第三节 合法原则101

一、合法原则的内函101

二、对程序合法原则的反思——程序上应有灵活性102

三、对实体合法原则的反思——实体上要有宽容性104

四、以“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取代“合法原则”106

第四节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107

一、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的立法现状107

二、对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的反思108

三、结论110

第五节 公开与保密原则110

一、调解公开原则的立法现状110

二、对调解公开原则的反思112

三、确立调解保密原则(不公开调解原则)的合理性与必要性116

第六节 禁止反悔原则122

一、关于反悔权的立法现状122

二、反悔权的弊端122

三、最高人民法院对反悔权问题的修正125

四、对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评析126

五、关于反悔权的立法建议130

第五章 调审合一与调审分离131

第一节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的模式131

一、民事诉讼模式概述131

二、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和民事诉讼调解模式134

三、调审合一型诉讼模式和调解模式存在的基础135

第二节 调审合一的弊端137

一、理论上的困境137

二、功能上的障碍143

三、实践中的弊端143

第三节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的学说及评价147

一、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的观点147

二、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改革观点的比较分析152

第四节 调审分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56

一、调审分离的必要性156

二、调审分离的可行性160

三、调审分离的域外实践169

第六章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比较和借鉴176

第一节 域外民事诉讼调解制度177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177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186

第二节 域外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比较分析189

一、总体评价189

二、借鉴190

第七章 调审分离视角下的审前调解191

第一节 审前调解的概念与审前调解的实践192

一、审前调解的概念192

二、我国各地法院审前调解的实践194

第二节 审前调解的主体199

一、审判的主体199

二、调解的主体200

三、审前调解的主体201

第三节 审前调解的主持方式202

一、自主调解202

二、协助调解204

三、委托调解206

第四节 审前调解的阶段及种类210

一、诉前调解210

二、立案调解211

三、庭前调解211

第五节 审前调解的程序设计212

一、审前调解的对象212

二、审前调解的劝告216

三、审前调解程序的启动217

四、审前调解的进行217

五、审前调解的期限218

六、审前调解的结束219

七、审前调解协议的效力220

第八章 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构建225

第一节 诉讼和解的含义226

一、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诉讼和解的规定226

二、诉讼和解的概念227

三、诉讼和解的构成要件227

四、诉讼和解与私法上和解的区别228

五、诉讼和解与庭外和解的联系与区别229

六、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的联系与区别232

七、诉讼和解与执行和解的区别233

第二节 诉讼和解的性质和效力234

一、诉讼和解的性质234

二、诉讼和解的效力235

第三节 诉讼和解的比较研究236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和解制度236

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和解制度241

三、两大法系诉讼和解制度比较242

第四节 以诉讼和解取代庭中调解的具体构想243

一、对我国现行诉讼和解制度的反思243

二、诉讼和解的程序246

三、和解协议的确认模式249

四、诉讼和解既判力的有无250

五、诉讼和解制度的立法表述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