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话语:理念与经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话语:理念与经验
  • 刘士林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2363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文艺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话语:理念与经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中国话语与中国学术3

上篇:思想及阐释3

一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人文知识分子话语3

二 当代汉语的谱系与沧桑17

三 当代学术语法的批判与重建25

四 文学研究与批评的中国话语33

五 文化批评的中国话语——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问43

六 关于城市音乐文化的阐释语境问题51

七 比较研究与中国语境64

八 在历史语境中阐释全球化70

九 在中国语境中阐释诗性智慧79

十 中国话语与江南话语99

十一 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在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111

中篇:批判与重建125

十二 如何拯救学术本身125

十三 九十年代的先锋批评133

十四 面对感觉的沦丧151

十五 叙事的阴谋——关于中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文化叙事分析156

十六 文学场是怎样倾斜的175

十七 南京“伤感形象”批判190

十八 在非主流中发现中国美学210

十九 先验批判与中国美学的现代性218

二十 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一种学理设计——略谈《澄明美学》的学术理念,批判理论及其逻辑旨归225

二十一 消费时代的文化记忆234

二十二 中国话语与中国情感——在“诗意城市:上海当代先锋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241

1 鹤鸣于阴,其子和之——《文化中国·边缘话题》主编人语253

二十三 呦呦鹿鸣,求其友声——主编人语三种253

下篇:当事或相关253

2 让江南永远是她自身——《江南话语》主编人语255

3 寻找诗性实践的机理——《诗性智慧丛书》主编人语257

二十四 一份“流产学术”备忘录260

1 有谁读懂了扬子鳄——《扬子鳄:中国话语》主编人语260

2 做现代梦的代价——《残酷的幻象——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后记262

3 “有阳光照耀的山涧中的阴凉之处”——《晴磵之曲》自序263

4 写作者是快乐的——《中国话语》后记265

5 时间还没有到来——《短歌行》主编人语267

1 “董理年轻时代的旧业”——《苦难美学》后记269

二十五 西窗幽梦等闲成——2000年以后著述跋语十种269

2 “观念领域的先验批判”——《先验批判》后记271

3 “不敢奢望它能……”——《新道德主义》后记272

4 “少小离家老大回”——《谁知盘中餐》后记273

5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人文江南关键词》编后记275

6 忙完“公家事”以后——《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编后记276

7 现代中国的奇怪灵魂——博士论文《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后记277

8 “没时间写,编也行”——《床前明月光——唐诗人文阅读丛编》后记279

9 “非常幸福的体力劳动”——《白杨多悲风——古诗人文阅读丛编》后记280

10 “小园香径独徘徊”——《西洲在何处》后记281

二十六 如何少壮有悲思——主持人语七种284

1 “以百年之身承载千年沉重之思”——“21世纪学术展望”主持人语284

2 “我的理想在哪儿?我的身体在这儿?”——“当代文化的身体化问题”主持人语286

3 21世纪新文化:从恢复汉语尊严开始——“中国话语四重奏”主持人语289

4 “趣味绝不是无可争辩的”——“九十年代的中国趣味”主持人语292

5 “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新审美教育书简”主持人语295

6 “在中国经验和中国语境之中”——“审美现代性:中国语境与话语”主持人语298

7 “语言学转向”的温故与知新——《河北学刊》“中国话语与中国学术”主持人语299

1 非典时期,诗人何为——陆健诗集《非典时期的了了特特博士》序303

二十七 青春浩气想吴钩 序言、代编者按及其他303

2 用诗力提升生命的意志与努力308

——刘友开《杏坛情诗》序308

3 “一种本土化学术研究的积极尝试”——《江苏大学学报》“中国文化诗学论坛·编者按”309

4 “有学术的思想”与“有价值的知识”——《人文杂志》“人文学术新思潮”编者按310

5 在学术观念与精神生产机制上推动学术进步——《河北学刊》“关注当代学术元问题”编者按311

6 还有多少中国往事可以重寻——《中国文化:边缘话题》笔谈编者按312

7 “那个远行的人儿回来了”——《学习时报》“之子于归”专栏作者题记314

8 “以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区域文化为镜子”——《中国文化报》“文化镜像”专版编者按314

9 “在抽象符号与发黄纸页的密林中……”——《人与自然》“书林觅绿”专栏编者按315

10 中国话语与中国学术的创新之路——《河北学刊》2005年推出“中国话语与中国学术”新栏目316

11 君子之交于纸上——赠书衣坊主人318

12 一点祝贺与一点意见——《有动物有美感论》读后319

二十八 且看春雨长园蔬——访谈与对话321

1 教化之后是理性——刘士林教授访谈录321

2 关于《先验批判》的问答328

3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权作对《可疑的美学创新》一文的回应337

结语:中国学术的中国格局354

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