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 第3卷 1918-1944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俊基,周尚文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11091·106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 第3卷 1918-194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1
(一)苏德和谈开始1
苏俄的《和平谈判纲要》切尔宁的和谈姿态德军政界的强硬态度苏俄面临严峻选择1
(二)围绕和约问题的党内争论5
党内三种意见的形成托洛茨基前往布列斯特“左派共产主义者”活动频繁5
(三)托洛茨基拒绝最后通牒,谈判中断10
德方的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发表声明俄共(布)中央三次会议德军的进攻10
德方新的和约条件党中央2月23日会议列宁对“左派共产主义者”的批评16
(四)列宁的正确主张被接受16
(五)和约的签订21
签约后党内争论并未停息俄共(布)七大左派社会革命党退出政府21
二德国十一月革命26
(一)大战结束前夕的德国26
普遍高涨的反战情绪在战争问题上社会民主党分裂为三派斯巴达克派在反战中形成26
(二)十一月革命风暴席卷德国30
(三)十一月革命的历史总结42
奥匈帝国崩溃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库恩·贝拉回国匈牙利共产党成立45
(一)革命前夕的匈牙利45
三1919年匈牙利革命45
“最大的不幸和最大的危险”德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弱点45
革命的开端——基尔水兵起义两小时内成立了两个共和国艾伯特执政德国共产党的建立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惨遭杀害革命的尾声45
(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49
卡罗利政府倒台以革命武装为后盾未经流血取得政权苏维埃共和国的各项措施55
(三)苏维埃共和国被扼杀在摇篮里55
协约国的武装干涉人民奋起保卫苏维埃更严重的危机来自内部58
(四)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教训58
建立新国际的舆论准备齐美尔瓦尔得和昆塔尔会议63
(一)列宁筹建新国际的努力63
四共产国际的建立63
放弃独立性的联合是致命的错误农民问题上的失误63
(二)十月革命后,建立第三国际的任务提上了日程66
第一批共产党诞生与伯尔尼国际相抗衡,左派加快筹建第三国际8个发起单位向39个左派组织发出邀请66
(三)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是代表会议还是成立大会的分歧第三国际成立列宁的重要报告66
五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错误倾向的批判71
(一)驳斥对十月革命的攻击,捍卫苏维埃政权71
普列汉诺夫等人反对俄国革命的言论评苏汉诺夫的《革命札记》考茨基的《无产阶级专政》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71
(二)对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的批评78
德共的分裂英共、荷共、美共、奥共、意共党内的“左”倾观点和宗派主义倾向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78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87
战争刺激下的日本垄断资本苦难日深的工农群众工农斗争初起87
六1918年日本“米骚动”。日本共产党的建立87
(二)震撼日本的“米骚动”90
日本出兵西伯利亚造成米价腾贵席卷全国的“米骚动”“米骚动”的冲击波90
(三)日本共产党成立95
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政党的组成日本共产党正式成立95
七朝鲜“三·一”运动和朝鲜共产党的建立99
(一)朝鲜“三·一”运动爆发99
残酷的日本殖民统治“三·一”运动掀起金日成总结“三·一”运动108
(二)朝鲜共产党的建立108
日本改“武断政治”为“文治政治”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朝鲜共产党建立108
列宁提出反对机会主义和克服“左”倾的方针在组织原则问题上的分歧110
八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110
(一)共产国际“二大”的召开110
(二)制定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115
防止机会主义者混入第三国际对“二十一个条件”的争论115
(三)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讨论119
列宁提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罗易的《补充提纲》罗易为列宁的平等待人的精神所感动119
九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123
(一)1918—1920年苏俄的政治、军事形势123
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德国战败后的新局势三次武装进攻被粉碎123
苏维埃政权面临极度困难从粮食专卖到余粮收集制加速工业国有化步伐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认识根源131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131
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喀琅施塔得叛乱俄共(布)十大列宁“论粮食税”贯彻新经济政策中的种种障碍141
(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141
十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51
(一)五四反帝爱国运动151
中国主权被出卖从“五四”到“六三”151
(二)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155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威金斯基来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155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58
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第一个党纲和决议的通过158
列宁患病的起因第一次和第二次严重发病列宁口授最后一批书信第三次严重发病161
十一列宁的病中活动。列宁逝世161
(一)列宁的患病161
(二)列宁病中活动之一:关于“遗嘱”问题164
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列宁对党的领导核心问题的考虑布哈林和克鲁普斯卡娅对“遗嘱”的解释“遗嘱”的命运164
(三)列宁病中活动之二关于对外贸易垄断制问题171
米柳亭提议放松外贸垄断列宁要求延期执行十月中央全会决定十二月中央全会重申维护外贸垄断制171
(四)列宁病中活动之三:关于格鲁吉亚问题177
斯大林提出“自治化”方案格鲁吉亚等民族国家提出异议列宁初次“干预”三人委员会调处和事态扩大列宁的忧虑177
(五)列宁病中活动之四:关于改革国家机构、反对官僚主义问题183
改组工农检查院的建议列宁建议引起的反响《宁肯少些,但要好些》183
讣告葬礼国内外隆重悼念187
(六)列宁逝世187
十二俄共(布)党内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189
(一)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189
托洛茨基挑起争论争论的公开化全党围绕八个工会问题纲领的争论俄共(布)十大和工会向题争论的结束189
(二)关于党内民主问题的争论195
托洛茨基的信和“四十六人声明”季诺维也夫发表《党的新任务》俄共(布)中央《关于党的建议》的决议托洛茨基《新方针》挑起的争论党的第十三次代表会议195
(三)关于列宁主义还是托洛茨基主义的争论201
托洛茨基发表《论列宁》、《十月的教训》加米涅夫等人对托洛茨基的批判1925年1月中央全会托洛茨基被解除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201
(一)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206
《关于东方问题的提纲》《孙文越飞联合宣言》三个指导据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206
十三共产国际与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206
(二)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高潮中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和援助211
道义上物质上援助中国革命建立黄埔军校对“三·二○”事件的不同态度211
(三)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策略上的矛盾和大革命的失败215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鲍罗廷和罗易的分歧“五月紧急指示”和汪精卫反共政变215
十四联共(布)党内反对新反对派和托季联盟的斗争217
(一)“新反对派”的形成及其失败217
分歧的由来与“新反对派”争论的三个问题联共(布)第十四大列宁格勒省委改组217
(二)托季联盟的形成及其崩溃225
新老反对派联合的开端拉舍维奇事件三个声明雅罗斯拉夫车站示威事件党的十五大前的大辩论《反对派政纲》事件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联共(布)第十五大225
联共(布)十四大上关于工业化方针的争论托洛茨基的“世界分工论”斯大林对“世界分工论”的批判237
十五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237
(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23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243
拟制五年计划过程中的争论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的比较片面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五年计划的成就和缺点243
(三)工业化资金的来源250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观点斯大林谈“剪刀差”和“贡税”筹集工业化资金的具体途径250
(四)利用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253
列宁论租让制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三个重点项目253
(五)社会主义竞赛257
从厂际竞赛到企业内部的竞赛突击手运动“技术决定一切”斯达汉诺夫运动257
斯大林对弗鲁姆金的批评布哈林和斯大林的意见分歧布哈林和加米涅夫的秘密会见共产国际“六大”《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布哈林等拒绝“和解方案”布哈林等人被解职。262
十六联共(布)党内反右倾斗争,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262
(一)联共(布)党内反右倾斗争的起因和经过262
(二)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进程274
联共(布)中央一月全会集体农庄运动新高潮高潮中的过失《胜利冲昏头脑》明确政策界限,纠正过火行为消灭富农的政策和做法274
(三)国外对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的评论284
认为集体化造成极大破坏认为集体化是十月革命的继续认为集体化是必要的但付出了沉痛的代价284
十七中国共产党抵制共产国际和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286
(一)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的产生以及被纠正286
罗明那兹的“无间断革命论”瞿秋白的“左”倾错误286
“第三时期理论”的提出共产国际“六大”关于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国际三次来信立三中央的冒险计划和行动289
(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产生以及被纠正289
(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产生及其被纠正295
米夫与王明四中全会的召开和王明的上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果历史的转折——遵义会议295
十八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302
(一)欧洲、远东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转变302
“反共产国际协定”和“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共产国际的新战略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联合行动302
(二)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世界革命战略转变的完成306
“组织广泛的人民阵线”“有组织的工人运动”“铲除关门主义”“改变领导方式”306
十九西班牙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民族战争……306
建立共和制后西共开始公开活动共产国际致西共信件西共与社会党结成“工人统一战线”阿斯图里亚斯起义人民阵线在大选中取胜311
(一)西班牙革命的高涨311
(二)西班牙内战爆发,西班牙共产党领导反法西斯民族战争318
西、意法西斯签订反对共产主义秘密协定佛朗哥的摩洛哥军团公开叛乱西班牙人民奋起为保卫共和国西共宣言——“胜利的道路”共产党和社会党发表共同行动纲领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318
(三)世界进步力量、各国共产党支持西班牙人民斗争,国际纵队的英勇业绩325
共产国际关于西班牙内战的决议“援助西班牙,拯救和平”国际纵队英勇战斗保卫马德里325
(四)西班牙革命失败329
军事形势恶化英法公开支持佛朗哥共和国内部的分歧和分裂329
二十苏联1936—1938年国内政治生活状况333
(一)苏联1936年宪法的制定和颁布333
宪法起草委员会组成布哈林和新宪法的起草全民讨论宪法草案新宪法的通过和国内外的评论333
“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阶级斗争会更加尖锐”“用连根拔除和粉碎的方法对付现代托洛茨基主义”340
(二)斯大林1936年前后关于苏联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的论述340
(三)苏联的肃反运动343
基洛夫被暗杀中央给各级党组织的两封秘密信“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等四个案件联共(布)第十八大斯特朗评苏联肃反运动343
二十一共产国际对华政策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51
(一)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中国政治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策略351
“九·一八”事变共产国际对华政策的转变著名的《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制定新的政治路线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351
(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和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右倾投降主义的批判357
全面抗战爆发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王明从“左”到右共产国际批评王明,支持毛泽东一场全党范围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357
二十二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对外政策的变化。共产国际的解散360
(一)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联对外政策360
反对慕尼黑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宣布“中立”日苏签订中立条约360
奋起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苏美英莫斯科会议《联合国家宣言》苏联接受“租借法案”368
(二)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同美英结成反法西斯同盟368
(三)卫国战争转折时期苏联同美英的合作与矛盾373
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莫洛托夫出访英、美德黑兰会议373
(四)卫国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376
苏提出对日作战的条件同美英战时的最后合作376
(五)共产国际的解散380
解散共产国际提议书斯大林答路透社记者问共产国际解散的各种反应380
二十三对白劳德修正主义的批判388
(一)白劳德修正主义的形成和美共的解散388
白劳德与罗斯福的“新政”《德黑兰》美共第十二大美共解散和共产主义政治协会成立白劳德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影响395
(二)反对白劳德修正主义的斗争和美共重建395
热门推荐
- 3287518.html
- 3272561.html
- 1615432.html
- 2012146.html
- 3370976.html
- 3221444.html
- 2973621.html
- 105444.html
- 160621.html
- 2967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4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1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8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5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1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2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2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2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