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比较诗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世界比较诗学史
  • 方汉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4225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诗歌史-比较文学-文学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世界比较诗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世界诗学的滥觞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学的肇始3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学3

一、经史中的诗学4

二、先秦诸子中的诗学7

三、汉代的诗学9

第二节 魏晋诗学与《文心雕龙》11

一、概述11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繁荣12

三、刘勰的《文心雕龙》16

第二章 古希腊雅典诗学19

第一节 概述19

第二节 柏拉图的诗学观23

一、诗人与哲学24

二、诗人与摹仿说26

三、诗人与灵感说28

四、诗人与神和谎言33

五、诗人与语言和技艺36

六、柏拉图诗学的悖论及其诗学贡献38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41

一、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42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诗的定义与诗的真实性50

三、亚里士多德论悲剧53

四、亚里士多德论史诗与悲剧的异同61

第三章 上古印度诗学68

第一节 上古印度诗学形成的文化背景69

第二节 吠陀和史诗中的诗学思想73

一、吠陀本集和文献中的诗学思想74

二、两大史诗中的诗学思想77

第三节 佛教的诗学思想79

一、佛教基本思想的诗学意义80

二、佛教思维的诗学意义82

第二编 世界诗学体系的形成第四章 中国古代诗学87

第一节 唐代诗学87

一、唐律诗的趋于定型与唐诗革新的早春信息87

二、诗性化的盛唐诗学理论90

三、理性化的中晚唐诗学95

第二节 宋代诗学102

一、宋初:“唐音”——“宋调”103

二、变革时期的诗论103

三、成熟时期的诗论104

四、中兴时期的诗论107

五、南宋后期的诗论109

六、宋代词论113

第三节 金元的诗学成就116

一、金元诗歌理论的成就116

二、元代词学理论的发展118

三、金元小说与戏曲理论的发展119

第四节 明代诗学的发展121

第五节 清代诗学成就125

一、清代诗歌理论的成就125

二、清代小说与戏剧理论批评127

三、清代前中期的诗文理论批评129

四、清代的词论132

第五章 中古西方诗学134

第一节 概述134

一、西方中古的三个时期134

二、主要流派和观点136

第二节 贺拉斯138

一、以希腊为典范138

二、合适139

三、折中主义139

四、寓教于乐140

第三节 朗吉弩斯141

一、从修辞的崇高到美学的崇高141

二、崇高的五要素143

三、论想像144

第四节 普罗提诺145

一、流溢(emanation)说145

二、美是太一(神明)的性质147

三、反对和谐说与摹仿说148

四、论对艺术的观照149

第五节 奥古斯丁150

一、美——上帝的一个名字151

二、论丑152

三、艺术的魅惑与“欺骗”152

第六节 托马斯·阿奎那153

一、美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悦的154

二、美与善的区别155

三、艺术摹仿自然过程156

第六章 中古印度诗学158

第一节 中古印度诗学的文化背景158

第二节 中古印度诗学体系163

一、戏剧学中的诗学思想163

二、文学理论与诗学体系167

第七章 阿拉伯、波斯诗学174

第一节 阿拉伯、波斯诗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74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174

二、阿拉伯—波斯混合型文化的产生177

第二节 阿拉伯、波斯诗学的发生发展178

一、阿拉伯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178

二、波斯文论的主要著作181

第三节 阿拉伯诗学的重要成就182

一、关于诗的定义182

二、诗歌的审美标准183

第四节 阿拉伯伊斯兰诗学的特性183

一、多民族文化的融合184

二、伊斯兰教的主导作用188

第五节 阿拉伯文化对欧洲文学及诗学的影响188

一、阿拉伯文论与意大利189

二、阿拉伯文论与西西里岛190

第八章 日本古代诗学193

第一节 日本诗学的萌芽193

一、“言灵”信仰与“真”的观念193

二、古代中国诗学的影响194

三、第一部诗学著作《歌经标式》196

四、“和歌三序”196

第二节 日本诗学的发展198

一、和歌论198

二、“物哀”思想与《源氏物语》207

三、连歌论208

四、墨守成规的“古今传授”211

第三节 日本诗学的成熟212

一、近松门左卫门的戏剧理论213

二、松尾芭蕉与谢芜村的俳论214

三、百家争鸣的“歌论”217

四、反朱熹理学的古文辞派224

五、本居宣长与“物哀”思想226

六、“劝善惩恶”思想227

第三编 世界诗学的发展第九章 中国近代诗学235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化与诗学概述235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与中西文化的激荡235

二、西学影响下的诗学研究236

三、比较文学的发轫238

第二节 近代文化转型时期的诗学242

一、近代文学思潮的先声:龚自珍242

二、魏源的“经世”与“言志”245

三、宋诗派及其后的同光体246

第三节 中国古典诗学的总结249

一、“诗界革命”与梁启超249

二、政治与文学相统一的南社诗人253

三、王国维及其“境界说”255

四、鲁迅《摩罗诗力说》259

第十章 印度近现代诗学264

第一节 东西文化冲突下的近现代印度文化思潮与诗学264

第二节 近现代印度诗学的总体特征266

一、印度诗学同宗教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66

二、以感悟性范畴为主体的诗学观267

第三节 主要代表人物的诗学观268

一、泰戈尔的诗学美学观268

二、普列姆昌德的文学观275

三、伊克巴尔:“自我哲学”观照下的诗学观念280

第四编 中外诗学的相互交流第十一章 欧洲诗学与中国现代诗学285

第一节 审美主义诗学话语的演进历程286

一、王国维:现代审美意识的自觉286

二、创造社前期:“审美无利害”命题的进一步修改289

三、新月派:现代诗学审美话语的真正确立293

四、朱光潜与现代诗学审美话语的集中理论形态298

第二节 新人文主义的现代性建构300

一、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演进逻辑301

二、“人性”与梁实秋的诗学观303

第三节 自然主义诗学的中国化阐释305

一、自然主义的译介与传播306

二、茅盾的自然主义诗学观309

第四节 象征主义诗学的理论旅行312

一、1913—1926年:象征主义诗学的滥觞312

二、1927—1937年:象征主义诗学的鼎盛315

三、1938—1949年:象征主义诗学的潜流319

第五节 表现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形321

一、表现主义的翻译和介绍322

二、林语堂表现主义诗学体系的建构324

第十二章 俄苏诗学与中国现代诗学328

第一节 11—19世纪的俄罗斯诗学328

一、19世纪之前的俄罗斯诗学328

二、19世纪俄罗斯诗学330

第二节 20世纪俄罗斯诗学338

一、20世纪俄苏诗学概述338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学339

三、俄苏文化诗学及其代表341

四、俄苏形式主义诗学及符号学347

第三节 20世纪俄罗斯诗学与中国现代诗学350

一、建国前的中俄诗学交流350

二、中俄诗学交流的新阶段352

三、新时期对俄罗斯诗学的接受352

第十三章 当代西方诗学357

第一节 西方20世纪诗学概要357

第二节 表现主义——世纪初的觉醒359

一、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诗学359

二、科林伍德的诗学观364

第三节 精神分析诗学——文学深层次的探讨365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诗学366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诗学368

三、拉康的精神语义分析诗学371

第四节 形式主义、新批评与结构主义373

一、俄国形式主义诗学373

二、英美新批评379

三、结构主义385

第五节 文学现象学392

一、文学作品的本体论立场392

二、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394

第六节 批判理论及后现代转向399

一、批判理论399

二、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402

后记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