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德伦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海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9217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德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美德伦理学是什么1
上卷 幸福11
第一章 幸福概念11
一 幸福界说11
1 需要和欲望11
2 快乐和痛苦14
3 幸福与不幸18
二 幸福结构23
1 幸福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23
2 幸福的主观形式、客观标准和客观实质25
三 幸福类型28
1 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29
2 创造性幸福与自我实现幸福35
3 德性幸福与利他幸福38
4 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42
四 两种幸福概念:快乐论与完全论44
第二章 幸福价值48
一 快乐:善48
二 幸福:至善52
三 快乐和幸福:道德善57
四 快乐和幸福:人生目的61
五 快乐和幸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72
六 快乐主义76
第三章 幸福性质82
一 幸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82
二 幸福的真实性与虚幻性86
三 幸福的相对性与绝对性93
四 幸福性质的两种理论:主观论与客观论97
第四章 幸福规律103
一 事实律103
1 强弱律103
2 久暂律104
3 先后律105
二 价值律108
1 折合律:各种幸福因某种量的不同而导致价值大小之规律109
2 等级律:各种幸福因性质不同而导致价值大小之规律114
三 实现律118
1 欲望:幸福实现的负相关要素118
2 才:幸福实现的正相关要素之一120
3 力:幸福实现的正相关要素之二122
4 命:幸福实现的正相关要素之三124
5 德:幸福实现的统计性正相关要素127
6 欲、才、力、命、德:幸福实现的充分且必要条件130
第五章 幸福规范133
一 幸福普遍原则133
1 认识原则:对幸福的认识与幸福的客观本性相符133
2 选择原则:对幸福的选择与自己的才、力、命、德一致135
3 行动原则:求幸福的努力与修自己品德相结合137
二 幸福特殊原则138
1 争取自由:创造性幸福的正面原则138
2 消除异化:创造性幸福的负面原则141
3 争取自由与消除异化之原则142
三 幸福基本规则145
1 幸福意义规则146
2 幸福类型规则148
3 幸福选择规则151
中卷 良心与名誉157
第六章 良心与名誉概念157
一 道德评价概念157
1 评价与道德评价157
2 具体道德评价与抽象道德评价160
二 良心概念162
1 良心定义162
2 良心结构164
3 良心类型165
三 名誉概念168
1 名誉定义168
2 名誉结构169
3 名誉类型170
第七章 良心和名誉的客观本性173
一 良心与名誉起源173
1 良心的直接起源与良心的目的173
2 良心的最终起源和原动力174
3 名誉的外在根源177
4 名誉的内在根源179
二 良心与名誉性质182
1 良心性质182
2 名誉性质183
三 良心与名誉的作用187
1 良心的作用187
2 名誉的作用191
3 良心与名誉的作用之比较192
第八章 良心与名誉的主观评价197
一 良心与名誉的标准及依据197
1 动机与效果概念198
2 动机效果分别论:行为本身与行为者品德201
3 良心与名誉评价依据的理论:动机论、效果论和动机效果统一论203
二 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209
1 良心与名誉的真假对错之概念209
2 良心与名誉真假对错之证明211
3 良心与名誉真假对错之意义215
下卷 品德225
第九章 品德概念225
一 品德定义225
1 个性225
2 人格228
3 品德232
二 品德结构236
1 个人道德认识237
2 个人道德感情240
3 个人道德意志248
4 结论:品德可教与不可教之争252
三 品德类型255
1 美德与恶德:两种美德之辨析255
2 一全德、五主德和八达德263
3 对待自我的品德与对待他人的品德:道德德性与非道德德性266
第十章 品德本性271
一 品德性质:为什么是道德的?271
1 品德价值271
2 品德目的277
二 品德境界283
1 品德境界概念283
2 恶德境界284
3 美德境界286
4 美德他律境界287
5 美德自律境界289
6 无德境界294
三 品德规律296
1 德富律:国民品德与经济的内在联系297
2 德福律:国民品德与政治的内在联系302
3 德识律:国民品德与科教的内在联系307
4 德道律:国民品德与道德的内在联系312
第十一章 品德培养317
一 品德培养目标317
1 君子:品德培养基本目标317
2 仁人:品德培养的最高目标321
3 圣人:品德培养终极目标329
二 制度建设:国民总体品德培养方法336
1 市场经济: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基本方法336
2 宪政民主: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主要方法340
3 优良道德: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两因素的复合方法345
4 思想自由:培养国民品德道德认识因素的基本方法350
三 道德教育:国民个体品德培养外在方法357
1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界说、起因与优劣之辨357
2 言教: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362
3 奖惩:形成个人道德感情的道德教育方法365
4 身教:形成个人道德意志的道德教育方法370
5 榜样:培养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教育方法375
四 道德修养:国民个体品德培养内在方法382
1 学习:提高个人道德认识和形成品德所有因素的道德修养方法382
2 立志:陶冶个人道德感情的道德修养方法391
3 躬行:培养个人道德意志的道德修养方法399
4 自省:培养个人道德认识、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修养方法407
5 结论:两种品德培养方法——教育修养与制度建设——之关系414
后记419
热门推荐
- 3554325.html
- 3879972.html
- 3871621.html
- 2078965.html
- 3648962.html
- 2152715.html
- 2867297.html
- 3880764.html
- 3285235.html
- 137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1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5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3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3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6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5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3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