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 李龙主编;汪习根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367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法制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言1

目 录1

第二章废除《六法全书》的回顾与反思19

一、《六法全书》的形成20

(一)清末修律:《六法全书》体系的奠基21

(二)国民政府成立时期:《六法全书》内23

容的完善23

(三)国民政府时期:《六法全书》从体系26

到内容的成熟与发展26

(一)废除《六法全书》情绪的酝酿28

二、《六法全书》的废除28

(二)废除《六法全书》的序幕:“伪宪法”30

和“伪法统”的废除30

(三)《六法全书》的废除31

(四)废除《六法全书》指示的法律化35

三、对《六法全书》的批判36

四、废除和批判《六法全书》的功过是非43

第三章法治与人治关系的大讨论52

一、迷失:法治与人治关系的初步探讨(1949—52

1957年前后)52

观点53

(一)执政党内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基本53

(二)法学界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讨论60

(三)探讨法治问题的初步尝试所呈现的66

特点66

二、反思:法治与人治关系的理性选择(1979—68

1996年)68

(一)问题的复现68

(二)观点的分歧71

(三)论争的焦点74

(四)理性的选择75

(一)缘起76

(1997—)76

三、定位: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现实推进76

(二)讨论77

(三)反思82

第四章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关于“五四宪法”的87

回顾与反思87

一、“五四宪法”的理念与理想88

(一)“五四宪法”的理念:民主立国、权力88

分离、平等保障88

(二)“五四宪法”的理想:超越历史,创造92

传统,缔造一个法治共和国92

的断裂95

二、“五四宪法”的困境与宿命95

(一)“五四宪法”的困境:文本与现实之间95

(二)“五四宪法”的宿命:政治权威僭越101

宪法权威101

三、“五四宪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的启示106

第五章1952—1953年司法改革运动110

一、历史背景110

二、主要内容112

(一)清除旧司法人员113

(二)肃清旧法思想115

(三)纠正旧司法作风116

(四)发展政法教育117

三、历史地位118

四、简要评价121

第六章关于胡风集团案的法律探讨125

一、大地之上可有尺规?125

二、有关胡风集团案的几个实体问题128

(一)文字狱128

(二)私信定罪136

(三)反革命集团149

(四)株连159

(一)逮捕164

三、关于胡风集团案的几个程序问题164

(二)羁押、监禁168

(三)审判172

(四)大地之上无有尺规——“文化大革命”177

中的法外加开177

(五)陪绑187

(六)平反189

第七章张志新案件的法学反思194

一、张志新案件始末194

二、张志新案件的法学反思201

三、以史为镜,弘扬民主,加强法治209

第八章从刑法治理到刑法法治——1949年以来222

的中国刑事立法222

一、问题的提出222

二、通过刑法的治理:1949—1957年中国刑事立法225

(一)三次运动中的刑事立法概览227

(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刑事立法的反思231

三、从刑法治理走向刑法法治:1979年刑法237

(一)从全能主义国家向民主法治国家的转型237

(二)1979年刑法的制定过程238

(三)从刑法治理走向刑法法治239

(一)1997年刑法制定过程243

四、刑法法治的确立:1997年刑法243

(二)刑法法治的确立244

第九章 1983年“严打”的回顾与反思246

一、1983年“严打”的缘起246

二、1983年“严打”的成因分析251

三、1983年“严打”的成绩、问题及其启示257

四、依法治国与“严打”政策的发展262

第十章新中国民事基本法立法的历史回顾与反思270

一、新中国民事基本法立法的历史271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4—1956年民271

法典起草工作的开始271

法典起草工作的再度进行与中断274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2—1964年民274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9—1982年民法典276

的第三次起草与1986年《民法通则》276

的颁布276

二、对新中国民事基本法立法历史的总结278

(一)新中国民法发展的基本道路278

(二)法典化的政治动因与政府作用279

(三)法的继受与法的本土化279

三、新中国民事基本法立法的成就281

(一)为民事立法走法典化道路积累了经验281

(二)促进了民法学乃至法学的发展282

(三)解决了民法的调整对象这个重大理论问题283

(四)确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则284

(五)为权利本位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84

四、新中国民事基本法立法的缺陷284

(一)指导思想上以经验为先导285

(二)立法技术上的缺憾太多285

(三)形式上的民法通则条文过于简略286

(四)具体内容上有较多的行政烙印287

工作的借鉴作用288

(一)目前民法典编纂情况288

五、新中国民事基本法立法历史对目前民法典起草288

(二)中国民事法典起草工作对立法历史290

的几点借鉴290

第十一章新中国成立后三次婚姻立法的回顾297

与比较297

一、立法背景与任务之比较297

(一)1950年婚姻法的历史背景与任务297

(二)1980年婚姻法的背景与任务299

(三)2001年婚姻法的背景与任务303

二、立法过程和主要争议之比较307

(一)立法过程307

(二)立法过程中的主要争议310

三、立法内容之比较316

(一)立法精神316

(二)基本原则319

(三)立法技术322

(四)具体规则325

四、现行婚姻家庭立法的若干建议328

(一)用“婚姻家庭法”代替“婚姻法”329

这一名称329

(二)改进婚姻家庭法的结构330

(三)完善婚姻家庭法的具体制度332

第十二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法若干争议问题335

的回顾与反思335

一、经济法的产生336

(一)关于经济法产生的不同观点336

(二)关于经济法产生的理论评析342

二、经济法的地位349

(一)否定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49

(二)肯定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基本的法律351

部门351

(三)从经济审判庭的撤销反思经济法的地位355

(一)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与体系的争议焦点359

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体系359

(二)简要评析360

(三)经济法调整对象与体系的确定361

四、经济法的性质364

(一)关于经济法性质的典型观点364

(二)简要评析367

五、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71

(一)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学术观点371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诸论评析374

六、结语384

(一)回顾385

第十三章新中国诉讼法的回顾与反思385

一、民事诉讼法385

(二)反思393

二、刑事诉讼法396

(一)回顾396

(二)反思400

三、中国行政诉讼法产生的过程402

(一)回顾402

(二)反思406

参考文献409

后记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