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行为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德)维尔纳·弗卢梅(WernerFlume)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715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153页
- 文件大小:253MB
- 文件页数:1189页
- 主题词:法律行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行为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意思表示及法律行为的性质1
第一节 私法自治1
一、私法自治是我国法律秩序的原则1
二、私法自治和法律秩序2
三、私法自治设权的法律效果和法律规定的法律效果3
四、私法自治形成法律关系和造法6
五、私法自治原则是对个体在法律关系形成过程中的“自己意愿”的认可7
六、私法自治行为是为自己设权的行为,而非为他人设权的行为8
七、自主决定与自主决定权力11
八、私法自治与合同自由13
九、现行法律秩序中私法自治的范围17
十、私法自治原则与《基本法》19
第二节 “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概念26
一、法律行为是一个抽象概念26
二、作为法律行为本质特征的旨在形成法律关系而制定的规则28
三、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29
四、“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概念的历史32
五、“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概念的疑难问题36
第三节 作为私法概念的法律行为与公法39
一、私法行为与高权行为的根本区别39
二、私法法律行为或公法合同40
三、为公共目的而实施的私法法律行为41
四、有关使用公共供给设施的不同规定42
五、公法合同44
六、法律行为与行政行为47
七、需协作的行政行为51
八、行政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组成部分或者生效要件52
九、通过行政行为形成私法法律关系52
第四节 意思与意思表示53
一、意思表示是意思的宣告53
二、通常对作为意思表示要素的意思所进行的分解53
三、意思的分解与意思表示的“本质”55
四、意思与表示的“必然”联系57
五、意思表示中意思的内容——意思与法律效果59
六、意思说和表示说62
七、意思表示作为效果表示,以及“效力说”与意思说的论战65
八、意思表示的本质与意思瑕疵——意思自治和自负责任69
第五节 意思表示行为72
一、作为宣示的意思表示和明确的意思表示72
二、沉默作为意思表示74
三、“默认”(stillschweigend)意思表示——通过推定行为、可推断行为作出的意思表示80
四、作为意思表示的推定行为和推断举动85
五、通过推定行为作出的意思表示与“异议”88
六、意思表示与意思实现或者意思行为89
七、意思表示作为行为与“意思表示”这一术语91
第六节 作为规则的意思表示91
一、作为行为的意思表示与作为规则的意思表示91
二、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法定规则和附加约定93
第七节 法律行为与不构成法律行为的约定95
一、基于债权合同内容形成自由所产生的区分问题95
二、人际关系的规则不构成法律行为96
三、具有财产性质的约定97
四、基于担保人地位而产生的法律义务98
五、委托(Auftrag)和友情行为(Gef?lligkeit)101
六、友情关系中责任的免除或减轻,特别是友情搭乘102
七、依法应针对友情行为承担的责任105
八、排除法律拘束力的约定107
第八节 事实合同关系理论111
一、问题的提出111
二、基于法律行为而形成的公共交通中的给付关系113
三、基于不生效合同形成的长期债之关系118
四、联邦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农庄所有权移转的判例120
第九节 法律上行为122
一、法律上行为是与法律行为相对的概念122
二、法律上行为的一般分类127
第十节 法律行为与具有法律上相关性的行为133
一、基于法律行为形成法律关系的行为与具有法律上相关性的行为的本质区别133
二、法律拟制的意思表示137
三、基于“行为”(Verhalten)而引起的失效(Verwirkung),特别是基于“自己的沉默”所引起的失效142
四、缔约过失责任作为具有法律上相关性的行为的事实构成151
五、小结153
第二章 法律行为的类型158
第十一节 各种法律行为158
一、引言158
二、按照法律行为规则的内容对法律行为予以划分159
三、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159
四、意思表示的“须受领性”是将单方法律行为划分为须受领的法律行为和无须受领的法律行为的标准163
五、处分(Verfügung)165
六、生前法律行为和死因法律行为171
第十二节 有因法律行为和抽象法律行为178
一、概述178
二、债权合同的原因问题186
三、抽象处分行为203
第三章 法律行为的实施214
第十三节 行为能力214
一、作为法律行为问题之一的行为能力214
二、行为能力的法律地位与行为能力的限制215
三、自然的无行为能力216
四、部分无行为能力218
五、相对无行为能力219
六、关于无行为能力的法律规定222
七、限制行为能力224
八、受限的完全行为能力244
九、禁治产决议的废除及第115条的规定246
十、有关行为能力的特殊规则247
十一、行为能力与法律上行为249
第十四节 意思表示的作出与到达260
一、第130条所规定的是不在场者之间所进行的需受领意思表示生效的时间点260
二、意思表示的作出264
三、意思表示的到达267
第十五节 要式法律行为284
一、概述284
二、形式的种类292
三、未履行法定形式要件或未履行意定形式要件307
第四章 法律行为之解释341
第十六节 解释341
一、为确定表意人的真实意思而对表示进行的解释与规范解释341
二、为确定参与表示各方是否实际达成一致理解而进行的解释与适用于生前法律行为的“错误所指不影响效力”的原则353
三、生前法律行为的规范解释359
四、生前法律行为的补充解释377
五、死因处分行为的解释389
六、诉讼中的解释问题与法院判决397
第五章 不法之法律行为401
第十七节 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法律行为401
一、各不相同的禁止性法律与第134条的规定401
二、禁止性法律与限制法律行为形成自由的规范403
三、法律行为的禁止与法律行为之行为的禁止405
四、禁止性法律的不同效力408
五、禁止性法律的规避413
六、相对让与禁止(第135条、第136条)414
七、不能通过法律行为进行处分限制(第137条)428
第十八节 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430
一、善良风俗的违反430
二、法律行为的违反善良风俗434
三、违反善良风俗法律行为的主观事实构成441
四、目的和动机对于法律行为违反善良风俗这一问题的意义443
五、基于“情人关系”或“类似婚姻关系”而进行的给予443
六、关于违反善良风俗问题的时间要素445
七、暴利行为449
八、抽象给予行为违反善良风俗453
九、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效果是无效460
十、按照第138条规定的无效和依据第817条第2句排除返还请求权的情形461
第六章 意思瑕疵理论472
第一部分472
第十九节 意思瑕疵理论基本原理472
第二部分477
第二十节 真意保留、虚伪行为和缺乏真意的表示477
一、真意保留477
二、虚伪行为480
三、缺乏真意表示(Scherzerkl?rung)490
第三部分 意思表示错误493
第二十一节 《民法典》中的错误规则概述493
一、法律行为错误的基本问题493
二、意思表示内容的确定及涉及表示内容的错误495
三、表示内容的错误和第119条第2款所规定的表示行为的错误和性质的错误等生前法律行为中应受关注的错误496
四、仅针对自己的表示发生的错误应受关注497
五、错误的因果关系属于应予关注错误的前提条件499
六、应受关注错误的法律效果是法律行为的可撤销性499
七、第122条规定的信赖利益责任501
八、动机错误的不受关注性504
九、对《民法典》错误规则的限制506
十、关于死因处分行为错误的特殊规定509
十一、对《民法典》有关错误规则的批判性评价510
第二十二节 《民法典》错误规则的历史渊源516
一、罗马法516
二、萨维尼的错误理论522
三、萨维尼之后至《民法典》编撰之前的错误理论529
四、关于《民法典》错误规则的立法工作532
第二十三节 表示错误534
一、表示意识的欠缺534
二、表示行为的错误535
三、表示的不正确传达(第120条)542
四、关于表示内容的错误543
五、双方或者双重(doppelseitig)表示错误561
第二十四节 性质错误562
一、《民法典》制定过程中针对第119条第2款性质错误应受关注性所提出的问题562
二、法律行为与现实情况不符是构成性质错误应受关注性的根本原因564
三、第119条第2款的辅助适用性575
四、第119条第2款关于因错误而撤销规定的实践意义580
第二十五节 动机错误584
第二十六节 所谓的基础错误与交易基础理论587
一、关于和解基础的错误(第779条)587
二、有关交易基础理论的司法解释和学说现状588
三、交易基础理论涵盖的情形所涉及的是债权合同与现实情况之间关系的问题591
四、因所涉及的现实情况不正确所导致的两种规则并存的现象597
五、以涉及法定债权合同类型的规范为基础来规制合同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604
六、社会存在的变动对合同的影响617
七、结论625
第四部分 胁迫和恶意欺诈629
第二十七节 胁迫和恶意欺诈事实构成概述629
一、违法影响意思决定的胁迫和恶意欺诈的事实构成629
二、对胁迫和恶意欺诈的不同评价631
三、撤销权的时间限制632
四、与撤销权相竞合的其他权利633
五、恶意欺诈情形中的履行请求权或履行利益请求权634
第二十八节 胁迫635
一、与单纯利用对方急迫情势的情形不同的是,胁迫以不利相威胁而引起“强迫状态”的产生635
二、违法性636
三、胁迫的主观事实构成640
第二十九节 恶意欺诈644
一、欺诈行为644
二、欺诈的恶意646
三、第123条第2款对可撤销性的限制647
第七章 无效和可撤销性653
第三十节 法律行为的无效653
一、法律行为的无效是指法律行为规则基于某一无效原因而不发生效力653
二、法律的术语654
三、无效原因655
四、自始无效和事后无效——法律行为、非法律行为以及尚未完成的法律行为的无效656
五、无效不会因无效原因的消失而得到补正656
六、无效法律行为的确认657
七、无效婚姻缔结的补正和无效共同关系与合伙关系补正的特殊问题659
八、无效法律行为也可能具有法律上的相关性661
九、对法律行为无效的主张663
第三十一节 可撤销性664
一、可撤销性的事实构成664
二、撤销表示属于针对撤销原因所行使的形成权666
三、撤销权人669
四、部分撤销670
五、撤销相对人670
六、撤销的效力675
七、可撤销法律行为的确认678
第三十二节 部分无效和转换679
一、第139条的基本问题679
二、第139条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的“部分”680
三、法律行为的“部分”依据法律行为的规定而生效686
四、第139条的辅助适用性687
五、第139条所涉及的问题是基于对行为当事人目的的考量而进行的价值权衡690
六、涉及适用第139条价值权衡的具体情形695
七、当法律行为无效的“部分”不具有相关性时,不能适用第139条697
八、法律行为中仅包含有利于一方当事人规定的部分无效699
九、转换703
第八章 合同717
第三十三节 我国民法秩序中的合同717
一、《民法典》体系中的合同缔结规则717
二、合同的概念720
三、合同的种类722
四、合同对合同当事人的拘束力以及合同的生效723
五、通过反向合意消灭合同725
六、合同是合同当事人所达成的一致规则728
七、预约合同(Vorvertrag)733
八、合同谈判与合同737
第三十四节 合意与不合意739
一、合意是缔约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达成的一致739
二、基于双方对合同文本的同意而订立合同740
三、基于要约和承诺订立合同741
四、显著不合意与隐蔽不合意——隐蔽不合意与第119条第1款所规定的应受关注的错误743
五、基于缔约过失而承担不合意的责任747
六、第154条关于显著不合意的规定749
七、第155条关于合同某一部分规则存在隐蔽不合意的规定756
第三十五节 以要约和承诺订立合同758
一、要约758
二、合同要约的承诺774
第三十六节 以商业确认函订立合同789
一、前言789
二、关于商业确认函的规则是商务往来的特殊事实构成789
三、商业确认函的宣示性意义或构建性意义791
四、确认函生效的前提条件791
五、对商业确认函的沉默构成无表示792
六、作为法律制度的商业确认函793
七、对商业确认函的沉默并非“自动”生效794
第三十七节 附一般交易条款的合同796
一、一般交易条款生效的法律基础796
二、一般交易条款的内容控制799
三、要约和承诺对一般交易条款的参引不一致801
第九章 条件与期限808
第三十八节 条件的概念和类型及条件这一法律制度在法律行为理论中的定位808
一、条件的概念808
二、条件的种类813
三、负担821
四、条件的设定构成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法律行为规则的组成部分822
五、不适于附条件的行为832
六、动机、条件、担保、有关给付目的的约定以及给付约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834
第三十九节 条件成就之前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836
一、第160条、第161条与第159条的规则就与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法律行为规则之间关系而言存在的区别836
二、附条件法律行为权利人的法律地位属于可继承、可转让的期待权838
三、附条件的处分839
四、附条件负担行为852
第四十节 条件的成就与不成就852
一、条件的成就与不成就及第162条的规定852
二、条件成就的法律效果863
第四十一节 附期限870
第四十二节 所有权保留买方的法律地位872
一、所有权保留买方在附条件处分行为理论框架下对所有权保留物所享有的法律地位的特殊性872
二、买卖价款的支付是所有权移转的条件874
三、所有权保留买方的期待权问题875
四、涉及所有权保留买方法律地位的重要具体问题877
五、结论892
第十章 代理与意定代理权894
第一部分 代理894
第四十三节 代理法律制度概况894
一、代理的概念确定894
二、关于代理的历史896
三、代理法律制度在法律行为理论中的定位899
四、代理人和传达人901
五、表示代理907
六、代理和利他合同908
七、代理的允许909
第四十四节 以他人名义实施行为910
一、以他人名义实施行为的“公开原则”910
二、为行为所关涉之人而实施的行为913
三、以他人名义或自己名义实施行为的意思924
四、假冒他人之名实施行为926
第四十五节 代理权930
一、代理权的形成与类型930
二、代理权的内容935
第四十六节 代理行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946
一、作为法律行为之行为的代理行为属于代理人,而作为规则的代理行为属于被代理人946
二、代理人的行为能力对于被代理人的意义947
三、合意、解释和意思瑕疵948
四、涉及个人的代理行为的前提条件和法律效果949
五、代理人的缔约过失责任949
六、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缔约过失所承担的责任950
第四十七节 无权代理952
一、无权代理行为的问题和类型952
二、无权代理的追认954
三、无权代理人的责任955
第四十八节 自我行为、自己缔约和多方代理965
一、自我行为基本问题965
二、单方自我行为969
三、作为自我行为的合同972
四、第181条对代理人与复代理人或由自己的授权代理人实施的法律行为的适用974
五、在所有发生利益冲突的情形中都应类推适用第181条的规定吗977
六、第181条的例外:履行行为和准许978
第二部分 意定代理权981
第四十九节 意定代理权的授予981
一、依据第167条的规定授予意定代理权981
二、基于第171条和第172条的授权行为982
三、所谓的容忍代理988
四、所谓的表象代理或表见代理994
五、由代理人特别是由意定代理人授予的意定代理权999
第五十节 意定代理权与其基础法律关系1002
一、概述1002
二、内部意定代理权1004
三、外部意定代理权1006
第五十一节 意定代理权的消灭1009
一、意定代理权基于意定代理授权表示而消灭1009
二、意定代理权的撤回1009
三、意定代理人放弃意定代理权1009
四、意定代理权基于其基础法律关系而消灭1010
五、意定代理授权人死亡、死亡后意定代理权的存续和死亡情形中的意定代理权1011
六、意定代理授权人事后丧失行为能力1017
七、意定代理授权人的破产1020
八、意定代理人的死亡、丧失行为能力和破产1022
九、外部授予的代理权消灭时所涉及的特殊问题1022
第五十二节 意定代理授权行为与代理行为1026
一、意定代理授权行为与代理行为之间关系的问题1026
二、意定代理授权行为与代理行为的形式要件1028
三、作为单方法律行为的意定代理授权行为1034
四、处分意定代理权(Verfügungsvollmacht)1035
五、意定代理授权行为的意思瑕疵1036
六、被代理人的明知和应知(第166条第2款)1046
第五十三节 不可撤回意定代理权1047
一、作为特殊法律制度的不可撤回意定代理权1047
二、作为履行行为的不可撤回意定代理授权行为1050
三、认可不可撤回意定代理权的前提条件1051
四、不可撤回性与构成意定代理权的基础法律关系之间的联系1053
五、不可撤回意定代理权的形成1055
六、不可撤回意定代理权的内容1056
第十一章 同意1060
第五十四节 第182条意义上的同意法律制度1060
一、同意是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1060
二、不能通过法律行为规定将同意设为生效要件1061
三、对其进行处分时需征得同意权利的形成和需经同意代理权的形成1061
四、作为法律行为附加条件的同意1062
五、构成义务内容的同意相对于构成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同意1063
六、作为独立法律行为的同意同时构成需经同意法律行为的辅助法律行为1064
七、官方批准作为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1070
第五十五节 事先允许1072
第五十六节 事后追认1075
第五十七节 需经同意之处分1079
一、非权利人所为之处分——处分授权的概念1079
二、就处分而授予的事先允许1087
三、对处分的事后追认1087
第五十八节 非权利人所进行的处分因事后取得权利而获得补正(生效)1094
判例索引1098
维尔纳·弗卢梅简介1142
维尔纳·弗卢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会议闭幕词1144
译者简介1151
译者后序1152
热门推荐
- 863240.html
- 3014622.html
- 1504243.html
- 2448588.html
- 452296.html
- 3697664.html
- 1151780.html
- 3598180.html
- 3274371.html
- 3057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5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8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9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1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