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列宁政治哲学的思考 以阶级意识为视角的探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文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019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列宁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列宁政治哲学的思考 以阶级意识为视角的探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2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11
三 本文的基本结构18
第一章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考列宁政治哲学的背景27
第一节 历史背景28
一 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8
二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1
三 中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41
第二节 理论背景53
一 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及其影响54
二 经济决定论及其表现59
三 卢森堡对列宁的批评63
四 民族的文化思想传统69
第二章 总体性方法及对列宁政治哲学反思路径的差别71
第一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的提出72
一 总体性方法的提出及其意义72
二 总体性方法的本体论内涵76
三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论列宁的辩证法78
第二节 主体和客体的总体性统一81
一 辩证法的区分和使用83
二 总体性的两个维度——以革命为例88
三 主体和客体的总体性统一92
第三节 理论和实践的总体性统一101
一 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法、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102
二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具体内涵108
三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卢卡奇和柯尔施对列宁的评判118
第四节 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总体性统一124
一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125
二 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总体性统一127
三 对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思考132
第三章 重新思考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功能138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探讨深入管理科学层面138
一 历史主义原则:历史与社会意识139
二 卢卡奇对物化意识的批判143
三 葛兰西对“劳动和生产的合理化”的批判146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149
一 马克思、恩格斯:颠倒的观念150
二 列宁:意识形态的正面规定152
三 卢卡奇:从虚假意识到虚伪意识154
四 柯尔施:意识形态与意识形式在术语上的区分155
五 葛兰西:从“观念论”到“意识形态”158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功能161
一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162
二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功能166
第四章 扩展阶级意识的内容169
第一节 心理意识和阶级意识169
一 阶级意识及其与阶级的关系170
二 区分心理意识和阶级意识174
三 无产阶级意识的生成177
第二节 阶级意识对阶级行动的依赖180
第三节 阶级意识和知识分子187
一 知识分子的概念及类型188
二 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职能及其使命191
第五章 拓宽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启蒙的路径196
第一节 列宁对“灌输论”的阐发197
一 “灌输论”的提出197
二 列宁论“灌输”202
第二节 乌托邦主义:对“灌输论”的质疑与辩护211
一 柯尔施:历史不可测211
二 卢卡奇:历史总体可测,细节不可测214
三 葛兰西:预见是意志对于现实的干涉216
第三节 阶级意识的文化启蒙:争取文化领导权221
一 领导权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222
二 文化领导权的认识论意义225
三 从列宁的“革命”到葛兰西的“争取领导权”228
四 文化启蒙: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性及其战略233
第六章 凸显政党和阶级意识的关系240
第一节 阶级意识和政党结构240
一 政党及其派别: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结构241
二 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无产阶级政党的外部结构之一245
三 政党和工人运动的关系:无产阶级政党的外部结构之二253
第二节 政党对阶级意识的铸造功能259
一 政党是阶级意识的人格形象259
二 作为灌输主体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262
三 “集中”与“专政”:对列宁一党专政理论的发展和批判266
结语273
参考文献277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293
后记294
热门推荐
- 2310056.html
- 3646258.html
- 967963.html
- 221833.html
- 2237996.html
- 1700877.html
- 1062487.html
- 1645114.html
- 781260.html
- 3223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4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0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7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7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