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秦《尚书》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周秦《尚书》学研究
  • 马士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223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商周时代;尚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周秦《尚书》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钱宗武1

绪论 周秦《尚书》学研究论纲1

一 断代《尚书》学研究最好从源头起步2

二 文献考辨是开展周秦《尚书》学研究的起点4

三 《尚书》编纂资料来源问题研究6

四 编纂学视域中的周秦《尚书》流变8

五 周秦《尚书》学流变研究11

六 诠释学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15

七 文学史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16

八 周秦儒家《书》教文艺思想研究18

第一编 出土文献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22

第一章 周秦文献中的“尚书”意旨新探22

第一节 《尚书》始称问题简述22

第二节 《墨子·明鬼下》称说“尚书”考辨25

第三节 帛书《易传·要》称说“尚书”考辨29

第四节 马融、郑玄《尚书》始称之说略探32

第二章 出土文献称说《书》及其篇名现象考论34

第一节 出土文献称说《书》考论34

第二节 出土文献称说《书》之篇名现象考论39

一 简本《缁衣》称说《书》篇名现象考论39

二 《成之闻之》称说《书》篇名现象考论42

第三章 出土文献引《书》考辨46

第一节 出土文献引《书》概说46

第二节 简本《缁衣》引《书》考述48

第三节 郭店简《成之闻之》引《书》考述56

第二编 传世文献与周秦《尚书》文本研究61

第四章 传世文献引《书》与春秋《尚书》文本研究63

第一节 《左传》引《书》考辨63

一 孔子之前引《书》考辨64

二 孔子时代引《书》考辨74

三 其它引《书》情况考辨80

四 《左传》与《书序》相关文献略述83

第二节 《左传》引《书》概说84

第三节 《国语》引《书》考辨87

一 《周语》引《书》考辨88

二 《晋语》引《书》考辨92

三 《郑语》引《书》考辨93

四 《楚语》引《书》考辨93

第四节 《国语》引《书》概说95

第五章 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文本研究98

第一节 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考辨98

一 见于后世三种版本篇目者98

二 仅见于郑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109

三 仅见于梅本古文篇目者113

四 不见于后世版本篇目者117

第二节 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120

一 《左传》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120

二 《论语》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120

三 《礼记》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121

四 《孔丛子》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122

五 《尚书大传》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123

六 《孔子家语》所载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概说123

第六章 《墨子》引《书》与战国初期《尚书》文本研究124

第一节 《墨子》引《书》考辨124

第二节 《墨子》引《书》概说136

第七章 传世文献引《书》与战国中晚期《尚书》文本研究140

第一节 《孟子》引《书》考辨140

一 见于三种版本篇目者140

二 仅见于郑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144

三 仅见于梅本古文篇目者146

四 不见于后世版本篇目者148

五 《孟子》文本与《书序》150

第二节 《荀子》引《书》考辨150

一 见于三种版本篇目者151

二 仅见于郑注古文、梅本古文篇目者155

三 仅见于梅本古文篇目者157

四 不见于后世版本篇目者158

第三节 《孟子》、《荀子》引《书》概说159

一 《孟子》引《书》概说159

二 《荀子》引《书》概说160

三 《孟子》、《荀子》引《书》比较161

第三编 周秦《尚书》学流变研究163

第八章 先孔时期的《书》学流变研究164

第一节 《尚书》编纂资料来源考述164

第二节 《书》以类存及其编纂资料称谓考论169

一 《书》以类存考论170

二 《书》编纂资料称谓考论175

第三节 引《书》以赞治与顺《书》以造士——早期《书》学致用性的两个取向178

一 引《书》以赞治传统的形成178

二 顺《书》以造士辩说181

第九章 孔子及其门弟子的《尚书》学研究186

第一节 孔子论《书》、释《书》考述186

第二节 孔子《书》学考论202

一 孔子传《书》之学再考辨203

二 孔子《书》学观的前后变化208

第三节 孔门弟子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212

一 漆雕氏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212

二 子张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215

三 子夏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218

四 子思之儒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220

五 鲁籍弟子与儒家《书》学的早期传播221

第十章 墨子、孟子、荀子的《尚书》学研究225

第一节 墨子《书》学考论225

一 墨子传《书》之学考述226

二 墨子《书》学观考论230

第二节 孟子《书》学考论235

一 孟子传《书》之学考述235

二 孟子《书》学观考论238

第三节 荀子《书》学考论240

一 荀子传《书》之学考述240

二 荀子《书》学观考论241

第十一章 秦代《尚书》学研究246

第一节 以《书》干政与焚《书》以愚黔首——兼谈秦汉之际诸子《书》学对峙局面的新变246

一 以《书》干政与秦专制体制之间的矛盾247

二 焚《书》以愚黔首与禁《书》教以压制舆论话语250

第二节 存《书》以自用与藏《书》以自救——兼谈汉代今、古文《书》经及《书》学的渊源253

一 存《书》以自用与官方《尚书》学的新变253

二 民间藏《书》以自救与齐、鲁《书》学传统的各自承传257

第四编 诠释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261

第十二章 周秦《尚书》诠释学研究262

第一节 周秦《尚书》诠释现象考辨262

一 出土文献诠释《尚书》现象考辨262

二 《左传》、《国语》诠释《尚书》现象考辨263

三 孔子及其门弟子诠释《尚书》现象考辨265

四 孟子、荀子诠释《尚书》现象考辨267

五 其它诸子诠释《尚书》现象考辨270

第二节 周秦《尚书》诠释现象概说271

一 周秦《尚书》诠释向度论272

二 周秦《尚书》诠释目的论274

三 周秦《尚书》诠释原则论276

四 周秦《尚书》诠释方法论277

第十三章 文学史视域中的周秦《尚书》学研究280

第一节 早期《书》篇在上古文学史中的主流地位281

第二节 《尚书》在先秦文学发展史中的主流影响地位286

一 《书》对先秦语录体散文的影响287

二 《书》对诸子政论文的影响288

三 《书》对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289

第三节 《尚书》在话语文学史中的地位问题290

第十四章 周秦儒家《书》教文艺思想研究294

第一节 儒家《书》教文艺思想考辨294

一 《书》类文献中的文艺思想294

二 孔子及其门弟子的《书》教文艺思想296

三 孟子的《书》教文艺思想298

第二节 儒家《书》教文艺思想地位问题研究300

附录303

附表一:出土文献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03

附表二:《左传》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05

附表三:《国语》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09

附表四:《墨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10

附表五:《孟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13

附表六:《荀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15

附表七:孔子及其门弟子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17

附表八:先秦其它文献引《书》、论《书》、释《书》情况统计表322

附表九:先秦文献引《书》情况统计总表324

附表十:先秦文献论《书》、释《书》情况统计总表326

参考文献328

后记338

热门推荐